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磊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鎖定
陳磊,男,漢族,江蘇宜興人,1983年11月出生,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 [1]  。浙江錢江源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3] 
中文名
陳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1] 
出生日期
1983年11月 [1] 
畢業院校
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1]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森林羣落構建機制 [1] 
籍    貫
江蘇宜興 [1] 

陳磊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2002.09—2006.07 北京林業大學草業科學 學士;
2010.10—2011.04 美國斯密斯熱帶森林研究中心 Research Fellow;
2006.09—2011.07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
工作經歷
2011.07-2020.02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2015.06-2016.06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博士後;
2020.02-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 [1] 
2021-03~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 [4] 

陳磊科研項目

[1]"典型森林羣落生態多樣性維持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課題,課題聯繫人,在研
[2]"亞熱帶森林羣落多樣性形成與維持機制",科學院先導B項目,項目聯繫人,在研
[3]"錢江源國家公園科研分析報告", 國家公園橫向,主持, 在研
[4]"亞熱帶森林羣落多樣性形成與維持機制",科學院先導B培育項目,項目聯繫人,已結題
[5]"譜系相關的種間和種內相互作用對亞熱帶森林羣落物種共存的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已結題
[6]"羣落多樣性的形成與維持機制",中國科學院青年促進會項目,主持,已結 [1] 
2020年獲國家優秀青年基金支 [4] 

陳磊主要成就

1. 拓展了森林羣落物種多樣性維持理論:實驗證明了植物同種密度制約是由有害的病原真菌和有益的菌根真菌相互作用共同決定的,而非單一類羣作用的結果。該成果拓展了基於病原菌-植物種內相互作用的經典羣落多樣性維持理論,豐富了經典的物種共存理論框架,為正確認識全球變化情景下的亞熱帶森林羣落重構過程以及全球木本植物多樣性分佈格局提供了新思路(Science 2019, 第一作者)。F1000推薦
2. 發現同種負密度制約效應和異種個體間的互利效應能夠在羣落尺度形成羣落補償效應:依託中國森林大樣地平台,基於浙江開化古田山24公頃樣地幼苗動態監測數據和鄰居效應模型,從物種不同生境偏好角度切入,在局域和羣落尺度闡明瞭生境過濾、同種和異種鄰居間相互作用對森林羣落幼苗存活動態的影響。結果發現,生境異質性對幼苗動態的相對貢獻約佔34.6%,同種負密度制約的相對貢獻約佔17.7%。物種生境偏好差異與羣落補償效應(稀有種優勢)顯著相關,僅當排除物種生境偏好差異後,同種負密度制約和種間互利才能夠在羣落尺度形成羣落補償效應,解決了長期以來關於小尺度物種相互作用不能促進羣落物種共存的爭論(Ecology Letters 2010,第一作者)。F1000推薦
3. 評估了同種和譜系密度制約對不同森林羣落構建的作用: 整合跨氣候帶森林大樣地網絡長期動態監測數據,評估了譜系與木本植物種間相互作用關係,提出了基於個體的種間相互作用研究方法,闡明瞭密度制約假説在不同森林羣落多樣性維持中一般性規律,證實在森林羣落研究中不能簡單利用譜系關係來預測羣落結構以及種間相互作用(Ecography 2018, 第一作者) 。
4. 闡明瞭年際環境變化的直接和間接效應對亞熱帶森林幼苗更新的影響:首次提出了定量評估環境變化對森林羣落的直接和間接效應的理論框架,並利用連續10年幼苗存活監測數據進行了驗證,發現環境變化主要通過改變羣落物種間相互作用影響羣落動態,間接效應的作用(43.9%)約為直接效應的兩倍(22.2%),指出氣候變化預測模型需要整合氣候變化對種間相互作用的影響(Ecology 2019, 第一作者) [1] 

陳磊獲獎記錄

1. 2006年北京市優秀本科畢業生;
2. 2011年中國科學院長特別獎;
3. 2012年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獎;
4. 2013年入選青年創新促進會會 [1] 
5. 2020年 浙江省科技興林獎一等獎
6. 2020年 梁希科技進步二等 [4] 

陳磊論文專著

1. Lei Chen, Nathan G. Swenson, Niuniu Ji, Xiangcheng Mi, Haibao Ren, Liangdong Guo, Keping Ma*. Differential soil fungus accumulation and density dependence of tree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Science. 2019. 366(6461):124-128.
2. Lei Chen, Yunquan Wang, Xiangcheng Mi, Xiaojuan Liu, Haibao Ren, Jianhua Chen, Keping Ma*, Nathan J. B. Kraft. Neighborhood effects explain increasing asynchronous seedling survival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Ecology. 2019. 100(11): e02821.10.1002/ecy.2821.
3. Lei Chen, Liza S. Comita, S. Joseph Wright, Nathan G. Swenson, Jess K. Zimmerman, Xiangcheng Mi, Zhanqing Hao, Wanhui Ye, Stephen P. Hubbell, W. John Kress, Maria Uriarte, Jill Thompson, Christopher J. Nytch, Xugao Wang, Juyu Lian, Keping Ma*. Forest tree neighborhoods are structured more by negative conspecific density dependence than by interactions among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Ecography. 2018. 41(7):1114-1123.
4. Chen Lei; Mi Xiangcheng; Comita Liza; Zhang Liwen; Ren Haibao; Ma Ke-ping*. 2010. Community-level consequences of density dependence and habitat association in a subtropical broad-leaved forest. Ecology letters 13, 695-704.
5. 陳磊*; 米湘成; 馬克平; 生態位分化與森林羣落物種多樣性維持研究展望, 生命科學, 2014, (02): 112-117.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