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附子散

(張氏醫通)

鎖定
附子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張氏醫通》卷十六。主治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喎僻。
中文名
附子散
出    處
《張氏醫通》卷十六
組    成
麻黃、附子、細辛湯、乾薑、桂心、人蔘、防風、川芎、羚羊角
主    治
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喎僻

附子散組成

麻黃、附子、細辛湯、乾薑、桂心、人蔘、防風、川芎、羚羊角。

附子散用法用量

上為散。水煎,加竹瀝,日服一劑。

附子散主治

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喎僻。

附子散附方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狗脊(去毛)各一分,山芋,熟乾地黃(焙),王孫(去土,生用),桂(去粗皮),天雄(炮裂,去皮臍),山茱萸,秦艽(去苗土),乾漆(酒炒,令煙出),防風(去叉),甘草(炙)各半兩,白蘞一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温酒調下,日二夜一,漸加至一錢半匕。服之一月愈
主治:周痹,肢體腳膝無力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細辛(去苗葉),防風(去叉)各一兩,山茱萸一兩,山芋一兩半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温酒調下
主治:風眩目疼耳聾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六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各二兩半,細辛(去苗葉)一兩半,乾薑(炮),防風(去叉)各二兩半,甘草(炙,銼)三分
用法:上為散。每用一錢至二錢匕,温酒調下,空心、午時各一服
主治:中風手臂不隨,口面偏斜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重一兩者,慢火炮裂,去皮臍)一枚,白附子(炮裂)一分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一錢匕,温酒調下。三服見效
主治:中風牙關緊急,遍身強硬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
名稱:附子散
組成:黑附子(去皮臍,生用)一兩
用法:上為散。用生薑汁調如膏,塗腫上,藥幹再調,塗之腫消為度
主治:腳氣連腿腫滿,久不愈
出處:《證類本草》卷十引《簡要濟眾方》,名見《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附子散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陽虛風中,遏熱傷筋,故筋脈牽引,喎僻不仁焉。附子、桂心補以温營,麻黃、防風散風發表,人蔘扶元氣,川芎活血脈,乾薑暖胃温中,俾邪勿復入,細辛通氣散邪,使營衞以行,羚羊平厥陰之火;竹瀝滋少陰之津,潤則風邪外解,絡氣清和,脾得為胃行津液於肢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