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虻

鎖定
陳虻(1961年8月30日-2008年12月23日),原名陳小兵,著名電視人。 [4] 
20世紀90年代初曾在《人物述林》、《觀察與思考》等欄目組做記者。1993年7月加盟《東方時空》,出任《生活空間》製片人,提出“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廣告語。2001年1月,擔任新聞評論部副主任,主管《實話實説》、《新聞調查》;2001年10月主管《東方時空》,併兼任該欄目總製片人。2008年1月,陳虻擔任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副主任。2008年12月23日,因胃癌醫治無效逝世,享年47歲。 [3] 
在多年的電視新聞工作中,陳虻的創作經歷,十分豐富,收穫頗多。陳虻在電視圈的專業人士中小有名氣。
中文名
陳虻
外文名
Meng Chen [1] 
別    名
陳小兵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61年08月30日
逝世日期
2008年12月23日
星    座
處女座 [1]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職    業
製片人、記者 [2] 
代表作品
《人物述林》
《社會經緯》
《觀察思考》
《生活空間》
實話實説
主要成就
獲全國十佳製片人

陳虻人物生平

1961年8月30日出生。
1983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光學工程專業,被分到航天工業部團委。
1985年1月,進入中央電視台,先後在《社會經緯》、《觀察與思考》等欄目擔任記者。陳虻善於從另類角度挖掘新聞,其編導的《遲發的報道》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1993年7月,受邀加盟《東方時空》,出任子欄目《生活空間》製片人,推出特色板塊《老百姓》,將鏡頭對準了農民工、下崗女工、個體户、學生、城市漂泊者等普通人,並提出“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廣告語。
1996年,獲全國十佳製片人。
1997年,組織召開了北京國際紀錄片學術會議。
2001年1月,擔任新聞評論部副主任,主管《實話實説》、《新聞調查》。赴美參加伯克利大學“媒體與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
2001年10月,主管《東方時空》,主持《東方時空》改版,併兼任該欄目總製片人。 [5] 
2008年1月,擔任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副主任。
2008年12月23日0時21分因胃癌逝世,享年47歲。 [4] 

陳虻人物軼事

陳虻 陳虻
大學畢業時,陳虻被分到了航天工業部團委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到了中央電視台,從小到大一直朦朦朧朧的“搞文”的念頭在那個瞬間突然清晰起來。作為製片人的陳虻説過這樣的話:“創作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創作的過程又是十分具體的。所以,要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同時需要兩種極具反差性的品格——靈異奔放和老老實實。” 陳虻在中央電視台的頭三年裏,沒有具體的工作,如果説他乾的事兒算是工作的話,那個工作就叫“打雜”。接收陳虻的人要不是當初看中他的人,他的工科背景讓領導有些不情願。三年裏,每次報選題,到了陳虻這兒都會自動地跳過去。從陳虻上班的那天起,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領肥皂、毛巾,拿報紙,幹雜務。誰在外面拍片子磁帶不夠了,一個電話回來,陳虻就扛幾箱帶子,買張站台票給送過去。誰的錢不夠了,陳虻就負責跑郵局寄錢。誰要是外出拍片子,説:“陳虻,跟我走一趟。”這是三年裏他覺得最幸福的事兒。“走一趟”對那個人來説是搬東西,聯繫車票,找住處都不用愁了,對陳虻來説卻是學習業務的大好機會……陳虻就是這樣成為《東方時空》總製片人的。
1993年6月的一天,當時《東方時空》的總製片人孫玉勝靠着窗台對陳虻説,來《東方時空》吧。陳虻回家後看了20多天的《東方時空》,也想了20多天。“有兩點理由,我決定來了,一是《東方時空》天天播,就一定天天有事兒幹,我不願閒着;二是《生活空間》當時是一個服務性的欄目,教給人一些生活技能,我想我在這兒幹不成什麼好事,至少不會幹對不起老百姓的壞事。”而從那個夏天開始,《生活空間》也漸漸成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1年11月5日,新改版的《東方時空》播出了。25天前,總製片人陳虻才接到改版通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對一個天天要播的名牌欄目動手術,難度可想而知。陳虻戲稱為:“就像一家飯店,一邊營業一邊搞裝修。”身為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副主任,陳虻還同時領導着《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説》這兩個重頭欄目。
陳虻 陳虻
陳虻喜歡穿牛仔褲,長髮飄飄。才情豐富,成就斐然,心思敏鋭,情懷深沉。熟諳主流話語不乏叛逆精神。大家很怕他審片,總是先打聽好審片主任的排班表,如果感覺是個爛片就想辦法拖一拖,避開他的鋒芒。他目光太敏鋭,語言太精妙,那時,能做出個好片子與陳虻英雄惜英雄,曾是我很大的創作動力。《巴金》、《余光中》、《孫志剛》,少數幾個自己尚能過關的片子都曾經過他的法眼。他可算是台裏少數審片專注的領導,之後的點評,更是字字珠璣句句經典,只是在場聽的人常常只有一兩個人。如今想來,十分可惜。他不僅指點具體的剪接拍攝採訪技巧,也善於提煉深厚的人生哲理。有些話,在離開多年後依然感覺振聾發聵,比如他曾經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能量太多,多到可以分給很多人,我也曾幸運地分得一杯羹,這杯羹,還在滋養我。肉身有它自己的天命。但是,一個人的智慧,被許多人悄悄地擁有着,這樣的價值,不與肉身等長。所以,此刻,我和很多人一樣悄然嘆息,但想到他將生命能量發散後,在地母黑暗而温暖的擁抱中開始深長的休息,我又感覺到一種平靜的温暖。雖然從此以後,無論我拿出什麼作品,都找不到這樣一個人去惶恐面對。

陳虻人物評價

白巖松:“我和他是兄弟”
陳虻 陳虻
(陳虻在98年開創的《生活空間》,通過“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創造了中國電視界的一個神話,這個欄目為後人留下了一部“小人物的歷史”。)
“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陳虻創意。這句由著名演員王剛配音的話語,在觀眾中有口皆碑。
“是否可以説,陳虻是中國電視、中國社會紀錄片的推動者?”對此,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説:“毫無疑問。當開始‘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時候,就是對他工作的一種評價。”患胃癌是否與長期工作中的積勞成疾有關?白巖松沒有回答,但他表示:“我和他是兄弟。”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袁芳説,在陳虻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之前,新聞節目很少有關注民生的內容,陳虻在《東方時空》中把目光投向了老百姓,開創了中國新聞史的先河,從此故事類、紀錄類節目大量湧出。
電視人:無法不悲痛不憂傷
(長髮,深沉,睿智,灑脱,自信,不張揚——這是很多電視同行對他的印象。)
一位名為“飛去來兮”的網友自稱曾供職於央視新聞評論部。她在網上表達了對陳虻的“惜別”:那時大家很怕他審片,總是先打聽好審片主任的排班表,如果感覺是個爛片就避開他的鋒芒。他目光太敏鋭,語言太精妙。審片之後的點評,字字珠璣,句句經典。有些話,在離開多年後依然感覺振聾發聵,比如他曾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在央視新聞中心工作的一位女士説:“在中國電視發展五十週年暨中央電視台建台五十華誕之際,我們失去了一位優秀的中國電視人,這無疑是中國電視界的一大損失!無法不悲痛,無法不憂傷!”
陳虻的消遣:看碟和陪兒子
陳虻第一次做客網站是在2001年11月,那時《東方時空》的子欄目《時空連線》首次播出。
有網友問他“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句話是怎麼想出來的,他説,1993年,初創的《生活空間》一直在調整,需要用一句清晰的話告訴人們,《生活空間》代表的是什麼。“從夢中醒來,腦子裏顯出來幾句不同的話,我拿筆記下來,寫到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時,我覺得我要的就是這句。”他説。
陳虻 陳虻
他説,工作之餘喜歡看碟,因為一個半小時裏濃縮了作者的許許多多的經歷和思考,這是一種非常奢侈的享受。有網友問他:你的名字和“牛虻”有關嗎?陳虻説,那個字念meng,和《牛虻》有關,因為他屬牛,他父母讀過《牛虻》這本書。“當你工作累的時候怎麼消遣?”陳虻説:“和我兒子在一起。我需要和兩種人打交道,一種是有智慧的人,因為他們簡單;一種是無知的人,因為他們簡單,所以我喜歡四歲的兒子,跟他在一起是我最專心的時候。
根據他當時的介紹,7年過去了,他兒子已經11歲了。
據知情人透露,陳虻去世前曾與羅京同住北京腫瘤醫院。
陳虻在電視圈的專業人士中小有名氣。他曾提出《東方時空》中《生活空間》裏“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創意。這句由王剛配音的話語,曾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記憶。一位電視專家今早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評價,這種直接把攝像機對準中國老百姓的做法,透出實實在在的生活畫面。
他追求的自由人格精神,在這樣的體制下不可能完全實現
一直到逝世之前,陳虻始終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敬業。他生前的同事在“百度百科”上給他建了詞條,詞條裏這樣描述他的工作狀態
“記得那時,大家很怕他審片,總是先打聽好審片主任的排班表,如果感覺是個爛片就想辦法拖一拖,避開他的鋒芒。……記得常常在夜裏九十點鐘才編完最後一個畫面,他一臉倦容地走進機房,剛看完《社會記錄》,再之前是《紀事》,再之前是《百姓故事》……被七八個或精彩或平庸的片子折磨過,每一個都不敷衍,每一次審片,都像一堂課。我們拿着“同意播出”的簽字收拾好帶子踏實地走人,他還坐着,説要等準直播的“連線”。印象中我的最後一次審片,簽完字後他沒有走,而是長嘆一聲説,文飛剛來的時候還是個小姑娘,也老了。我拿着播出單,轉過身去,收拾台子上的帶子,關機,眼中愴然淚下。那是我最後一次見他,之後,我離開了讓我老得很快的編輯台和新聞評論部。”陳虻成為《東方時空》製片人之後,陳真成了他的繼任者。採訪他是在2008年12月26日的下午,陳真説,靈堂,他一直都不敢去看。
在陳真看來,陳虻把所謂的“理想主義”堅持到了最後,“他不管條件多簡陋,都要求大家能夠出精品”。而他自己,也經常為了工作,不吃飯,或者到下午三四點鐘才吃第一頓飯。
陳虻 陳虻
陳真説,他與陳虻在人文關懷的方向和欄目的方向上沒有任何分歧,如果説有不同的話,就在於對現實侷限的認識。“陳虻希望每一個作品都能成為精品,因而給手下的編導很大壓力。但我看到,這畢竟是一個播出量很大的電視欄目,流水線作業也許才是更現實的方式,不能要求一週內做出一個精品。比起央視其他欄目,做紀錄片的編導更累,收入更少,職務帶來的便利幾乎沒有,孩子上學都找不到可以託關係的人。也許在20世紀90年代,電視人的收入還比其他行業高一些,電視人的收入也只是一般水平。”陳真説,他看到女編導編片子編得“面目都扭曲了,嫁不出去”,就心中難過。“我們總説人文關懷,但為什麼不能先關懷關懷自己的編導?”“所以我有時要求沒那麼嚴格,讓編導們也舒服些。”
陳真説,陳虻有一次對他説,他工作起來不吃飯,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苦肉計”——這是讓編導們看到,不只是他們辛苦,我和他們一樣辛苦。
陳真認為,在仕途上,陳虻不能算順利,“他追求的自由人格和精神,在這樣一種體制下,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比起陳虻,陳真自認為“是個俗人”,他感傷地説:“我們這一代人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註定在殘酷的生存鬥爭中遍體鱗傷。”
撰寫者説:“陳虻喜歡穿牛仔褲,長髮飄飄。才情豐富,成就斐然,心思敏鋭,情懷深沉。熟諳主流話語,不乏叛逆精神。在我心中,這是最有理由享受理想生活的那種人,應該在城市邊緣弄個詩意的居所,調素琴閲金經,飲茶讀書,高朋滿座,一不稱意便可散發弄扁舟。可惜這樣的生活往往屬於那些滿臉橫肉銅臭逼人的房地產暴發户。陳虻,不過是電視與官場的雙重壓力艱難負重的中年男。”離陳虻的辦公室靈堂不遠,是一面電子公告牌,公告牌上不停地滾動着號召同事們向陳虻家屬捐款的信息,陳虻身後,留下的是沒工作的妻子和11歲的孩子。
“他走得——太年輕了。”牟森感嘆説
悼念陳虻 悼念陳虻
然而在柴靜眼中,陳虻的一生不能用“現世幸福”或者是“現實不幸福”來衡量:“他不幸福,但是他説,要成為這樣的人就要不幸福。他有另外的補償。”
“他老説,做節目是做人,為這個我們有過非常大的爭吵。他説,你不這樣做,就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記者。他説,一個在職業上成功的人不可能幸福。”柴靜這樣回憶。
“陳虻説,你為什麼不按照我説的生活?我説,因為這是我的生活。他説,可是我講的是對的。”
柴靜説,陳虻對她的訓練非常嚴格。“他説:你就是一個網球,我就是一隻網球拍,不管你跳得多高,我永遠都在高於你1毫米之上。他是職業教練。”柴靜記得,訓練階段陳虻對她説過最温柔的話就是:“其實也不應該對你有過高的要求,你已經不容易了,應該快樂一點。”
“他有點像男版的我,我有點像女版的他。他離去,我覺得我的一部分隨他離去了。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覺得他的一部分在我身上還延續着。這讓我覺得也還可以,他以某種方式還活在這世界上。”説到這裏的時候,柴靜的眼睛濕了。
一位央視新聞工作者寫了一首詩悼念陳虻:
悼念陳虻 悼念陳虻
魂靈可知心歸處,
春去秋來幾時安。
天高雲深望故人,
祈願此心接彼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