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燈

(傳統民俗文化)

鎖定
雲燈是一種傳統民俗文化,由歌舞相結合的民間燈綵藝術形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年。
中文名
雲燈
類    型
民俗文化
始興年代
清朝嘉慶年

雲燈歷史傳説

雲燈 雲燈
雲燈的起源與田村的東河戲有着緊密的聯繫。當時東河戲“凝秀班”每到春節,為了恭賀新年,便由演員手拿寫有“恭喜發財”、“四季平安”等字跡的牌子,化裝成八仙到各家去拜年,深得村民的喜愛。同時祠堂每年春節都要邀請戲班演出,而按照田村的民間習俗,戲班沒有燈綵是不能進祠堂演出的。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凝秀班”老藝人便利用東河戲傳統劇目《白蛇傳》中“水漫金山”一折的水族舞表演形式,結合田村燈綵的特點,將水族舞的“水旗”改為“雲牌”,並經過老藝人的精心加工編排,改編創作了富有民間地方色彩的《雲燈》舞,後在田村一帶的東河班社中廣為傳學,逐漸成為東河班社的“班燈”。

雲燈傳承與發展

雲燈之所以繁榮,這和雲燈的風格特點有着密切關係,一是雲燈的雲牌組合造型。雲牌是雲燈的主要道具,天空中各種雲彩,地上各種花鳥蟲魚形象以及各種文學圖案,都由雲牌的造型來完成。舞蹈造型有“跳雲”、“點鬥”、“團雲”、“洗雲”“結雲”及“擺字”等,歌詞的內容也用雲牌來表達,即雲牌擺字,大多為吉慶、祝願之語,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人壽年豐”、“九州昇平”“人財興旺”。二是雲燈舞的演出特點。初為六至八人,後逐漸發展到12-24人以上的大型舞隊,原只舞不唱,發展到配以東河崑腔詞曲,到清朝末年,還在雲燈舞隊之前加上兩盞方形燈籠,雲燈通常是隨東河戲班到各處演出,每年正月為演出期,雲燈進村前,先由兩盞方形燈籠引路,燈籠後隨“鼓架”(兩人抬鼓架,司鼓者站於架內),其餘樂隊隨後,樂隊後為燈舞,最後是一付“鸞架”(即皇涼傘),雲燈進村前先敲鑼打鼓,主人鳴放鞭炮以示迎接。三是雲燈的音樂特點。以古老的戲曲音樂(崑腔)與民間地方音樂(吹、打曲牌)的緊密結合,溶為一體,並配以“輕而緩、細而密”的舞蹈動作。另外,雲燈的道具、服裝都繪製成“雲鈎”圖案,所有服裝、頭飾的裝扮都為傳統的古裝戲曲形式。
雲燈開始是隨着東河戲的發展而發展,據1926年,贛州梨園工會登記有60多個雲燈班社,這一時期是雲燈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到清末民初,東河戲因循守舊,漸漸衰落淘汰,於民國二年自然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