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泰運

鎖定
陳泰運(1898-1951),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貴州貴定人。縣立高等小學、貴陽南明中學及省立國學講習所畢業,國立東南大學肄業三年,中央軍官訓練團將官班畢業。1920年秋由胞兄陳開運介紹加入國民黨,1924年春由靳經緯(上海新建設雜誌編輯,國民黨上海黨務特派員)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到廣州,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畢業後歷任黃埔軍校教導一團排、連、營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團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上校參謀,第二軍上校參謀處長。1928年後任南京中央軍校第一總隊中隊長、上校教官,第五十一師一五二旅少將旅長、副師長,軍事委員會高參。1936年7月授陸軍少將。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十三軍少將高參,第八十八師副師長。1940年5月授陸軍中將,任長江下游挺進軍總指揮部總指揮,淮南行署主任,兩淮税警總團團長。1946年起任東北“剿總”第七十一軍中將副軍長。1949年秋任貴州貴定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同年12月起義,1951年3月6日在貴陽因車禍遇難。 [1-2] 
中文名
陳泰運
國    籍
中國
籍    貫
貴州貴定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目錄

陳泰運人物生平

陳泰運,貴州省貴定縣昌明區舊治鄉人。少年時,先後在舊治“三育學堂”和貴陽時敏小學讀書,後又升入南明中學,1920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3] 
1924年6月,陳泰運在孫中山民主革命運動的影響下,毅然中斷學業,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在步科學生3隊學習,畢業後在軍校教導團任排長。1925年10月隨教導團參加第二次東征,並擔任主攻惠州城的任務,經過兩天的激戰。一舉攻下了惠州城,升為連長。此後,在進攻海陸豐的戰鬥中受傷,再升為營長。1926年,率部隊參加北伐,在戰鬥中身先士卒,曾三次負傷,因戰功卓著,晉升為上校團長。 [3] 
1927年,調蔣介石侍從室工作,深得蔣信任。次年,調任錢大鈞部任上校參謀處長。黃埔軍校移到南京,更名為陸軍軍官學校,陳泰運被派到校任中隊長兼教官。1929年,升任五十一師一百五十二旅少將旅長,駐防湖北省襄陽至老河口一帶,當時賀龍的紅軍第六軍在這一帶活動,兩軍處於相安無事的默契中。 [3] 
1934年8月,工農紅軍進行舉世聞名的長征。國民黨令陳旅進行堵截,陳泰運巧妙安排“明進攻,暗放行”的辦法,讓紅軍離開湖北境內,然後尾隨追擊,朝天放槍。1937年,調湯恩伯部任高級參謀,在保衞武漢的戰役中,被任命為八十八師副師長.駐守武漢市郊花園鎮,指揮一個團在花園鎮與日軍展開殊死決戰,日軍遭重創,該團傷亡慘重。戰後,陳泰運受到嘉獎。1939年,陳泰運調將官訓練集訓,學習期滿,晉升中將,被任命為國民黨長江下游挺進軍總指揮兼淮南行署主任,並負責管理兩淮鹽務,後又被軍政部、財政部任命為兩淮税警總團長。此間,部隊駐守曲塘一帶,與新四軍對峙。在陳毅等人的教育和説服下,從未出擊過新四軍,並揹着韓德勤將部隊調離曲塘,讓新四軍通過;陳泰運率部隊積極主動對日作戰,在他駐守的鹽城、埠寧一帶公路幹線上日軍根本不敢通過;在新安鎮戰役中,徹底摧毀了日本的一個重要後勤基地,消滅了三個中隊的日軍,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受到軍委嘉獎,蘇北人民為此贈給陳部錦旗一面。上書“抗戰八年長城在,軍民團結一條心”。韓德勤多次密告陳泰運通“共匪”,陳泰運因此被蔣介石懷疑,調回南京,解除兵權,後來何應欽及黃埔幾位同學力保才倖免於難。此後,一直閒居在家。 [3] 
1946年,國民黨東北戰爭失利,經杜聿明推薦,陳泰運重返軍中,任七十四軍中將副軍長,駐守東北四平。四平解放後,陳隨部分人員經大連乘輪船到上海轉赴南京,住在側室田雨生處。南京解放前夕,陳攜田逃往台灣,後經貴陽子女多次函電勸説,才於1949年秋隻身回到貴陽,被黃埔同學(當時任貴州省軍管區司令)劉漢禎推薦為貴定專區專員,他指揮用四輛汽車把一千多支槍及部分彈藥運送到貴定縣的盤江、沿山、舊治、昌明、平伐一帶分送給區丁、鄉丁及有關人,組織“千人防共防剿”大隊。 [3] 
1949年11月12日貴定解放後,陳攜家眷逃到掌布躲避,後經解放軍西南招撫員陳又新寫信召回貴陽時,省政府負責人指示:稍後可給他(陳泰運)安排適當工作。1951年3月6日,陳偕妻李秀清乘車回貴定到貴陽龍洞堡處翻車身亡。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