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附子散

(肘後備急方)

鎖定
附子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肘後備急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六。主治①《肘後備急方》:卒忤,口噤不開。②《聖濟總錄》:中風,口噤不開。
名    稱
附子散
出    處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六
組    成
生附子
主    治
 

目錄

附子散組成

生附子

附子散用法用量

上為末,置管中.吹口內舌下。

附子散主治

①《肘後備急方》:卒忤,口噤不開。
②《聖濟總錄》:中風,口噤不開。

附子散附方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人蔘(去蘆頭)一兩,桂心一兩,麻黃(去根節)一兩,茯神一兩,漢防己一兩半,黃芩一兩半,甘草(炙微赤,銼)一兩,赤芍藥一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二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主治:傷寒中風,四肢不舉,言語謇澀,煩疼壯熱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十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石斛(去根,銼)三分,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三分,五味子三分,人蔘(去蘆頭)三分,熟乾地黃一兩,續斷三分,牛膝(去苗)三分,桂心一兩,沉香一兩,黃芪(銼)三分,當歸(銼,微炒)三分,木香三分,白龍骨一兩,磁石(搗碎,水淘去赤汁)二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腎臟風虛,兩耳常鳴,腰背痛強,小便多利,虛羸無力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七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人蔘(去蘆頭)一兩,乾薑(炮裂,銼)一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大腸虛冷,乏氣拘急,腰痛羸瘦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六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麻黃(去根節)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分,赤茯苓三分,菖蒲半兩,肉桂(去皴皮)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肺臟傷風冷,聲嘶不出,或吃食後虛喘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六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沉香一兩,桂心一兩,木瓜一兩半,高良薑一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肝虛風冷所搏,轉筋不止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