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二泉

鎖定
陳二泉,教育家、藝術家、詩人、藝術評論家。1969年出生,原名陳愛權,別署苦戀齋主。安徽省泗州人。先後創辦並擔任北大附中分校、北師大附屬學校、北大學園校長、總校長等職。
中文名
陳二泉
別    名
苦戀齋主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9年
職    業
教育家、藝術家、詩人、藝術評論家
出生地
安徽省泗州
性    別
原    名
陳愛權
職    務
中國教育品牌研究所所長、北京京師時代教科院院長、大灣區教育研究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校長行動聯盟主席

陳二泉成就和兼職

陳二泉主要社會兼職

3.北京京師時代教科院院長 [2] 
4.教育與中國未來30人論壇學術委員及嘉賓 [3] 
5.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行知書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4] 
6.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20] 
7.廣東教育督導學會民辦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24] 
8.廣東省早期教育研究會會長 [15] 
11.《德育報·民辦教育》主編 [17] 
12.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教育顧問 [25] 

陳二泉教育成就

1.曾獲得“全國民辦傑出校長”
2.“全國十佳民辦學校校長”
3.“影響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教育界十大傑出人物”
4.“廣東省改革開放30週年傳媒金獎”等多種榮譽和稱號。
5.曾應邀至北京、武漢、海南及福州、廣州等地講學。
6.2013年獲教育部教師基金會“全國教育創新傑出人物”稱號,
7.其辦學思想及理論被教育部中國教師基金會全國“十二五”重點科研項目立項為“優秀校長陳二泉治校個案和治校規律的研究”(課題編號為:CTF120812)全國重點課題。 [9] 
8.2020年1月8日,鳳凰衞視教育頻道隆重舉行2019-2020華人教育家大會,會上表彰了一批共和國70週年的突出教育貢獻者,陳二泉榮獲“共和國70年教育榮耀人物”的光榮稱號。 [10] 
9.主編出版《翰墨書香》等數十本學生讀物。

陳二泉藝術成就和兼職

陳二泉主要社會兼職

1.教育部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理事。
2.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
3.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主席團主席; [18] 
4.灣區(廣東)教育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書法教育研究所所長; [19] 
5.貴州百里杜鵑管理區文學藝術學會會長 [12] 
6.禪城區硬筆書法協會顧問。 [16] 
7.曾擔任《中國書畫報》特約專欄撰稿人。

陳二泉藝術主要成就

1.全國第八屆羣星獎獲得者;
2.書畫作品最高獲國務院中國藝術國粹獎;
3.傳略入編《中國書畫家作品鑑賞》、《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漢英辭典》等多部典籍。
4.創‘情緒調控書畫教學論’,獲教育部學術委員會認可並榮獲二等獎;
5.《音感作畫》課例獲全國中小學美術教學課例評選一等獎、基礎教育美術課程國家標準一等獎 [13] 
6.作品及論文散見於《中國書畫報》、《書法》、《書法報》《青少年書法》等數十家專業報刊。
在文化部及書協舉辦的數10次大賽中獲獎。並有作品被選赴美、法巡展;
7.出版有個人書畫作品及理論專著《墨道》、《東莞翰墨行》等著作。

陳二泉教育公益榮譽

1.2008年5月12日,由中國教育品牌研究所陳二泉創辦的“北大汶川班” [7] 
2.在2010年獲評“2010年度十大教育公益項目” [8] 
3.獲2017東莞市商協會公益榜樣人物 [14] 
4.2017年10月,分別獲“公益助學模範個人”光榮稱號,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靈璧縣、泗縣相關政府部門分別頒發證書。 [21-23] 

陳二泉社會評價

刻有獲獎詞的獎牌 刻有獲獎詞的獎牌
共和國七十週年榮耀人物頒獎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先行者,民辦教育領域中國教育品牌領軍者,他為中國教育公平、教育公益發聲。山不言其高而偉岸,海不言其深而浩瀚。三十餘個春秋,他積澱深厚,一路探索一路收穫,用實際行動詮譯着奉獻精神。桃李不言,深耕教育。他秉持“大愛無疆,尊重和關懷才是教育的本質”這一信念,堅守民辦學校教研和管理第一線,碩果顯著。三尺高台,繪就大千世界;絲絲鉛華,豐盈無悔人生。 [11] 

陳二泉教育理念

大愛無疆 大象無形
——全國“十佳校長”評選資料
——“影響中國”改革開發30週年教育界十大創新人物事蹟
——刊載於《影響力人物》
A、我在尋找理想中的教育,成就自己的教育理想。
B、藝術強調激情和個性,學校同樣需要熱情和特色
C、沒有藝術的生活是沒有色彩的生活,沒有藝術的工作是痛苦的工作,沒有藝術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D、教育的本質是人本主義的尊重和關懷
E、文化就是生產力,教育才是增長點
F、民辦學校的最大優點是名師薈萃,最大的缺點也是名師薈萃,難以形成主流,學生無所適從。
G、一座城市,一所學校。
“大愛無疆,尊重和關懷才是教育的本質”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國難當頭,校長立即停止了準備半年多時間在保利玉蘭大劇院的一場校慶演出,組織了學生書畫作品義賣等一系列活動,號召教職員工至少捐出個人一日所得,共捐款10萬餘元。除此以外,作為一所民營學校的校長,還能做些什麼呢。經過和董事長的緊急磋商,決定成立“汶川班”,招收30名地震中的孤兒到校免費就讀,直至大學的費用都由學校支付,為此,陳校長和中國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以及當地的民政部門等多方聯繫,並親自到廣州四川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洽談。但結果總是遙遙無期。5月30日,校長懷着焦慮的心情飛赴四川,冒着餘震的危險親自到都江堰向峨村、廣元青川縣,看到當地慘烈的景象和學生渴望求學的眼神,陳校長毅然決定增加100名名額,終於在6月6日成功將青川的130名學子轉移到北大學園就讀。一時間東莞的媒體紛紛報道,陳校長非常低調:“我是民辦學校的校長,我只能這麼做”。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本質就是人本主義的尊重和關懷”。陳校長一語道出了教育的本質,人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歸結點,從關愛學生的心靈出發,讓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真情的氛圍中,生活在和學校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上。如從07年開始,我們實施了無人監考,這是從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那裏得到啓示的,試行之初,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擔心,結果怎麼樣?沒有一個人作弊。下半年我們爭取考試時成為無人監考的學校。因為關愛學生,首先要從尊重、信任學生開始,監考,本身就是一種對學生不信任的做法,還談什麼尊重和以人為本呢?我認為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格比分數更重要。
“我把青春獻給了中國的民辦教育”
“我把青春獻給了中國的民辦教育。”談及自己的從教生涯,陳二泉感慨地説。據其介紹,1990年大學畢業即開始涉足教育,1994年毅然仍掉了讓人羨慕的職位,從事中國的民辦教育事業,此後就和中國民辦教育“結上了不解之緣”。從1994年即從事民辦學校的研究和創辦,可謂功勳卓著。
陳二泉説,北大學園雖然成立時間尚短,但是起步較快,發展空間大,前不久還被中國民辦教育聯合會授予 “中國民辦教育示範基地”的稱號,該校依託北大豐富的教育資源,以“秉承北大傳統,彰顯國際特色,打造中國名校,培育世界英才”為辦學宗旨,“所以我相信它能三年上市級,五年上省級、八年譽滿華南、十年國內聞名。”陳校長也因此獲得“全國民辦傑出校長”等多項殊榮。
“沒有藝術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與其説陳二泉校長是一位教育家,其實他更是一位藝術家。1993年被《中國書畫報》特聘為“當代中青年書法家批評”的專欄撰稿人,書畫作品多次在國內國際大賽中獲獎和展出,曾任深圳市寶安書法家協會藝術委員會委員、東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在書畫教學上,他倡導的“情緒調控教育教學法”獲教育部學術中心認為並獲學術論文二等獎,這就要教師從其心理特點出發,用不同的畫種、畫法、繪畫的各種因素有計劃的去影響和輔導,促其不良情緒和心理逐漸改變。另外,通過合作作畫,佈置展覽,參觀畫廊等多種活動有計劃地培養他們合作能力,理解他人、尊重他人。這和老子的“無為而治”是不是一種暗合呢。他説“兒童畫是人生特定階段的產物,過了這個時期,誰也不能返老還童”。曾先後應邀至北京、武漢、海南及福州、廣州等地講學。
藝術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個性和色彩,而教育卻是現實和瑣碎的事情,這讓常人很難想象。陳校長説“其實,藝術沒這麼神聖,藝術就在我們身邊,可以説沒有藝術的生活是沒有色彩的生活,沒有藝術的工作是痛苦的工作,沒有藝術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或從藝術的角度來看教育,往往會給我的管理上帶來新的想法和出路。比如民辦學校的最大優點是名師薈萃,最大的缺點也是名師薈萃,難以形成主流,學生無所適從”。“在其他學校,教師最討厭的就是“文山會海”了,我們不強調寫紙質教案,要求老師全部在手提電腦中備課,開始有的領導怕老師從網上下載,我則強調,網上有的東西為什麼不能利用能,關鍵是實不實用,能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們學習書畫一開始都可以臨摹和借鑑的嘛。在全校教職員工大會上,我們領導不是表揚誰和批評誰,也不是條條框框地佈置任務,而是大家一起分享或教學、或讀書的體會和感悟,甚至全體看大片,上週我們就看了《長江七號》,大家都很興奮很高興,大家都期望着開會。我們強調的是寬鬆、和諧、民主、包容的校風,這和藝術的學習一樣,同樣需要包容、和諧,廣納百家,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教育,才是城市的真正魅力”
北大學園誕生於東江縱隊這片英雄的土地,107國道和常虎高速定額成她優美的座標,學校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學校按國家一級學校教學設施配備,全國名優教師統領教壇。學校以“秉乘北大傳統、彰顯國際特色、打造中國名校、培育世界英才”為理念,為東莞的文化新城和教育強市畫上了濃重的一筆。
陳二泉先生告訴記者,“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文化建設,魅力東莞,更重要的應該是文化魅力,文化才是城市的真正魅力所在——無論是外在的市容市貌還是內在的人文素養。因此,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文化精髓和先進、超前的文化教育理念將最終決定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地位”。
一座城市,一個學校。可以這樣理解,有人提起北京,就自然想到北大,有人提起廣州,就自然想到中大,我也希望將來有一天,人家一提到東莞,就有人想到博雅。
“教育是服務,更是一種以人的終極關懷為目標,體現人本理念的服務。教育是文化,是一種無法用經濟衡量的城市的靈魂。從關愛學生心靈出發,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是教育家的責任,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更是文化新城和教育強市的深情呼喚”。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