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阮侃

鎖定
阮侃,又作阮叕,字德如、德恕。陳留郡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人。西晉詩文作家、醫學家。 [1]  幼而聰慧好學,晉武帝泰始元年前後,曾擔任河內郡太守、南陽郡太守。尤對本草有所研究。與嵇康關係比較密切,有詩文互贈。
中文名
阮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醫家
出生地
陳留郡
代表作品
攝生論
性    別

阮侃簡歷

阮侃,西晉詩文作家、醫家。字德如、德恕,陳留郡(今河南省尉氏縣)人。幼而聰慧好學,晉武帝泰始元年前後,曾擔任河內郡太守、南陽郡太守。晉武帝泰始元年前後,曾擔任河內郡太守、南陽郡太守。尤對本草有所研究。著有《攝生論》二卷,未見傳世。阮侃博習方技,於本草、經方、治療之法深有研究。著有《毛詩音》,亡佚不傳。醫書外尚著有《符子》20卷,亦佚。《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阮侃集》五卷,已佚。今存《答嵇康》二首,被《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收錄。 [2] 

阮侃與嵇康的友誼

阮侃與嵇康關係比較密切,嵇康在臨別贈他的詩中勸他不要捲入政治,以便遠禍全身。阮侃在回答他的詩中一方面對嵇康的“良誨”表示感謝,表面上好像完全同意嵇康的意見,其實他還是一腦袋儒家思想,一時的退隱不過是“天下無道則隱”式的政治性退避,同嵇康的社會性哲理性退隱實際上很不同。其實就是在竹林七賢中,阮籍山濤所實行者也是政治性退避:形勢不明朗時退出政局,保護自己;一旦混亂微妙的局面變化了,還是要出山為官的。

阮侃詩文

阮侃詩選(答嵇康詩二首其一)
旦發温泉廬,夕宿宣陽城。
顧眄懷惆悵,言思我友生。
會遇一何幸,及子遘歡情。
交際雖未久,思愛發中誠。
良玉須切磋,璵璠就其形。
隋珠豈不曜,雕瑩啓光榮。
與子猶蘭石,堅芳互相成。
庶幾弘古道,伐檀俟河清。
不謂中離別,飄飄然遠征。
臨輿執手訣,良誨一何精。
佳言盈我耳,援帶以自銘。
唐虞曠千載,三代不我並。
洙泗久已往,微言誰為聽。
曾參易簀斃,仲由結其纓。
晉楚安足慕,屢空守以貞。
潛龍尚泥蟠,神龜隱其靈。
庶保吾子言,養真以全生。
東野多所患,暫往不久停。
幸子無損思,逍遙以自寧。

阮侃軼事

阮德如,嘗於廁見一鬼,長丈餘,色黑而眼大,着白單衣,平上幘,去之咫尺。德如心安氣定,徐笑而謂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鬼赧而退。(出《幽明錄》)
阮德如曾在茅廁看見一個鬼,一丈多高,渾身漆黑眼睛很大,穿着白單衣,戴着個頭巾,離他只有一尺多遠。阮德如平心靜氣慢慢地笑道:“都説鬼面目可恨,果然是這樣。”
那鬼一聽,害羞地逃掉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