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殿棟

鎖定
陸殿棟(1907年-1976年),男,江蘇吳江人,民主人士史良的丈夫。 [1]  留學美國哈佛深造法律,主修國際法。 [2]  曾任中國外交部專門委員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6年1月,周恩來逝世。在全國政協的追思會上,陸殿棟哀痛過度,突發腦溢血棄世而去。 [3] 
中文名
陸殿棟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蘇吳江人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陸殿棟人物生平

他治學嚴謹,僅讀書卡片就積累萬餘張。陸氏在法租界巡捕房任翻譯時,一口流利的法語和英語。 [2] 
陸殿棟史良 陸殿棟史良
1936年“七君子”事件發生後,陸殿棟始為史良奔走,送她到自己的親戚家躲避,後又陪侍她到蘇州投案。1937年史良出獄,兩人便結為秦晉之好。 [3] 
1937年,史良出獄後,在宋慶齡的證婚下,和陸殿棟結婚。
1942年,史良任民盟中央常委、重慶市支部組織部長,陸殿棟隨史良到重慶生活。 [4] 
1976年1月,周恩來逝世。在全國政協的追思會上,陸殿棟哀痛過度,突發腦溢血棄世而去。 [3] 

陸殿棟人物軼事

據史良養女史小紅介紹,婚後每個星期史陸夫婦倆人都會去西餐廳用餐,花費七元,非常浪漫。 [3] 
陸殿棟曾留學哈佛,生活洋派,西裝革履,行跡雅緻。陸殿棟喜歡照相,史良的許多倩影就是在丈夫擺弄攝影器材時留下的。陸殿棟會給每一張底片寫上詳細的説明,一一標註日期。 [3] 
陸殿棟小史良七年,他倆相識於上世紀30年代。其時,史良已是聞名遐邇的大律師,英俊瀟灑的陸殿棟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當譯員—並不是傳聞中的普通巡捕。“父親得知巡捕房要捕什麼政治犯時,常提前通知母親,母親則立即通知有關人員或告知中共地下組織設法轉移,兩人在工作來往中感情日深。”劉碩説。 [3] 
“有的書中渲染,抗戰時期在重慶,史良與羅隆基有過一段羅曼史,後因為浦熙修的介入,史良斷然中止這段情史,與陸殿棟結婚。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史良與羅隆基只是正常的書信來往,當然一向浪漫的羅隆基可能會有一些曖昧而多情的表達。1947年,上海的小報也曾用輕佻的詞語,誇張地臆測兩人的關係,這些都不足為信。事實上,史良與陸殿棟早就結婚了,而且婚姻生活很穩定。”王海波告訴記者。 [3] 

陸殿棟親屬成員

妻子:史良
女婿:劉碩
養女:史小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