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經正

鎖定
陳經正,字貴一,平陽十都浦源(今蒼南縣龍港鎮陳家宅)人。與弟陳經邦、經德、經郛俱受業二程之門(《伊洛淵源錄》卷一四)。陳經邦為公元1109年(宋徽宗大觀三年)進士(清乾隆《平陽縣誌》卷一二)。陳經正長期布衣。陳經邦、陳經正兄弟二人師從著名理學程頤程顥,為程門之高足。為慕伊洛之學,經正、經邦與兄弟經德、經郛四人不遠千里,同往洛陽受業於理學家程顥、程頤。後學成歸來,建南雁會文書院。北宋崇寧二年於浦源家居前建會文閣,現舊址尚存。陳氏兄弟著作多散佚,僅存《會文閣記》、《遊南雁蕩山》詩。二陳墓在龜山北岙。
陳經邦,字貴敍,又字貴新,行宇二。生於北宋治平丙午年二月十一(1066年)亥時,卒於紹興寅申年六月十七日(1140年)亥時,終年74歲。娶瑞安鮑若雨胞妹為妻,葬於親仁鄉北岙。登大觀三年(1109年)八行科賈安榜進士,授終迪功郎。建有進士坊,崇寧甲申年(1104年)於家居前建會文閣。
與兄經正同受學於二程先生,得其傳以歸,人奉為師。在程門時有問答被載於《二程全書》、《朱子伊洛淵源錄》,所居有會文閣自為記。摘自《清乾隆平陽縣誌卷十四》
中文名
陳經正
貴一
籍    貫
浙江
典    籍
會文閣記
師    從
程顥、程頤
成    就
建南雁會文書院
陳經正兄弟遊太學後師從著名理學家程頤、程顥,後學成歸來,建南雁會文書院,設講席傳授洛學,自此開永嘉學派之先聲,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在《宋元學案》中指出:“平陽學統,始於先生兄弟”。
會文書院是南雁蕩山風景區主要風景點,位於東洞華表峯下,是北宋陳經邦、經正兄弟傳授洛學文化的處所,後廢圯。書院坐東南朝西北,五間木構樓房,重檐歇山頂。院前花壇園圃,樓上坐檻,中廳懸掛縣邑令湯肇熙題寫“高山仰止”匾額,門台有清代名儒孫衣言撰寫“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輩讀書多”名聯。 [1] 
陳經正、陳經邦
陳經正、陳經邦(5張)
陳經正與弟經邦,江南浦源(陳家宅)人,祖籍樂溪大嶺之原。宋代陳氏是平陽大族,因此陳經正與弟經邦、經德、經郛四人都能赴汴京(河南開封)入太學讀書,後又同赴洛陽師從程頤、程顥,成為著名理學家二程的弟子。兄弟四人中的,以經正、經邦較為著名,成為程門高足。有四川人謝湜(字持正,神宗元年中進士,官至“國子博士”。著《易義》一十二卷;《春秋義》二十四卷;《總義》三卷,豐富和發展了“二程”理學思想)過洛陽求見二程多次而不得見,經正公代為請求才得以入程門,後成為程門著名弟子。《二程全書》記載有二十多條經正、經邦公與程頤的問答語錄。學成之時,正值新黨執政,禁錮洛學。陳氏兄弟返回家鄉,宋元祐七年(1092年)在南雁結廬三間作為讀書之處。設棣萼書院(南宋朱熹到此講學取名會邱書院,後傳為會文書院)。崇寧三年(1104年)在浦源家居前建會文閣,陳經邦親書《會文閣記》以志“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陳氏兄弟著作大多已佚,僅存《會文閣記》及詩文若干篇,但陳氏兄弟在引進中原文化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清著名學者全祖望説:“平陽學統始於先生兄弟,成於徐忠文家宏父”。孫衣言也説:“吾温既僻在海濱,平陽又下邑,而學之初興,陳氏兄弟能與諸先生(即許景衡等“元豐九先生”)不遠千里學於北方,得大儒以為依歸,平陽之學由是興焉”。他們讀書時的會邱書院(現名會文書院),已重建成為平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遊南雁
宋·陳經正
雨晴華表插天孤,霧散丹霞落雁湖。
洞窈不知紅日過,峯危倩得白雲扶。
仙家莫漫誇蓬島,天地分明入畫圖。
山鳥罔知人未醒,隔林款款喚提壺。
南雁山
宋·陳經邦
老從神武掛塵冠,要與傍人分碧山。
陣落風前排集雁,影翻日下舞雙鸞。
雲關隔斷塵寰杳,月牖光通宇宙寬。
安得此身生羽翼,朗吟飛過萬峯間。
遊福建瑞巖寺 詩
宋·陳經邦
海上有名巖,靈異夙所仰。
偶然作薄遊,遂爾愜遐賞。
雲林散清影,風泉遞微壑。
怪石聳虎豹,淨土絕魍魎。
危亭與飛閣,仙聖負來往。
投寺日已晦,我馬暫解鞍。
侵晨躡雲梯,漸踄崖以上。
海竅澄而深,一酌萬慮爽。
石門多險邃,洞室半幽敞。
振衣千仞台,益覺心目廣。
江山相映帶,百里豁如掌。
遙天接汗漫,薄暮窮蒼莽。
蓬瀛如可求,濠濮焉足想。
悠然物外情,能不愧塵網。
會文閣記
宋·陳經邦
凡物交錯而文生:風行水上,為波之文;丹青相雜,為色之文。仰而觀之,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俯而察之,山川草木,地之文也。晦明隱耀,高下夭喬,其皆交錯以成之者乎?惟人亦然,入而父子、兄弟、夫婦,出而君臣、朋友、長幼,視其日用、動靜、語默間歡然以相愛者,雖無意於為文,而其文豈非交錯而然乎?而獨問學講貫之勤,以見其為文。故孔圉之所以為文,自“夫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得之。而吾曾子亦云:“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蓋嘗思之:人之情莫密乎朋友,莫樂乎切磋琢磨之益,其開心見誠,握手商論,而真心實意,軒豁呈露。是以“時習”、“朋來’之説樂,載於《魯論》之首;而“麗澤,兑;君子以朋友講習”著於《大易》之書。蓋其文生於交際之餘,而古之聖賢尤所愛重焉者。但非錦繡綦組之工、丹青繪畫之色、吹彈敲擊之樂,所能喻也。
邦自髫齔讀書,晚而不倦。雖識見不及於前時,而嗜好有甚於初心,孜孜矻矻,廢食忘寢,殆若狂然。家人僮僕皆以痴目之,不自知其為癖也。又如是而益甚,家人益之以厭。於是謀於家居之前,創為書閣,且欲遠於家務,庶免家人之所譏議。
閣告成,嘗試以“會文”名之。而又鑿沼於其前,開圃於其側。環山屏列乎左右,帶水瀠繞乎東西。日與諸友登臨於此,以讀書綴文為事。休則憑闌寓目,暢氣舒懷,一觴一詠,自有餘樂。且與諸友而言之曰:“而所謂會文者,其取胸中邪?其取諸人也?其亦耳剽目竊於簡冊中邪?”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君何欺餘哉?人與己一理也,胸中、簡冊非二物也。融物我,剖藩籬,人己何所擇?得魚兔,忘筌蹄,胸中、簡冊何所拘?文固文矣,混而同之,合而一之,茲其所以為會文也歟?猶之眼、色合為見,色雖去而視自存;耳、聲合為聞,聲雖希而聽自明。是非所以累,是故所以相生也。”於是欣然援筆記之。
時崇寧三年,歲在甲申三月壬子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