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蘭蓀

鎖定
陳蘭蓀,福建浦城縣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系。1992年被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文名
陳蘭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0年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數學系
主要成就
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出生地
福建浦城縣

陳蘭蓀名譽院長

個人簡介
博士生導師;
大連理工大學“海天學者”特聘教授;
鞍山師範學院特聘教授;
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數學會生物數學學會理事長;
美國《數學評論》和德國《數學文摘》評論員;
生物數學學報》主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SCI撿索雜誌)主編;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Dynamical Systems》編委;
陳蘭蓀研究院生活照
陳蘭蓀研究院生活照(4張)
《Journal of Biological Systems》(SCI檢索雜誌) 編委;
系統科學與數學》常務編委;
應用生態學報》、《數學研究與評論》、 《微分方程年刊》、等刊物的編委;
《數學辭海》第四卷(應用數學卷)副主編、“生物數學”分支學科主編;
《生物數學叢書》主編。
科研項目
早年從事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論研究,在1979年得到“二次微分系統至少存在四個極限環”的結果,指出了前蘇聯一著名數學家的“二次微分系統至多有三個極限環”的結論是錯誤的,從而在國際常微分方程界引起了極大轟動,被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專著所引用。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生物數學研究,作為我國生物數學研究的開創者與組織者,曾被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康乃爾大學教授卡洛斯稱為“中國生物數學之父”。從1984年開始主持召開了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生物數學學術會議,並先後在1988年於西安和1997年於杭州主持召開了兩次國際生物數學學術會議,每次會議都有來自全世界十幾個國家著名生物數學家參加。主編了Advanced Topics in Biomathemat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Biology, Hangzhou, 1997(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出版)。
成績榮譽
主編了“Advanced Topics in Biomathemat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Biology”, Hangzhou, 1997(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出版)。
2002年主持召開了“國際數學家大會生物數學衞星會議”,主編了“Advances in Mathematical Biology,”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Series B, 4(3), 2004 (21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生物數學衞星會議論文集)(SCI檢索)。2007年在福建武夷山主持召開了“第四屆國際生物數學學術會議”,有耒自23個國家三百多位代表參加。
科研方面在數學生態學模型、分子作用動力學模型以及傳染病數學模型等方面有多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370多篇,其中220多篇被SCI檢索,被SCI雜誌總共引用次數為1000多次,
單篇最高引用率為120多次。
指導了多名碩士研究生和33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後。曾為研究生開設“常微分方程穩定性理論”、“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論”、“數學生態學建模與研究”、“非線性生物動力系統”以及“脈衝微分方程理論”等課程。撰寫和主編了十餘本專著和論文集,分別由世界科學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美國數學會,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美國數學理科學院研究所出版。
曾應邀到意大利,加拿大,美國,阿爾巴尼亞,日本,韓國等國家訪問和講學。
先後在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瀋陽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鞍山師範學院,浙江農業大學、中央財政金融大學、中北大學北方民族大學閩南科技學院湖北民族學院等高等院校講學並被這些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陳蘭蓀參事室參事

陳蘭蓀 筆名嵐聲,男,漢族,1920年生,大學肄業,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代表作有:長篇作品《下江人的故事》(40餘萬字),《官場鈎沉》(重慶出版社出版),《回眸下江人》(重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