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圩區

鎖定
圩區是指平原河網或沿江濱湖等低窪易澇地區,通過圈圩築堤,設置水閘、泵站,以外御洪水、內除澇水,從而形成的封閉的防洪排澇保護區域。
圩區地形平坦,地勢低窪,洪水期水高地低,因此極易發生洪澇災害。
中文名
圩區
外文名
polders [1] 
別    名
圩垸 [1] 
地    區
平原河網或沿江濱湖地區
特    點
水高地低,易發生洪澇。
起源時間
先秦

圩區基本含義

圩區(polders):四周環水、地勢較低、依靠堤防保護方能從事生產、生活的地區。堤防包圍的每一個獨立區域,在長江下游地區稱“圩”,中游地區稱“垸”,統稱“圩垸”。分佈在沿江、濱湖和受潮汐影響的河流三角洲地帶,地面高程大部分在河道的洪枯水位或高低潮位之間。汛期河湖水位常高於農田,必須築堤防洪,在圩堤的適當位置建水閘、船閘、泵站,解決圩內的排水、灌溉問題和滿足圩內外來往的交通需要。 [1] 
圩區 圩區
圩區是包括農田、河網、湖泊、灘地、城鎮及農村等在內的一個地區。
圩區是從圩地發展起來的。圩地是一種在淺水沼澤地帶或江河湖海淤灘上通過圍堤築圩,圍地於內,擋水於外;圍內開溝渠,設涵閘,實現排水利田。簡而言之,圩地就是四周被堤圍着的耕地,因此又叫“圍田”。
圩地是平原地區人們在長期治水實踐中創造農田開發的一種獨特形式。各地依本地習慣對其有不同稱呼:兩淮及江南東、西路稱“好田”;浙西路稱“圍田”,浙東路稱“湖田”;兩湖平原乃至長江中游地區稱“坑田”。
通過連圩、並圩等方式,圩地規模不斷擴大,河網、湖泊、灘地、城鎮及農村等均被圈入圩內,從而形成新的圩區。
在平原河網或沿江濱湖等低窪地區,河湖的洪水位高於地面高程,必須築堤成圩,擋水於圩外,同時在圩堤上設置水閘(節制閘)和泵站,使圩內河網和圩外幹河能根據需要或互相溝通,或互相分開,圩內澇水視圩內、外水位變化,或開閘自流排水,或通過水泵進行抽排,從而保證圩內正常的生產生活。
對於圩區,各地習慣稱呼有所不同,長江下游地區稱為“圩子”或“圩”,長江中游地區稱為“垸子”或“垸”。

圩區特點

圩區地形平坦,地勢低窪,洪水期水高地低,因此極易發生洪澇災害。

圩區歷史演變

圩地起源於先秦,吳越交戰,吳國在固城(今江蘇高淳)築城、圍湖為田,是太湖地區最早的圩地;三國孫吳築圩地以充軍需,設督農校尉專司其事,是安徽沿江築圩的肇端;南宋晚期至元代,兩湖及江漢西部的江陵、荊門一帶,開始興起圩地。也就是説,圩地由長江下游地區向中游地區擴展,依次為太湖地區、江淮地區和漢江流域。
圩地的開發與當地獨特的地理條件分不開。圩區所在地區通常水資源豐富;湖蕩眾多、水網密佈,通江貫海,便於水運;氣温温和,無霜期長,土地肥沃,宜於作物生長,適合人類生產、生活。
土地資源利用是中國傳統農業核心基礎,而圩田的修築、存在和發展,體現了濕地開發作為土地資源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反映各地區農業、水利、人口等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圩地的開發使得圩區成為千百年來富庶的農業區。近現代隨着商業的興起和水陸交通的發展,圩區相繼出現許多大中城市,如沿長江的沙市、武漢、黃石、九江、安慶、蕪湖、南京、無錫、蘇州、上海等城市,因此圩區進一步成為工農業發達、資源要素聚集、財富相對集中的區域。
參考資料
  • 1.    河海大學《水利大辭典》編輯修訂委員會. 水利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