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凡

(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陳凡,男,中共黨員, 哲學博士,1954年3月21日出生於瀋陽市,現為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陳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遼寧省瀋陽市
出生日期
1954年3月
畢業院校
瀋陽建築大學
東北大學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技術哲學、科技與社會(STS)、馬克思主義與科學技術發展
職    務
東北大學博士生導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授

陳凡人物經歷

陳凡學習經歷

1982年畢業於瀋陽建築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獲工學學士;
1986年畢業於東北大學科技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
199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科技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
曾在日本關西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法國南錫礦業學院作訪問學者。

陳凡工作經歷

1972-1978年為瀋陽拖拉機制造廠工人,
1982-1989年在瀋陽建築大學社會科學系任講師,
1992年至今在東北大學文法學院任副院長、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兼哲學系主任,國家重點學科——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工程”科技與社會(STS)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首席教授。

陳凡社會兼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
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技術哲學學會理事長,科技與社會(STS)學會理事長。
《自然辯證法研究》副主編。
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委。
遼寧省政府學位辦學科評議組成員。
遼寧省哲學學會副會長。
遼寧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
遼寧省社會學學會副會長。
遼寧省委、省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
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瀋陽市委、市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
瀋陽市政府科技顧問委員會成員。
瀋陽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瀋陽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等。

陳凡國際學術交流

從1991年赴日本參加“中日近現代技術比較合作研究會議”以來,連續多次參加了國際技術哲學學會(SPT)在歐美多國舉辦的兩年一屆的“技術哲學國際會議”,國際科技與社會學會(IASTS)在美、加舉辦的“科技與社會(STS)國際學術會議”,以及“第23屆世界哲學大會”、“東亞科學技術與社會(STS)國際會議”、“亞太地區科技與社會(STS)國際學術會議”、“科學的社會研究學會(4S)國際會議”、“海峽兩岸人文學科研討會”等。 [1] 

陳凡獲獎記錄

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
冶金部“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遼寧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遼寧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
遼寧省首屆“社會科學成就獎”;
遼寧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
遼寧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瀋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和多項獎勵。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辭典》(英文版)。 [1] 

陳凡主講課程

本科生“自然辯證法”;博士研究生“技術哲學”和“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1] 

陳凡學術成果

發表論文: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社會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以及《科學學研究》等期刊雜誌上發表二百多篇論文。
出版著作
主要論著、教材和譯著有:《解析技術》、《技術社會化引論》、《科學技術社會論》、《自然辯證法概論》、《全球化時代的技術哲學》、《通過技術的思考:工程與哲學之間的道路》等。
科研情況:近年來,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的機理和對策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技術社會化的過程與機制研究”、“社會建構論的技術觀”、“技術現象學的研究綱領:裝置範式論研究”、“當代實用主義技術哲學研究”、“人類學視野的技術觀”等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金“中日科技與社會(STS)比較研究”、“技術認識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專項基金“當代技術哲學研究的經驗轉向”、“技術哲學思想史”,科技部軟科學基金“科技創新與老工業基地振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重大項目“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調整一體化研究”和省、市等幾十項課題研究。 [1] 
參考資料
  • 1.    陳凡  .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