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雀嘴茶

鎖定
雀嘴茶,其形似鳥啄,醇和回甘。泡茶後,觀之,芽苞吸水葉尖漸張而升降沉浮如金魚水中游,似小雀空中飛,使人心曠神怡。較高品位者專採其冬頂芽製成,因其形類似雀嘴呈錐狀,故稱“雀嘴茶”。
雀嘴茶產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 [3-4]  以及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天峯山。 [2] 
中文名
雀嘴茶
特    徵
湯色橙黃明亮,香氣馥郁
產    地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天峯山 [2-4] 
功    用
潤腸,生津,適合夏天飲用

雀嘴茶分類

紅雀嘴 紅雀嘴
雀嘴茶有兩種,一種是白雀嘴,一種是紅雀嘴。紅雀嘴產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 [3-4]  以及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天峯山地區 [2]  ,為雲南特有的綠色資源,由於產量極少,其它地方市面少見。 白雀嘴產於雲南臨滄地區 [1] 

雀嘴茶生態環境

雀嘴茶生長於滇西北海拔1500—3600米、土壤pH值大約為5.38、常年雲霧籠罩、濕潤多露的高山地區,屬杜鵑花科樟葉越秸植物,分為紅雀嘴和白雀嘴兩種,是雲南特有的綠色資源。 [2]  採摘其天然野生頂芽或嫩葉,經一系列工藝製成。

雀嘴茶品質特徵

泡之,湯色碧翠明澈,淡黃清亮,久置無漬;飲之,開始有微帶酸澀苦的天然植物清香,繼之口中回甜,喉中涼爽。

雀嘴茶保健功效

常飲此茶有治通風,清熱解毒,消渴,醒腦,軟化血管,降血壓血脂之功效;曾是明朝進貢產品。
雀嘴茶純屬天然野生,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物料或防腐、色素劑。在彝族民間歷來用其治療消化不良、咽痛、痔瘻、便秘等疾病,且有較好效果。若飲用導致腹瀉,只需減少雀嘴茶用量或停服幾天即可。據《雲南種子植物名錄》、《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等書稱該植物“能祛風除濕、活絡散瘀、水煎或者泡酒服治風濕性關節炎。入心、脾、腎三經,治一切風疾。解毒通便、久服明目、助陽補陰、固精養顏”。其主要功能與中醫專家“健脾益腎、化痰消脂調經”的減肥理論想吻合(見《首批國際名老中醫效驗秘方精選續集》293頁)。其“解毒通便”的功效則又與醫學界“管道排毒”理論相似,就足以引起想減肥保健的人們去親口嘗一嘗“雀嘴茶”的慾望。 雀嘴茶源於民間,彝族羣眾代代相傳,自行採製飲用或饋贈親朋好友。最早飲用於明代,可謂“始祖茶”。明朝詩人楊守勤曾作詩讚曰:山巔帶海涯,竹樹映禾麻。雪挹貓頭筍,雷驚雀嘴茶。
紅雀嘴茶湯 紅雀嘴茶湯
雀嘴茶資源十分寶貴,產量極為有限。故雀嘴茶不僅為民域特產,藴含着古老久遠的民族文化意味,且不愧是一珍貴的天然保健用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