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總面積1744公頃,它橫貫縣城東西,分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五大功能區,集河流濕地、塘庫濕地和沼澤濕地於一體,為典型的漢江谷底河流濕地,生態區位優越,被省政府列入了《陝西濕地名錄》。 [1-2]  [5]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入選。 [9] 
中文名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 [2] 
森林公園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 [1] 
面    積
1744 公頃
氣候帶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批准時間
2013年12月 [2] 
批准文號
林濕發〔2018〕138號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保護對象
中華秋沙鴨、朱䴉、鴛鴦、灰鶴等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歷史沿革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入選。 [9]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陝西省西鄉縣,其範圍為西起沙河鎮馬蹤村,東至城北街道喬山村,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07°35′38″~107°50′34″,北緯32°55′53″~33°01′47″之間,總面積1744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071公頃,佔濕地公園總面積61.4%。濕地公園保護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面積為1126公頃,佔濕地公園總面積的64.6%。集河流濕地、塘庫濕地和沼澤濕地於一體,為典型的漢江谷底河流濕地。 [3-4]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自然資源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鳥類資源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朱䴉、大鴇、金雕在此嬉戲覓食,佔全省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總數的25%。大天鵝、鴛鴦、灰鶴、大鯢等1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此小憩或常駐。 [6]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鳥類資源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鳥類資源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共有鳥類15目39科105種,佔陝西秦嶺與大巴山地區的鳥類種樹(475)的22.11%。可見鳥類資源相對豐富。在記錄到的105種鳥類中,鶴形目、雁形目和鴴形目鳥類共有37種,佔非雀形目鳥類又是當地水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表明濕地類型的水鳥在當地佔了較大優勢,體現了濕地鳥類羣落的組成特點,也與本地區主要為濕地類型生境直接相關。牧馬河濕地公園內生態環境複雜,鳥類羣落組成多樣,形成眾多鳥類的棲息地,對各種候鳥的遷徙和繁殖以及生存狀態有着重要意義。 [7]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植物種類以草本居多,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有53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38種。木本植物種類比較少,有喬木18種,灌木13種,另有木質藤本植物5種。從生態類型上看,陸生植物種類較多,有108種,水生和濕地植物較少,約有19種。該區域有高等植物共127種,其中被子植物121種,分屬於24科,裸子植物4種,分屬於2科,蕨類植物2種,分屬於2科。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國家第一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 [8]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舉措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功能區劃圖 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功能區劃圖
2018年12月2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關於2018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8〕138號)文件,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組織評審、專家組實地考察和公示,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2013年立項的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項目,經過5年的建設期,全部驗收合格。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近年來,西鄉縣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原則,編制《陝西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將濕地保護納入各鎮(街道)及基層管護站考核內容,在涉及濕地的村(社區)從護林員隊伍中選擇精兵強將擔任巡視員,常態化進行巡查管護,及時發現、上報、制止各類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爭取中央財政濕地專項資金600萬元,組織技術人員對柳木店至兩河交匯處植被較為薄弱地帶進行實地勘察,栽植蘆葦、香蒲、蘆竹等親水植物198萬株,修復治理濕地面積1339畝。同時,積極開展濕地公園宣傳活動,聘請專業人員在公園毗鄰各村開展宣教9場,培訓羣眾2000餘人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