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曦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

鎖定
陳曦,筆名陳希我,男,福州人,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博士。曾留學日本,現居國內,任教於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1]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放逐,放逐》、《抓癢》,小説集《我們的苟且》,中短篇小説《暗示》、《今天你脱了沒有》、《我們的骨》、《遮蔽》,評論《我們的文學真缺什麼》等。被《中國圖書商報》評為2003年新鋭人物。
中文名
陳曦
別    名
陳希我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福建師範大學
職    業
作家
出生地
福州
代表作品
《放逐,放逐》
《抓癢》
《大勢》
《移民》
職    稱
教授

陳曦個人簡介

陳曦 陳曦
陳曦,筆名陳希我,中國先鋒作家。曾留學日本,現任教於福建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一九六三年生於福建福州,一九八三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學教員、文學編輯。一九八九年赴日本留學,一九九四年歸國;在大學任教。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寫作,九十年代末受到關注,引起極大爭議,被冠以“極限寫作”、“後先鋒”、“新生代”、“性作家”等頭銜,譭譽參半。

陳曦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小説《抓癢》、《冒犯書》、《我愛我媽》、《大勢》、《母親》、《移民》,隨筆集《真日本》、《日本人的表情》等。四度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提名,獲“人民文學獎”等多種獎項,作品多次上排行榜,同時也頻頻引發爭議、被審禁。部分作品被介紹到法國、英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及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等地區。

陳曦文學觀

其實文學,乃至整個藝術就起源於不能言説。不能言而言。文學所以存在,不是因為人們希望從它身上得到應當怎麼做的訓誡,而恰恰相反,是我們可以有多大的伸縮度。從藝術的起源就看得很清楚。我們活得太累了,被閹割了,需要一種狂狷。文學是盯着這世界陰處的,即使世界一片光明(當這樣的時候真的來到,文學就該壽終正寢了)。文學不是讓人喜歡的東西,就像我鄰居那個瘋子的話每每遭人忌恨一樣。它是“惡之花”。它是病,促成大藝術的是無法救治的危機感,痛感,現世的絕望。作家就是這樣異常敏鋭的人,甚至,這敏鋭是一種誇大。(《寫作是一種變態》)

陳曦所獲獎項

長篇小説《放逐,放逐》和小説集《我們的苟且》獲福建省優秀文學作品獎,小説集《我們的苟且》和中篇小説《我們的骨》、《暗示》和長篇小説《抓癢》、《大勢》分別4次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提名,短篇小説《我疼》登中國小説學會“2004年小説排行榜”,中篇小説《我們的骨》和《母親》分別獲第5屆、第6屆文藝百花獎,中篇小説《上邪》獲2006年度“人民文學獎”。

陳曦名字問題

喜歡現當代文學的人都知道,“陳希我”是筆名,原名則是站在福州人羣中大喊一聲,都會有一兩個人迴應的名兒——陳曦。“父親給我取的名字很複雜”,因為陳曦這個名字,陳希我吃了不少苦頭,當然也包括在日本留學期間,雖然日本也是個漢字國家,但他們沒有這個“曦”字,“有時他們會念錯,會叫我‘陳義’,可是我又不得不答應,答應完了又有人會嘲笑”。説起二十多年前的事,陳希我還是有點無奈。陳希我這個名字很強調“我”這個字,他説,在日本留學的經歷,讓他學會了萬事靠自己,每每打電話、寫信回家,都是報喜不報憂。 [2] 
當然,因為名字問題,陳曦還為領取不到稿費而煩惱:因為陳曦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陳曦”,但是作品的署名是“陳希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