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波舞

(日本舞蹈)

鎖定
阿波舞(日語:阿波おどり),是日本的一種舞蹈,“阿波”是德島的前名,而“Odori”是舞蹈。德島是阿波舞的發源地,距今已有 400 多年的歷史。德島阿波舞表演於每年8月12日到15日舉行,是日本最為著名的文化盛事之一。 [2] 
阿波舞通常有數十人組成連,以連為單位在街上跳舞,通常由男女分別組成小集團在前方踏着2拍子的節奏跳舞,伴奏的人在後方跟隨,樂器基本上有三味線太鼓、鉦鼓及橫笛等。 [3] 
中文名
阿波舞
外文名
Awa Odori
外文名
阿波おどり
類    型
民俗活動
地    區
日本

阿波舞歷史起源

關於阿波舞的起源,有三種説法。第一種説法認為阿波舞是由當地"盆舞"演變而來,後者是日本各地在夏天盂蘭盆節期間表演的一種舞蹈。 第二種説法認為阿波舞來源於德島城的完工慶祝活動。該城由蜂須賀家政建於 1587 年。當時為慶祝德島城完工,領主蜂須賀家政為城內民眾準備了米酒,眾人不論等級和資歷,一起縱情舞蹈。最終,這種舞蹈演變成阿波舞。第三種説法則認為阿波舞來源於"風流舞"。據説日本的"能劇"源自"風流舞"。參與阿波舞表演的人以"連"為組,這種特點據傳是受到了風流舞的影響。 [2] 
在常見的傳説中,阿波舞起源是在1587年,德島藩第一代藩主蜂須賀家政為慶祝德島城的完成,在城內舉辦宴會時,百姓在喝醉之時隨手跳的舞,後來變演變為現在的阿波舞。但在正式的歷史研究中認為這説法並不正確,實際上在江户時代,由於擔心百姓藉此引起騷亂,阿波舞是被禁止的,甚至有德島藩家老因在自己家中跳阿波舞而遭到處分的紀錄。
在二次大戰後,阿波舞開始作為德島發展當地文化的象徵而開始受到重視,並逐漸在全日本獲得知名度。

阿波舞各地的阿波舞

德島的阿波舞 - 為每年8月12-15日,四日間約有100萬以上的觀眾(2008年為133萬人,德島市人口26萬人左右)。
東京高円寺 [1]  阿波舞 - 為每年8月最後一個六日舉行,觀眾約有120萬。
南越谷阿波舞 - 每年八月下旬舉行。
每年8月12日到15日的4天,整個德島熱情洋溢,阿波踴者們情緒達到最高潮。
德島市的阿波踴,以市中心一帶為舞台,從傍晚(6點)開始,一直連續不斷跳到晚上10點30分。主會場有設於市中心公園和街道的演舞場(8處)、踴舞廣場(4處)、踴舞通道(2處)、街角廣場(6處)。
除德島市外,阿波踴還在鳴門市,池田町,吉野川市鴨島町,劍町貞光等縣內各地舉行,夏天的德島因阿波踴而全縣沸騰。
日本德島市還有選拔阿波踴 可以欣賞到有名組合踴者們高超的舞台阿波踴。特別是8月11日節日前夜的慶祝活動,會像人們展示精心排練的豪華“阿波踴”。
也有一間阿波踴會館 彙集了笑傲世界的阿波踴之經典的“阿波踴會館”誕生於1999年7月。在會館可以學習阿波踴的歷史,體驗阿波踴,飽覽阿波踴的魅力。
即興加入者 “跳的傻,看的傻,反正都是傻,不跳更是傻”。可以無須事先申請,服裝也自由決定,即興臨時加入的就是“即興加入者”。接受有名踴者們的授課,然後去演舞場。
夏季裏的風景詩----阿波舞
阿波舞又稱阿波踴,是日本關西地區德島縣最大的節慶活動,有400年的歷史,與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並列為熱情奔放的世界性舞蹈.
這個在盛夏時舉行的“阿波舞活動”的起源有三種説法。其一,起源於日本各地的盂蘭盆舞;其二,阿波舞有被稱為“連”的組合舞的特徵,據認為這是受到了能樂的源流、寬文3年(1663年)在勝瑞城舉行的風流舞“風流”的影響。其三,起源於天正15年(1587年),人們為了慶祝由阿波藩主蜂須賀家政建成德島城而在城下舉行的不分身分高低、不拘禮節的自由舞蹈。
昭和初期,這種舞蹈發展成為表演形式的“阿波舞”。每年8月德島各地都舉行這種舞蹈慶典活動。特別是在8月12日到15日德島市舉行“阿波舞”時,約有130萬人參加,人們鋪上席子,一晚上會有超過50組的舞蹈團接連登台,不論男女老少,瘋狂起舞,從下午6點一直跳到晚上10點多。旁觀者們看着看着也會不由自主地扭動起身體來。整個德島市沈浸在一片歡樂的舞蹈氣氛中。
每年的8月25日,日本東京豐島區居民就會跳起富有節奏感的阿波舞。隨着歷史的演變,阿波舞已成為日本街區流行的市民文化,表演者身着浴衣(和服的一種)隨着大太鼓、鍾、締太鼓、三味線等樂器的節奏翩翩起舞。舞蹈動作並不複雜,基本是按照2拍的節奏,只要把握住基本要領,舞者完全可以在手腳上做點“文章”而舞出些個性來。最主要的動作一是身體要作塌腰狀但上身挺直,二是須右手與右腳、左手與左腳輪換同時向前伸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