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雋不疑

鎖定
雋不疑,字曼倩,勃海郡(治今河北滄縣東)人。 [1]  初為郡文學。漢武帝末年,經暴勝之上表舉薦,被漢武帝徵召任命為青州刺史後元二年(前87年),因察覺擊破齊孝王之孫劉澤勾結郡國豪傑的陰謀反叛,被提升為京兆尹,並賜錢百萬。始元五年(前82年),識破冒充衞太子之人,得到漢昭帝和大將軍霍光的稱讚。經過此事,雋不疑在朝中名聲大振,朝廷官吏們都自愧不如。過了很長時間,雋不疑因疾病辭官,最後逝世於家中。
中文名
雋不疑
別    名
雋曼倩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官員
出生地
勃海郡(治今河北滄縣東)
官    職
京兆尹

雋不疑人物生平

雋不疑勝之舉薦

雋不疑精通《春秋》,初在勃海郡中擔任文學官,其言行舉止必定遵循禮儀規範,聲名聞於州郡。 [2] 
漢武帝劉徹在位末年,郡國盜賊蜂起。暴勝之被任命為直指使者,身着鮮豔的繡衣,手持鋒利的斧娥,到各地鎮壓盜賊、監察郡國吏政,其執法範圍遠達東部沿海一帶。對違抗其命令的人,暴勝之就以嚴厲的軍興法論處,其威名震動各州郡。暴勝之早就聽説雋不疑很賢良,因此,他巡察至勃海郡後,便派隨從去請雋不疑前來相見。雋不疑頭戴進賢冠,腰挎飾有美玉和木刻圖案的寶劍,身佩環、塊等玉佩,闊袍寬帶,盛裝前往暴勝之住所拜謁。 [3] 
雋不疑到了暴府門前,門衞想讓雋不疑解下他的佩劍,雋不疑説:“劍是君子的武器裝備,是用來護身的,不能隨便解下來。如果你們一定要我解下佩劍後才讓我進入暴府,那麼請允許我現在就告辭吧。”門衞將這一情況通報給暴勝之。暴勝之開門邀請雋不疑入府,望見雋不疑容貌嚴肅,神態自信,衣冠整齊莊重,暴勝之急忙離開座位拖着鞋起身迎接。待賓主到堂上坐定,雋不疑端正腰身跪坐在地上説:“我身處荒遠的沿海地區,很早就耳聞暴公子您的威名,但直到今天才有幸與您會面和交談。大凡為官,太剛直則容易受挫折,太軟弱則容易荒廢政務,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在實施威嚴的同時給予恩惠,這樣就能夠建功立業,永保其位。” [4] 
暴勝之知道雋不疑不是一個平凡的人,恭敬地接受他的告誡,以很高的禮儀接待他,並向他請教在當時的形勢下施政應採取哪些措施和手段。暴府的幕僚都是從各州郡官吏中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他們在旁邊傾聽了雋不疑的談話,無不震驚歎服。直至深夜,雋不疑才離開暴府。於是暴勝之就上表舉薦雋不疑,漢武帝徵召雋不疑到公車署,並任命他為青州刺史。 [5] 

雋不疑察覺叛亂

後元二年(前87年)二月,漢武帝去世,其子漢昭帝劉弗陵即位。始元元年(前86年)八月,齊孝王劉將閭之孫劉澤勾結郡國豪傑陰謀反叛,他們計劃先刺殺青州刺史雋不疑。雋不疑及時察覺了劉澤等人的陰謀,將他們全部逮捕,劉澤等人都伏法認罪。雋不疑因此被提升為京兆尹,並被賜錢百萬。 [6-7] 
京師的官吏、百姓都敬服雋不疑的威信。每次雋不疑到地方州縣巡視審查囚徒的罪狀後返回京師,他的母親總要問他:“有沒有囚犯被平反?有多少人被你所救而免於冤死?”如果得知雋不疑審案多有所平反,他的母親就喜形於色,甚至連飲食言語都不同於平時;如果得知雋不疑未能使囚犯得到平反,他的母親就會非常生氣,並因此而不吃飯。因此,雋不疑為官,威嚴而不殘忍。 [8] 

雋不疑辨認太子

始元五年(前82年),有一個男子乘着黃犢車,插着畫有龜蛇圖案的黃旗幟,身穿黃色長衣,頭戴黃帽,來到皇宮北闕,自稱是衞太子。公車令將此事上奏漢昭帝,漢昭帝下詔讓公卿將軍中二千石等官吏一起去辨認真偽。長安中官吏、百姓圍觀者多達數萬人。右將軍率軍隊來到宮城下,以防備發生意外情況。前來辨認的丞相、御史、中二千石等官吏都不敢表態。雋不疑後到,他來到以後立即命令屬吏將此人逮捕起來。有人勸他説:“此人是不是衞太子現在還弄不清楚,姑且等等再説吧。”雋不疑説:“諸位何必畏懼衞太子呢!春秋時期衞國太子蒯聵因違抗其父衞靈公而逃亡國外。等衞靈公死後,蒯聵的兒子蒯輒繼承了王位,這時蒯聵請求回到衞國,蒯輒為維護先王的意志而拒絕了蒯聵的要求。孔子在《春秋》一書中肯定了蒯輒的做法。如今這位衞太子也曾得罪過先帝,他逃亡在外而沒有接受處死,現在又自己來到,他是我朝的罪人。”於是就將此人送往皇家監獄。 [9] 
漢昭帝和大將軍霍光聽説此事後很讚賞雋不疑,説:“公卿大臣們都應該像雋不疑這樣,懂得如何運用經術來維護大義。” [10]  廷尉審查前述冒充衞太子之人,果然是個騙子。此人原是夏陽人,名叫成方遂,居住在湖縣,以占卜為生。有一位原衞太子的隨員曾向成方遂問卜,他見到成方遂後説:“您的相貌長得很像衞太子。”成方遂聽了這話後就生出冒充衞太子之心,想以此求取富貴,於是詐稱衞太子而至闕門外。廷尉傳喚鄉里認識他的張宗祿等前來作證,成方遂於是以欺騙無道之罪被腰斬於東市。一説這位冒充者姓張名延年。 [12] 

雋不疑逝世家中

經過衞太子之事,雋不疑在朝中名聲大振,朝廷官吏們都自愧不如。大將軍霍光想將女兒嫁給他為妻,雋不疑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又過了很長時間,雋不疑因疾病辭官,最後逝世於家中。 [11] 
京都長安的人都懷念他。後來,趙廣漢為京兆尹,曾經對人説:“我在禁止奸邪,辦理吏民事務,乃至處理朝廷大事等方面都遠不及雋不疑。”

雋不疑歷史評價

漢書》:“雋不疑學以從政,臨事不惑,遂立名跡,終始可述。” [13]  “治《春秋》,為郡文學,進退必以禮,名聞州郡。” [13] 
趙廣漢:“我禁奸止邪,行於吏民,至於朝廷事,不及不疑遠甚。” [13] 
林同:“不疑固嚴吏,如不順親何。圖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14] 

雋不疑史書記載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13]  ,敍述雋不疑、疏廣(及兄子疏受)、於定國薛廣德平當彭宣等人的事蹟。這是一篇漢昭帝、漢宣帝時期以來儒士出身而明哲保身的公卿之類傳。這六人,通經入仕,官為公卿,碌碌無為,而明哲保身。大致上説,西漢士大夫在專制主義下,持祿保位,習以成風;若個人品行端正,就算過得去。本傳寫之,予以肯定。其中描寫雋不疑,較為生動。班固於傳末稱之,可以理解。 [15] 
參考資料
  • 1.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雋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
  • 2.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治《春秋》,為郡文學,進退必以禮,名聞州郡。
  • 3.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武帝末,郡國盜賊羣起,暴勝之為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逐捕盜賊,督課郡國,東至海,以軍興誅不從命者,威振州郡。勝之素聞不疑賢,至勃海,遣吏請與相見。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 4.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門下欲使解劍,不疑曰:“劍者,君子武備,所以衞身,不可解。請退。”吏白勝之。勝之開閣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嚴,衣冠甚偉,勝之躧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據地曰:“竊伏海瀕,聞暴公子威名舊矣,今乃承顏接辭。凡為吏,太剛則折,太柔則廢,威行施之以恩,然後樹功揚名,永終天祿。”
  • 5.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勝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納其戒,深接以禮意,問當世所施行。門下諸從事皆州郡選吏,側聽不疑,莫不驚駭。至昏夜,罷去。勝之遂表薦不疑,徵詣公車,拜為青州刺史。
  • 6.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齊孝王孫劉澤交結郡國豪桀謀反,欲先殺青州刺史。不疑發覺,收捕,皆伏其辜。擢為京兆尹,賜錢百萬。
  • 7.    《漢書·卷七·昭帝紀第七》:八月,齊孝王孫劉澤謀反,欲殺青州刺史雋不疑,發覺,皆伏誅。遷不疑為京兆尹,賜錢百萬。
  • 8.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京師吏民敬其威信。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不疑:“有所平反,活幾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言語異於他時;或亡所出,母怒,為之不食。故不疑為吏,嚴而不殘。
  • 9.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旐,衣黃襜褕,著黃冒,詣北闕,自謂衞太子。公車以聞,詔使公卿、將軍、中二千石雜識視。長安中吏民聚觀者數萬人。右將軍勒兵闕下,以備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並莫敢發言。京兆尹不疑後到,叱從吏收縛。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諸君何患於衞太子!昔蒯聵違命出奔,輒距而不納,《春秋》是之。衞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來自詣,此罪人也。”遂送詔獄。
  • 10.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天子與大將軍霍光聞而嘉之,曰:“公卿大臣當用經術明於大誼。”
  • 11.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由是名聲重於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將軍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辭,不肯當。久之,以病免,終於家。
  • 12.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京師紀之。後趙廣漢為京兆尹,言:“我禁奸止邪,行於吏民,至於朝廷事,不及不疑遠甚。”廷尉驗治何人,竟得奸詐。本夏陽人,姓成名方遂,居湖,以卜筮為事。有故太子舍人嘗從方遂卜,謂曰:“子狀貌甚似衞太子。”方遂心利其言,幾得以富貴,即詐自稱詣闕,廷尉逮召鄉里知識者張宗祿等,方遂坐誣罔不道,要斬東市。一雲姓張名延年。
  • 13.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1-15]
  • 14.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雋不疑》  .詞典網[引用日期2014-06-14]
  • 15.    雋疏於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13-11-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