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曉春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

鎖定
陳曉春,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兼任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主任,膜分離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科技部973項目諮詢專家、科技部知識產權事務中心專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評審專家、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節能中心諮詢專家,蘭州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塔里木大學兼職教授等。 [1] 
中文名
陳曉春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京化工大學
學    位
博士
職    稱
教授
職    務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

陳曉春人物履歷

  • 教育經歷
1981年至1985年就讀於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85年至1988年就讀於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1994年至1998年在職攻讀北京化工大學博士學位,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 工作經歷
1988年4月至1994年8月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助教;
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講師,在職攻讀博士;
1998年7月至2000年8月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
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黨總支副書記;
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
2005年9月至2010年4月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導,院長;
2010年5月至今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常務副院長。 [1] 

陳曉春科研成就

  •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工業催化、膜分離技術在化工過程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綠色化學工藝、過程系統模擬與優化,化工安全工程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研究。
  • 主要成果
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40餘篇,其中TOP期刊論文15篇,出版譯著兩部,專著兩部。曾獲得中國高校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二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進步二等獎。開發了60多種功能化離子液體,將開發的離子液體應用於車用燃料油的深度脱硫、脱氮過程。以離子液體為媒介,開展纖維素預處理技術研究,探索了數十種不同結構的離子液體在促進纖維素降解過程的作用,為富含纖維素的農業、林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拓展能源資源奠定了實驗基礎;針對石油化工生產過程的本質安全性,開展化工污水的污染控制與再利用研究。採用微電解技術、吸附技術、高級氧化技術處理高鹽含量典型化工廢水、富含重金屬離子的化工廢水。 [1] 

陳曉春學術論文

1.陳曉春,張之旭,饒國瑛,李成嶽,合成甲醇基元過程瞬態動力學的模型化(Ⅰ)——基元過程序列結構。1999,50(2):145-151。
2.陳曉春,饒國瑛,李成嶽,合成甲醇基元過程瞬態動力學的模型化(Ⅱ)——合成甲醇瞬態動力學,化工學報,1999,50(2):152-158。
3.陳曉春,李成嶽,流向變換強制週期操作合成甲醇,現代化工,2000,20(7):43-45。
4.CHEN Xiaochun LI Chengyue RAO Guoying,Dynamic Kinetics of Methanol Synthesis over a Commercial Copper-Based Catalyst。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0,8(4):315-320。
5.陳曉春,郭耀星,李成嶽,合成甲醇反應器流向變換強制週期操作特性,化工學報,2001,52(12):1054-1057。
6.高存剛,陳曉春,13萬t/a尿素裝置的動態模擬與仿真,現代化工,2002,22(10):41-43。
7.陳曉春,馬桂榮,動態模擬技術與化學工程,現代化工,2002,10(3):14-17。
8.於光認; 陳曉春; 劉輝,有內構件工業湍動流化牀反應器的模型化——反應器模型的開發,化工學報,2003,54(8):1150-1154(EI)
9.馬桂榮; 陳曉春; 於光認. 甲苯—環丁碸—硅醚三元體系液-液平衡數據的測定,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0(3):5-9(EI)
10.於光認; 陳曉春; 肖楠; 丙烯氨氧化生產丙烯腈工業流化牀反應器的模型化,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0(3):42-47(EI)
11.Chen Xiaochun and Li Chengyue, Modeling of a reverse flow reactor for methanol synthesi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 Eng.,2003,11(1):9-14(SCI/EI)
12.於光認; 陳曉春; 劉輝等 工業湍動流化牀反應器內流體力學行為的模型化研究,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1(6):28-32(EI)
13.閆豔嬌,陳曉春,肖楠, 糠醇加氫製備四氫糠醇的新型催化劑開發,現代化工,2004,24S:181-183(EI)
14.孫巍; 李琳; 陳曉春等。基於混合模型法的精餾塔熱耦合技術研究,現代化工,2005,,7:268-271(EI)
15. 趙佩月,陳曉春,武新穎等。連續法合成二氧化硫脲的管式工藝研究,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2(06):90-93。
16.孫巍,李琳,陳曉春。ASPEN Plus在工業精餾塔故障診斷與參數尋優中的應用,化工進展,2005,24(8):935-937。
17.肖楠,陳曉春,閆豔嬌等。一種負載型鎳基催化劑上糠醇液相加氫制四氫糠醇的實驗研究,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2(1):39-42。

陳曉春獲獎記錄

2000年中國高校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獎;
2005教育部自然科學進步二等獎(基礎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