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魏蘑菇

鎖定
阿魏蘑菇又名阿魏側耳,是一種美味食用菌。原分佈在新疆、歐洲、印度等地。近幾年來,馴化栽培已獲成功,其朵形大,菇體肥厚,色澤潔白,營養豐富,風味獨特,除了具有一般食用菇的特點外,還可藥用,有良好的開發應用前景。
別    名
阿魏蘑菇
中文學名
阿魏側耳
拉丁學名
Pleurotus ferulae
二名法
Pleurotus ferulaeLanzi
真菌界
真菌門
傘菌目
側耳科
側耳屬
分佈區域
我國僅見於新疆地區

阿魏蘑菇形態特徵

阿魏蘑菇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5-15cm,扁半球形,後漸平展,最後下凹,光滑,初期褐色後漸呈白色,並有龜裂斑紋,幼時邊緣內卷。菌肉白色,厚。菌褶延生,稍密,白色,後呈淡黃色。
菌柄偏生,內實,白色,長2-6cm,粗1-2cm,向下漸細。孢子無色,光滑,長方橢圓形至橢圓形,12-14μm×5-6μm,有內含物

阿魏蘑菇生長環境

春季生於阿魏的根莖上, 單生或近叢生。在每年5月初氣候適宜(主要是降雨量)時,在塔城、阿勒泰、昌吉地州個別縣的轄區內可以見到阿魏菇的子實體。當孢子成熟落到死亡或活的阿魏根莖部,孢子萌發吸取寄主和寄主周圍土壤中的水分及多種營養物質,大量繁殖生長菌絲體,到6月下旬當土壤温度上升到28℃以上菌絲進人休眠期,直到次年3月底。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菌絲體渡過生理成熟期,開始孕菇出菇,完成一輪生命週期 [1] 

阿魏蘑菇分佈範圍

阿魏菇的分佈與其寄生藥用植物阿魏在自然界地域分佈是一致的。阿魏是傘形科超旱性植物,主要分佈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邊緣,靠近沙漠的個別區域,在印度也有少量分佈。據新疆農業大學研究的資料顯示,新疆北疆準噶爾盆地分佈有21種阿魏植物,但是,其中只有個別地區的3種阿魏植物根莖部位生長有阿魏菇,野生阿魏菇的分佈量非常稀少。

阿魏蘑菇主要價值

阿魏蘑菇經濟價值

阿魏菇 阿魏菇
阿魏側耳”,是一種生於野生中草藥阿魏根基部的可食用菌種,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民間譽之為天山神菇和西天白靈芝 [2]  。阿魏菇不僅味道鮮美,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20多種氨基酸,富含亞油酸為主的不飽和脂肪酸、脂肪、多糖類、氨基酸、鈣、鋅、錳等多種微量無素、纖維素及維生素D類、維生素A類等多種成分。是食用與藥用價值並存的珍貴菌類,具有良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3] 

阿魏蘑菇藥用價值

現代藥理學實驗表明,阿魏側耳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疾病患者的最佳保健成份,對防癌、抗癌有顯著功效。阿魏菇屬天然綠色食品,是當今世界極為珍貴稀有的食、藥兩用真菌 [3] 
阿魏側耳中有能消積、殺蟲、治療肉積、痞塊、久瘧、疳勞等藥效成分 [4] 

阿魏蘑菇加工保藏

新鮮的阿魏蘑菇較易變色、腐敗,但經蒸煮仍能保持完整外觀的良好特性, 十分有利於罐藏加工。

阿魏蘑菇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修整一預煮、冷卻一切 片一配湯一裝罐一排氣 一密封一殺菌、冷卻一保温一入庫

阿魏蘑菇操作要點

1. 原料選擇、修整:要求菇體完整 、色澤正常 ,無機械及蟲害損傷。 棄除色澤不正常、開傘過度 、畸形等不合格品。用不鏽鋼小刀將菇柄基部的木屑棉子殼等雜質削 除乾淨, 並保持修削麪整齊。
2.預煮、冷卻:將修整過的鮮菇放入清水浸泡漂洗乾淨,投入沸水中煮沸3~ 5分鐘(以菇體中心熟透為度 ),菇與水之比例 為 1 : 1 。預煮後將菇撈起,放在清水中快速冷卻。預煮水留用 。
3. 切片: 把菇撈起、瀝乾。切分菇蓋和菇柄,菇柄切成條狀,寬約 2~4 釐米,菌蓋部分呈扇形 。
4. 配湯:預煮菇水9 7.5%、精鹽2 . 5%,煮沸後用四層紗布過濾,作為湯汁備用。
5. 裝罐: 罐頭瓶採用380毫升四旋玻璃瓶。要求同一罐中菇片大小均勻一致,裝菇量為250克。加入熱湯汁 , 留有0.8~1釐米的頂隙。
6. 排氣 、密封:採用加熱排氣法排氣。當罐中心温度達到80℃ 時,即可用四旋瓶蓋將其密封。
7. 殺菌、冷卻:趁熱進行殺菌。殺菌式為:10~20~15分鐘 / 121℃。採用分段冷卻法進行冷卻,具體為:
121~100℃、 7 分鐘,100~80℃、3分鐘,80~60℃ 、3分鐘, 60~38℃、2 分鐘 。
8. 保 温、入 庫:擦淨罐頭表面水,在37℃温度下保温5天,去除不合格品,便可入庫。

阿魏蘑菇品質指標

1. 感官指標 :
①阿魏蘑菇呈淡黃色,湯汁較清,允許稍帶膠質和少量碎屑存在。
②滋味及氣味:具有阿魏蘑菇 特有的鮮美滋 味,無不良氣味。
③組織形態:阿魏蘑菇略有彈性,菌蓋允許有裂口和小缺口 。菇柄部分呈條狀,菇蓋部分呈扇形狀,寬 2~ 4 釐米 。
2. 理化指標:
①淨 重:370克,每罐允許公差±3% 。
② 固形物:不低於淨重的65% 。
③鹽水濃度:0.8%~1.5%
3.微生物指標:無致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所引起的腐敗象徵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