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附子散

(《普濟方》)

鎖定
附子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一四六引《備急千金要方》。主治傷寒後陰陽易,小腹急痛,陰腫,四肢乏力。
名    稱
附子散
出    處
《普濟方》卷一四六引《備急千金要方》
組    成
附子、細辛、乾薑、白朮、甘草、茴香子
主    治
傷寒後陰陽易,小腹急痛,陰腫,四肢乏力

目錄

附子散組成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細辛三分,乾薑(炮裂,銼)、白朮、甘草(炙微赤,銼)、茴香子各半兩。

附子散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時候。

附子散主治

傷寒後陰陽易,小腹急痛,陰腫,四肢乏力。

附子散附方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牛膝(去苗)三分,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一兩,羌活一兩,桂心半兩,當歸(銼,微炒)一兩半,防風(去蘆頭)二兩,延胡索一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腰痛強直,不能俯仰,及筋脈拘急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四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三分,五味子三分,磁石(搗碎,水淘去赤汁)三兩,牡丹三分,萆薢(銼)一兩,桂心三分,續斷三分,牛膝(去苗)三分,熟乾地黃一兩,羌活三分,當歸(銼,微炒)三分,木香三分,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三分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先以水一大盞半,煮腎令熟,去腎,加藥末五錢、生薑半分、大棗三枚、椒三七枚,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服之
主治:五種腰痛,腎臟虛冷,行立艱難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四
名稱:附子散
組成:黑豆(揀令淨)一合,附子(炮裂,去皮臍,別搗為細末)一兩,生薑(切,與豆同炒,豆熟為度)一兩
用法:上以酒一大盞,煎姜、豆至七分,去滓,分為二服,每服調附子末一錢,不拘時候。【主治】風毒攻注頭目,痛不可忍者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名見《普濟方》卷四十四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木香一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白蒺藜(微炒,去刺)一兩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二錢,空心以暖酒調下,夜臨卧時再服
主治:風虛耳聾,頭腦旋悶,四肢不利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五十三
名稱:附子散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切四分,塗蜜炙令微黃)一顆,馬藺子一兩,牛蒡子一兩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一錢,以温水調下,一日四五次
主治:咽喉閉塞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