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河戲

鎖定
東河戲,江西省贛州市東河片地區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發源並流傳於江西南部的贛縣、興國等地,因地屬東河(即貢水)流域而得名。 [9] 
因其形成於贛州東面貢水流域,故稱東河戲。東河戲中的亂彈腔首先將自己的觀眾定位於下層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東河戲是在高腔的基礎上,逐步融合了崑曲、宜黃調、桂劇、安慶劇、弋板、南北調、秧歌調等,發展成擁有高、昆、彈三大聲腔較為完整的地方戲曲劇種。
東河戲,俗稱贛州大戲,是江西古老劇種之一,起源明嘉靖年間,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因其發源並流傳於江西贛州東河(貢水)流域而得名。東河戲集高、昆、彈等多種聲腔之大成,博採眾長,豐富多彩。表演語言以中州韻為基礎的“贛州官話”,插科打諢用客家方言,樸實生動,又富有民間生活氣息,是贛南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 [8] 
2014年11月11日,東河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62。 [1] 
中文名
東河戲
批准時間
2014年11月11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Ⅳ-162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江西省贛縣

東河戲歷史淵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藝術,東河戲經歷了一個複雜的發展過程。早在嘉靖年間(1522—1560年),東河流域贛縣與興國交界的田村、白鷺等地流行一種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每逢吉慶節日,酬神還願時,演唱一種受弋陽腔影響的“道士腔”,這種坐堂班不彩扮表演,而是圍桌而坐,和琴而唱,形式較為簡單而靈活,故特別為當地百姓喜愛,這種坐堂班被歷代藝人和戲曲研究家認定為東河戲的胚胎,並於萬曆年間搬上舞台。據當地人講,坐堂班盛行時期,每次迎神賽會,鄉間必選男女姣童扮作神道仙佛故事及流行戲曲中的精彩畫面,肩抬遊行,當地人俗稱“扮故事”,這一傳統還在沿襲。“扮故事”形式上發展到以高腔大本戲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東河戲芻形。
在坐堂班盛行時期,每次鄉間迎神賽會,必選男女姣童扮作神話傳説中的神道仙佛及流行於戲曲中的人物,人們便肩抬遊行於鄉村之中。清順治三年(1646年),睦埠人劉仁全組建演唱高腔戲的戲班,名叫“玉合班”,這是東河戲成立最早,也是歷史最長的一個戲班。“玉合班”主要演出高腔連台大戲,如《目連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香山記》、《封神榜》等,這些劇目都是一本戲能演十幾天的連台戲;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目連傳》,當地人最記憶猶新的是其“耙”。這指的是該劇有一些特技表演,耙是一種三刃鐵叉,演出時常演員用耙不斷向人的頭部、腋部、胯部擲出追打,驚臉的動作能把觀眾看得自瞪口呆。《目樓傳》正是通過這些高難度的絕技來表現劇情。《五台會見》中講楊三良模擬十八羅漢神態,自有一套程式,惟妙惟肖。《鐵樹傳》演許真君降伏孽龍,羣歌羣舞場面氣勢宏偉,動作奔放遒勁,所以受到當時人們,一致好評。“玉合班”一直以來都非常強大,並派生許多戲班,且多以“玉”字取名,如玉喜台班、玉清枱班。
淡妝濃抹總相宜 淡妝濃抹總相宜
時隔幾年,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又從蘇州來了一批崑曲子弟,在田村組建了以演唱崑曲為主的“聚雪班”(後改為“凝秀班”)。高腔、崑腔互相滲透,這兩個班社的組建,標誌着贛州一個以演唱高昆為主的戲曲劇種開始形成。
以崑腔為主的“聚雪班”的成立,當地有一個小故事,據傳東河流域有一個富商,名叫謝國泰,此人在蘇州經商多年,積蓄了大量資本,由於在蘇州年限已久,酷愛崑曲,所以告老返鄉時,在蘇州買來一批崑腔演員帶回贛縣,並組成“聚雪班”。“聚雪班”在表演上有一個特點,即非常保守,它不肯吸收彈腔藝術特色,因而在其發展上有一定的侷限。但“聚雪班”的演出非常規範,並且表演一絲不苟,注重舞台形象,故受到上層人士的歡迎,許多文人、當地士紳、地方官員都非常喜愛它。
康熙時,東河戲又吸收宜黃調,簡稱“二凡”。咸豐後,又吸收桂劇西皮戲、安慶劇、弋板、削匕調、秧歌等;謎就使得東河戲亂彈腔形成以二凡西皮為主,同時又吸收安慶調和南北詞的一套完整系統,劇目繁多,皮黃劇目以列國、秦漢、三國及唐宋歷史題材為多;唱安慶調的主要有《打櫻桃》、《聽琴接駕》等,唱南北詞的有《安安送米》、《洞賓對丹》等;其他如《小放牛》、《進城看女》、《打花鼓》、《大補缸》等,亦各有專用曲調。
自乾隆至同治的100多年間,是東河戲發展酌、最高峯,流佈最廣。當時,僅河東一片,職業班就有49個,演出劇目,據不完全統計:高腔有252種,崑腔有96種,彈腔655種,流行區域發展到贛南各縣和吉安地區,“以及閩西、粵北與梅州、潮州和湘西部分區域。此後又相繼吸收了江西宜黃調、桂劇西皮戲、安慶調、弋板、興國南北詞等發展成為有高、昆、彈三大聲腔,較為完整的地方劇種——東河戲,成為影響贛州東河一帶的“贛州第一劇種”。 [2]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東河戲演員投入到革命當中去,在舞台上塑造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革命偉人的形象,擴大了紅軍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贛州東河戲迅速發展,挖掘整理出一批如《封神》、《白蛇傳》、《瘋僧掃秦》等優秀傳統劇目。1956年,贛州東河劇團排演的《尉遲恭》一劇,赴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向國家領導人作彙報演出。 1964年東河戲(當時名贛州市贛劇團)與贛南祁劇團合併為贛祁劇團。1980年,文化主管的中青年演員,多數歸隊。1981年江西省文藝學校在贛南分校開辦東河戲班,招收男女學員各十名,請回健在的部份老藝人任教。 [3] 

東河戲文化特徵

東河戲唱腔音樂

東河戲的唱腔音樂,主要有高腔、崑腔、亂彈、南北詞及雜曲小調等組成。
(一)高腔
東河戲的高腔傳承自明代弋陽腔,後又受青陽腔等其他高腔的影響,可以分為東河高腔與東河漢腔兩大類,其中漢腔又分為南漢與北漢,北漢音樂已失傳,南漢音樂相對較完整。在曲牌結構上,東河戲的高腔由“腔句”與“數板”構成,“腔句”是曲牌音樂的主體,由演員獨唱,或獨唱加幫腔,幫腔時伴以鑼鼓。“腔句”是曲牌中相對固定的部分,有着曲牌格式的約束。而“數板”則穿插於曲牌中間,是有板無眼的滾板,其藝術形態與弋陽腔的滾唱相近。在東河戲裏“數板”也稱“滾板”或“滾唱”,從不單獨出現,只穿插於一支曲牌內,由演員獨唱,沒有人聲幫腔。
高腔的演唱形式主要是乾唱加人聲幫腔以及不託管絃、鑼鼓相伴的形式。東河戲的幫腔分為“接口幫”與“複韻幫”兩種,“接口幫”是角色唱到一半或尾部一二個字時加入,而“複韻幫”則是重複幫唱角色唱過的一句或半句唱句。凡幫腔之處必有鑼鼓相伴,稱為“伴奏尾韻”,又分為上韻與下韻,上韻多用二錘或一錘,下韻多用四錘。“伴奏尾韻”中的臨界點錘,是東河戲高腔的一個顯著特徵,其鑼鼓分小鑼小鑔與大鑼大鑔,一般情況下以小鑼小鑔為主,大鑼大鑔則用於情緒緊張的場面或淨行唱腔中。
(二)崑腔、亂彈腔及其板式
東河戲雖然以唱弋陽高腔為主,但由於一直有高昆兼唱的傳統,因此戲班中保留了大量的崑腔曲牌,至今仍保留有90多支。東河戲的崑腔有別於蘇崑,其獨特的個性與鮮明的特色主要體現在語言的地方化方面,如鄉土化的吐字、通俗化的唱白等,又使東河戲的崑腔成為雅俗共賞的唱腔而廣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
東河戲的崑曲戲班雪聚班比東河戲最早的玉和班僅晚九年時間,成立於清順治十一年,因此高腔與崑腔兼唱成了東河戲的傳統。東河戲的亂彈腔包括二凡和西皮。東河戲唱亂彈腔的歷史也是比較早的,據資料表明,早在清初康熙年間就有了,當然,東河戲的亂彈腔比高腔、崑腔要稍晚些。東河戲的西皮唱腔引入相對較晚,據傳是清咸豐年間,廣西桂劇演員丁仔回家鄉贛州,將桂劇的《仁聖會》《雙界牌》 等10餘個西皮戲傳授給東河戲藝人,並與宜黃腔相結合,從而構成了東河戲的二凡西皮。東河戲的二凡西皮唱腔,後來被藝人稱為“南北路”,“南路”指二凡(二黃),“北路”則指西皮。東河戲的二黃和西皮已不再是古老的曲牌體音樂,而是板腔體,以自制的胡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其板式非常豐富。 [4] 

東河戲舞台語音

東河戲舞台語音以中州韻為基礎,雜以客家官話,本劇種人稱為贛州官話。其聲平仄略與普通話相反:反之亦然,如“街坊”近如普通話的“解放”;“背景”近如普通話的“北京”。醜行有時純用地方語音插笠打諢。崑腔戲唱叶音略近“吳音”。 [2] 

東河戲班社

東河戲班社多為班主制,由有衣箱(戲衣所有權的人)為班主,主持入社的人通常稱為“老包”。他們有的自己有衣箱,有的向別人租來衣箱;有的自己能演戲,也有不會演戲的;有一人獨當,也有幾人合夥的。演員工資(以民國初為例)最高每年180元,最低80-0(銀元);也有以“工分”計算的,最高800分,最低300-400分。班社免費供給米、柴、鹽,各人自備油、菜。班社成員一般30-40人,除“老包”外,管班(聯絡)、伙頭(炊事員),大衣、二衣、盔巾、雜箱、走雜各一人,樂隊最多七、八人(通常只用四五人),餘為演員。頭目(最好的)老生負責擬定角色和演出節目及其順序。 [3] 

東河戲曲牌

東河戲的高腔與崑腔是用曲牌演唱的,因此其曲牌分為高腔曲牌和崑腔曲牌二大類。
東河戲高腔曲牌,主要都在《日連傳》一戲中,根據現存的本子統計,《目連傳》中總共使用了154支曲牌,幾乎是東河戲中所用的全部曲牌。其中有譜的曲牌有76支,有曲牌名但無譜的有78支。76支有譜的曲牌根據其曲調、幫腔及句尾落音的特點,可以大致分為【紅衲襖】類、【四朝元】類、【駐雲飛】類、【風入松】類、【漢腔】五大類,其中【紅衲襖】類有16支,【四朝元】類有9支,【駐雲飛】類有12支,【風入松】類有8支,【漢腔】類有12支。現將有譜和無譜的曲牌列舉如下:
76支有譜的曲牌:【香羅帶】【紅衲襖】【下山虎】【尾犯序】【朝元歌】【娥郎兒】【北山坡羊】【香柳娘】【懶畫眉】【端正好】【鎖南枝】【望遠行】【桂枝香】【步步嬌】【一封書】【四朝元】【梧葉犯】【皂羅袍】【哪吒令】【折桂令】【一江風】【駐雲飛】【泣顏回】【玉鈎掛】【胡十八】【節節高】【得勝令】【歸朝歌】【寄生草】【山春景】【黃鶯兒】【孝順歌】【縷縷金】 【混江花】【豹子令】【蓮花洞】 【古梁州序】【金蕉葉】【南得勝令】【八犯江兒水】【犯淘金令】【北新水令】【北駐馬】【孔子哭】【貓兒墜】【觀音洞】【錦望月】【馬不行】【秋江調】【漁歌】【嘗宮花】【獅子序】【錦合序】【鄉下高】【天下樂】【草秋兒】【東甌令】【玉抱肚】【山坡羊】【玉交枝】【雙潮鶇】【粉蝶兒】【耍孩兒】【風入松】【浪淘沙】【刮古令】【皂角兒】【北哭相思】【一枝花】【清江引】【普賢歌】【窄地錦】【北甘州歌】【江頭金桂】【半天飛】【小梁州】。
78支有名無譜的曲牌:【畫眉序】【水底魚】【滴溜子】【大牙古】【遍地遊】【點絳唇】【上霄樓】 【三花子】【出隊子】【憶多嬌】【翠柏】【傍妝台】【不是路】【剔銀燈】【新水令】【步步嬌】【江兒水】【雁兒落】【僥僥令】【收江南】【園林好】【沽美酒】【普天樂】【混江龍】【紅繡鞋】【降黃龍】【高湯台】【四邊靜】【吳水四】【浪味歌】【金錢花寶】【醉翁子】【玉芙蓉】【七賢過關】【一剪梅】【三棒鼓】【川撥棹】【江頭桂枝】【二犯妝台】【金蟬歌】【字字雙】【生薑牙】【 金錢花】【元和令】【五更轉】【破齊陣】【惜雙嬌】【黑麻序】【馬不停】【三學士】【問鷯春】【宮排子】【蠻牌令】【曉行序】【紫花兒序】【洞仙歌】【古輪台】【菊花蕊】【滾繡球】【叨明令】【倘秀才】【白練子】【淘金令】【鵲踏枝】【醉中天】【醉扶歸】【四塊玉】【水仙子】【玉山頹】【憶秦娥】【金龍聰】【扎玉馬】【寸寸高】【夜行船】【勸世文】【卜算子】【油葫蘆】【黑迓鼓】。
東河戲高腔曲牌的運用,一般採用聯套形式,常見的聯套形式有南曲聯套、北曲聯套以及南北曲合套3種。東河戲的北曲聯套非常值得一提,江西的許多高控在使用北曲曲牌時,一般都予以南化,使之趨向於南曲的風格,即所謂“北曲南唱”,而東河戲中的北曲卻是“北曲北唱”,仍然保留北曲的音樂風格,這一點非常難能可貴。南戲興起後,許多北曲曲牌被南化,其本來的音樂風格難以保留,而東河戲的北曲曲牌為北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4] 

東河戲代表劇目

管絃悠悠來伴奏 管絃悠悠來伴奏
東河戲傳統劇代表劇目有《雷峯塔》、《挽發記》、《玉簪記》、《掃秦》等。
東河戲的劇目,高腔主要演弋陽腔連台大戲,如《目連傳》、《三國傳》、《封神傳》、《鐵樹傳》等。崑腔整本戲有《金印記》、《金雀記》、《漁家樂》等,皮黃戲在東河戲中佔多數,如《九江為王》等。
高腔的《雙鬥猴》,皮黃的《九江為王》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很少見。 [2] 

東河戲傳承保護

東河戲傳承價值

東河戲是江西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客家先賢創造的戲劇藝術財富。它豐富多彩、風格獨特、可塑性強、鄉土氣息濃郁、立足農村的表演形式,贏得了不同層次觀眾的青睞。 [3] 

東河戲傳承人物

鍾烈萱,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申報。申報項目:東河戲。 [5] 

東河戲保護措施

1964年東河戲與贛南祁劇團合併為贛祁劇團。
1981年江西省文藝學校在贛南分校開辦東河戲班,招收男女學員各十名,請回健在的部分老藝人任教。 [3] 
為了東河戲的傳承,東河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鍾烈萱培養了一大批學徒,其傳人有鍾烈永(丑角)、謝曉惠(生角)、鍾小青(老生)、鍾益生(小生)、鍾香英(旦角)、陳建華(旦角)等十多人,所傳角色行當齊全。除此之外,他還在田村中心小學非遺傳習所兼任東河戲傳習導師。通過帶徒學藝和辦班傳授,其中有不少徒弟已經成為東河戲的藝術骨幹,為東河戲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6]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贛州市贛縣區文化館獲得“東河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東河戲項目保護單位贛州市贛縣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10] 

東河戲社會影響

  • 重要活動
1956年,贛州東河劇團排演的《尉遲恭》一劇,赴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作彙報演出。 [3] 
2010年,中國贛州客家生態文化旅遊節暨贛縣櫻花節舉辦,東河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鍾烈萱組織劇團參加了民俗戲曲展演。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