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陡門

鎖定
“陡門”是古代江南水鄉常見的一種圩區水利設施,通常用上等石料建造,具有堰閘、橋涵等功能。 [1]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陡門,是中國靈渠的運河水閘。
中文名
陡門
地理位置
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縣
開放時間
全天
建造時間
秦朝
實錄記載
桂海虞衡志
所屬地區
桂林

陡門誕生

國內最早的陡門是靈渠陡門。關於其建造時間,據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記載,史祿開鑿靈渠時便同時建築了陡門。
斗轉星移,隨着歷史的前進,桂黃公路和湘桂鐵路相繼通車,湘桂走廊的交通逐漸由水路變成了陸路,陡門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成為歷史的陳跡,成為人們追尋交通發展史的實踐明證,也成了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的文物古蹟!

陡門發展

平陽陡門位於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普美村華明自然村斗門頭,所在河流為北港騰蛟支流。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並分別於嘉慶五年(1800年)、同治九年(1870年)、民國35年(1946)重修。1962年在老閘右側興建新閘二孔,為兩閘四孔,通高4.8米,淨跨12.5米,最大過閘流量100立方米/秒,受益農田8000畝。
現存陡門由水閘和橋並列組成,並連接防洪堤800米,呈東西走向,整體用花崗岩材料構築而成,兩側橋墩呈“八”字型,橋柱呈六邊形,出水口用二屋高低花崗岩條石縱鋪,橋面架花崗岩條石,兩側均陰刻楷書,南面字跡模糊,北面為“嘉慶五年知縣楊□□重修”。
原水閘為木板,用人力升降,1964年改為電動水泥門,並在橋面建水泥閘室2間。閘室東側立有“修造埠頭樂助碑”,落款時間為同治九年。現南湖鄉專門聘請一位村民負責日常管理和防洪需要。
該陡門是平陽縣保存最完整登錄的一處,豐富普查新發現子類別,對研究我縣古代水利工程設施、農業灌溉佈局,以及海岸線測定,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文物價值。
平陽陡門 平陽陡門

陡門相關傳説

陡門陡門開建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平定中原後,令史祿“鑿靈渠,建陡門”,溝通湘江與灕江,以通航道。天下第一陡的“陡門”,就是桂北地區著名秦朝水利工程靈渠入口處,可謂是世界上最早的為改善航運條件而建造的活動壩或船閘。

陡門陡氏定居

相傳在當年修築好靈渠後,秦始皇特別恩准一個季姓軍官帶着隨從士卒、家眷們在靈渠第一座陡門安居下來,世世代代守護着靈渠以及三十六座陡門。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陡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陡氏。
這對陡氏夫妻就在靈渠陡門這一帶生活着,兩人相濡以沫,男的以出船打漁為生,女的以種棘為業(棘,《秦風》中指棗樹),每次丈夫出門捕魚,妻子總是放一袋幹棗讓丈夫帶着,以做充飢之食。幸福生活一直很美滿的過着。

陡門劫後重逢

突然有一日,丈夫早上出航還是無風浪,但下午江中突遭暴風雨侵襲,丈夫晚上一直沒有回來,妻子懷着緊張、焦慮的心情,望穿秋水還等不到丈夫回來。當天夜裏,還有幾個出船的漁夫也沒有音信,第二天暴雨停了後,妻子和村長商量集合大家一起去救人!船出發後,村裏人找了三天三夜,終於在一小島上找到了她丈夫和另外一名10歲小孩,這小孩的爹,已在暴風雨中喪失生命。
妻子見到丈夫後無比的激動,相擁在一起。回村後説起他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丈夫説當時情況緊急,他和同伴們全部落水,那個孩子還是他救的,他們幸運的抓住一船板,死拽着在一起,順着狂風漂泊着,最後其它的漁夫都遇難,孩子和他一起漂到了岸邊,他靠着他妻子給他的幹棗,與小孩一起熬了三天,終於等到村裏人來救援了!

陡門“早生貴子”

後來這小孩做了這兩夫妻的兒子,隨後第二年,久未得子的這對夫妻,終於產下一個可愛的小女孩,都説膝下有兒有女才幸福,這一家四口人其樂融融,無不讓人羨慕!他們種棘捕漁的事蹟,被世人美譽為“陡氏愛情”!
後人又把他們救子生子的故事,和“早生貴子的祝願”聯繫起來,“棗”與“早”諧音,很多人家在舉辦婚娶喜事時,婚慶的果盤裏都離不開用棗!其含義就是“棗生貴子”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