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縫干涉

(光學術語)

鎖定
雙縫干涉是指平行的單色光投射到一個有兩條狹縫的擋板上,狹縫相距很近,平行光的光波會同時傳到狹縫,它們就成了兩個振動情況總是相同的波源稱為相干波源,它們發出的光在檔板後面的空間相互疊加,就發生了干涉現象
中文名
雙縫干涉
外文名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1] 
應用學科
量子物理學
實驗原理
波的干涉
學術範圍
光學
所屬學科
物理學

雙縫干涉內容簡介

白光雙縫干涉圖像 白光雙縫干涉圖像
單色光經過雙縫後,在屏上產生了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當屏上某處與兩個狹縫的路程差是半波長的偶數倍時,形成亮條紋。當屏上某處與兩個狹縫的路程差是 半個波長的奇數倍時,出現暗條紋

雙縫干涉計算公式

干涉條紋寬度x=L(屏到狹縫水平距離)*波長/d(雙縫間距)
疊加干涉(亮紋):
波長(m為整數)
相消干涉(暗紋):
波長(m為整數)
干涉條紋間距 干涉條紋間距
該實驗被評為“物理最美實驗”之一。
該實驗的原理為波的干涉
托馬斯·楊 雙縫干涉實驗記錄 1807年 光源為蠟燭 托馬斯·楊 雙縫干涉實驗記錄 1807年 光源為蠟燭 [2]
發生干涉的條件:相干光源:頻率相同,振動方向平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恆定的兩列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