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普爾頓

(英國物理學家)

鎖定
英國物理學家。1892年9月6日生於英國布萊德福,1965年4月21日卒於愛丁堡。1913年取得劍橋大學學位,1924年後,先後在倫敦大學劍橋大學任教。
中文名
阿普爾頓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892年9月6日
逝世日期
1965年4月21日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
職    業
物理學家
阿普爾頓(Appleton,Edward Victor 1892~1965)
1939~1949年任英國科學和工業研究部大臣,此後任愛丁堡大學校長。阿普爾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徵入伍,從事無線電工作。戰後在M.A.T.巴內特的協助下,通過相距112千米的發射機和接收機,利用發射機的慢調頻產生一系列最大和最小的接收信號,直接測量地球上空反射電離層的高度,從而在1924年證實了英國A.E.肯涅利和O.亥維賽1902年假設的電離層(E電離層,高110~120千米)的存在。1926年他又發現F電離層,稱阿普爾頓電離層,為此獲得了194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阿普爾頓在研究過程中採用垂直探測法,並且應用和改進了美國G.布賴特和M.A.杜福1925年研究的脈衝技術,對通過陰極射線管記錄的短持續時間脈衝信號的回波效應進行了觀察。這些技術對於以後雷達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