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雜交茶香月季

鎖定
雜交茶香月季(Hybrid Tea)是一類由中國茶香月季和歐洲長青月季雜交出來的月季種系。通常每條長長的花莖上只生長1個花朵
中文學名
雜交茶香月季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薔薇科
薔薇屬

雜交茶香月季簡介

植物生長高度最高可達約1.8米每棵有大約60或以上的花朵,可以重複開花,並可以生長至8~12.5釐米闊。雜交茶香月季植物本身有極其芬芳的香氣,顏色鮮豔,又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令它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月季品種。花莖長,一莖一花的本質,亦令它成為現今最受歡迎的插花。

雜交茶香月季歷史背景

全球最早被栽培出來的雜交茶香月季,被公認為是在1867年在法國誕生,取名'La France'(直譯:法蘭西)的薔薇屬植物。它由法國籍樹苗培養人Jean-Baptiste Guillot,栽培出來。當時他將1種茶香月季Madame Falcot(茶香月季也稱香水月季)和1株歐洲長青月季混種,所以取名為雜交茶香月季。今天'La France'這個品種仍然存活,並可以在專門售賣舊品種玫瑰花的苗牀裏尋獲。
早期雜交茶香月季的歐洲基因並不突出,它們大多和中國茶香月季長相比較接近。但在當時不論各種薔薇和雜交月季如何美豔,都有一個巨大的缺憾,沒有一種是正經的黃色。法國育種家Joseph Pernet-Ducher用一種長青月季Anthoine Ducher和異味薔薇重瓣變種(Rosa foetida persiana波斯重瓣異味薔薇)雜交得到世上第一個正經的黃色月季Soleil d'Or,它和它的二三輩的後代經常被成為Pernetiana系。隨着Pernetiana系融入雜交茶香月季後,雜交茶香月季有了兩大重要色系,一個是黃花色系,一個是花瓣正反雙色(通常為內紅外白或內紅外黃)。同時異味薔薇抗病性極差的性狀也不幸遺傳給了現代月季。這時的雜交茶香月季因為歐洲長青月季基因和異味薔薇基因參與,株型和花朵形狀發生了較大變化,長相逐漸遠離中國茶香月季。
有一類多頭小花的月季Polyantha(多花薔薇和古老中國月季雜交得到),polyantha和雜交茶香月季雜交得到株型更強健,枝條更粗壯且一莖多頭花的Floribunda豐花月季,Floribunda豐花月季繼續和雜交茶香月季雜交,雜交茶香月季除了株型更健壯外,還出現了大花月季系Grandiflora和比以前更多藤本月季。雖説大花月季在分類上矮雜交茶香月季一頭,但其中也出了不少如伊麗莎白,緋扇等優秀品種。

雜交茶香月季繁殖方法

方法之一是用芽接(budding)的方法,將父母植物上的芽直接栽種到強壯的根莖上。其中一種砧木是薔薇(Rosa multiflora),歐洲常用的砧木是犬齒組原生種Rosa corymbifera。

雜交茶香月季弱點

大部分雜交茶香月季都能夠抵禦一般的寒冷冬季。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夠讓bud union(萌芽根莖)的温度下跌至超越−12℃,不然的話強風和嚴寒可以令整個玫瑰死亡。

雜交茶香月季命名

雜交茶香月季 雜交茶香月季
有一些雜交茶香月季是以皇室、總統、甚至演藝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有一些雜交茶香月季更因為它的背景而成為傳奇。最佳的例子是雜交茶香月季'Peace'(和平)。據説'Peace'是二次世界大戰前栽培出來的玫瑰花,在德國納粹軍還未完全攻坎法國之前,它得以乘坐最後一班航機逃亡至美國。在安全環境下,它得到Conard Pyle公司悉心栽培和繁殖。1945年大戰完畢,它被繁殖成功,重臨歐洲故鄉,取名'Gloria Dei',並推介至全球。1995年它慶祝了50歲週年紀念,並繼續成為對未來希望的一個最受歡迎的標誌。

雜交茶香月季觀賞價值

雜交茶香月季花在園林綠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價值,月季在南北園林中,使用次數是最多的一種花卉。月季花是春季主要的觀賞花卉,其花期長,觀賞價值高,價格低廉,受到各地園林的喜愛。也用於盆栽,供人們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