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節脱臼

鎖定
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因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脱位;因關節病變引起者為病理性脱位;脱位後,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關係者為完全脱位;部分喪失者為半脱位。外傷性脱位較多見,且多發生在青壯年。最易發生脱位的關節是肘關節,其次是肩及髖關節。
外文名
Dislocation
別    名
關節脱臼
常見發病部位
肘關節、膝關節
常見病因
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

關節脱臼複發性脱臼

複發性或俗稱習慣性肩關節脱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可以把肩關節弄脱位,然後,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關節自由進出;第二類是最常見的,主要是因為創傷,也就是經由外力造成肩關節脱位後的後遺症

關節脱臼成因

第一類的習慣性肩關節脱臼的患者,沒有明顯創傷的病史,
脱臼
而且身上多處關節也可能有過度伸展及鬆弛的現象。譬如説,大拇指可以輕易後折並觸及前臂;肘關節或膝關節過度挺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體的組織較鬆弛而造成的關節不穩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至於第二類,其因受傷後造成的習慣性脱位,多是因為明顯的創傷,如運動傷害,像投擲動作太過用力,或投擲過程忽遇阻力,柔道、角力等身體接觸的技擊運動;又如摔倒時以手撐地,或是肩膀着地等意外的動作,造成肩關節脱位,幾乎都是前方向的脱臼,在保守治療(關節復位)後,又再發生脱位或半脱位的情形。

關節脱臼臨牀表徵

第一次的肩關節因受傷而脱位的經驗是非常深刻的,原因不外劇痛,感覺肩膀脱出,並且隨之卡住而動彈不得。如果亂擰,會發出咯咯聲,感到劇烈疼痛。大多數的人都需要再次經由外力(西醫或中醫)才能將肩關節”復位〃,少部分的人可經由自己或同伴的協助而”拉〃回去。總之,經過一番折騰之後,”脱落的肩膀又回去了〃,在經數週休養,肩膀又恢復了正常的功能。但是某一天,患者在運動或是工作時做肩膀上舉、外轉及外展的動作,簡單的説,就是一個類似投擲的動作,肩關節又掉出來了,卡住、劇痛,其無法自己”弄〃回去,這是複發性脱位;也可能是感覺”卡〃一聲,肩膀扭到了而且突然不聽使喚,但可以自己將其轉回去,這是複發性半脱位。脱位再復發的機率和第一次發生脱位時的年紀有密切的關係。據統計,第一次因創傷造成肩關節脱臼,如發生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則以後再復發脱位的機率為60%到95%;如發生在20至30歲的人,則復發機率為40%到70%;發生在30歲至40歲,則其復發機率為10%至40%;如發生在喜好運動的年輕人,則復發機率亦可高達80%。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但複發性脱位開始發生後,就會限制了許多肩關節的正常活動及動作,不僅無法從事許多運動及工作,即便自己再小心、再注意,都常會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不經意的發生脱位或半脱位,如拉扯重物、穿脱衣服, 睡覺翻身等。脱位的次數愈多,就會發覺肩關節愈易脱位,自己也愈會“自行復位術”,當然關節的活動範圍也就受到更多的限制。

關節脱臼病理

問題出在第一次受傷時,肩關節內維持穩定的重要構造(肩盂唇韌帶),
關節脱臼
傷後關節局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及出現畸形,多可據此作出診斷。為了確定脱位的方向、程度及是否合併骨折,X線檢查是必要的。對脱臼者應及時進行手法復位,越早越好。復位後應使關節固定於穩定位置2~4周;解除固定後還應進行主動的功能鍛鍊,以利恢復關節功能。如果手法復位失敗,應行手術切開復位。因關節脱位而從間盂的邊緣撕裂,並且和骨頭剝離。之後雖然關節復位,但受傷的部位沒有癒合,形成一永久性的缺口,而無法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度。90%以上的肩關節脱位都是由前方脱出,所以,肩盂唇韌帶剝離處亦位於肩盂的前下方,也就是如此;再脱位都發生在肩上舉外展及外轉的動作。另外脱位次數多了,前方的關節囊亦被”撐〃的變成愈來愈鬆弛,也使得脱位愈易發生。脱位一次,關節就受傷一次,不但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或是剝離掉落,甚至也會造成上盂唇韌帶的撕裂。大多數的病人對於肩關節”進進出出〃的不穩定不以為意,認為只要多加註意某些不良姿勢或避免某些活動,其就可以減少脱位發生的機會;有些人也認為許久才脱出一次影響不大;更有人認為自己愈來愈會自行復位,是否病情減輕了?近來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及我們自己的經驗顯示,常時間的肩關節不穩定,累積了多次的脱位或半脱位,這都會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而有很大的機會得到肩關節炎。

關節脱臼治療

對於先天性的習慣性脱位的治療,由於沒有明顯病灶,問題出在組織結構鬆弛。
脱臼
所以原則上以保守(非手術)復健治療為主,訓練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以加強肌力來幫助穩定關節。成效約為80%,除非得已,才以手術方式縮緊關節囊膜,減少關節活動的範圍以維持穩定。至於,創傷性肩關節脱位的治療則分兩方面來説:在急性期,也就是第一次脱臼發生時,以往都是使用保守關節復位術後就”靜觀其變〃,但是對於年輕人及愛好運動患者的高複發率(80%―95%),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更好的治療方式以降低”明明知道,必然會發生〃的不良預後。近年來,由於關節鏡手術的發展,以微創傷口的手術技術,針對年輕人,運動員,愛好運動的患者,或特殊職業的軍人、警察等在其第一次肩關節脱臼後,適時予以修補剝離的肩盂唇韌帶,以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及所帶來的困擾,與復發後再治療的複雜性。關節鏡手術的結果可以將這些高複發率患者復發的機會降至10%―20%以下。另一方面,保守復健治療對於創傷後習慣性脱位的效果並不好,成功率不到20%。但這些病灶如果以手術的方式矯正,縫合撕離的韌帶並收緊鬆弛的關節囊膜,術後以肩吊帶保護二至四周,並開始被動關節活動,八週開始肌力訓練,十二週恢復日常生活活動,四至六個月恢復運動。我們統計過去10年間手術成功率可達95%。近年來,我們更開始使用關節鏡手術的方式來治療,除了前述急性期第一次肩關節脱位的患者,更對於某些習慣性脱位而其病灶受傷並不是太嚴重的患者進行修補。關節鏡手術的好處是傷口小(三個小洞),術後較不痛,較容易復健,關節不易僵硬,容易恢復正常活動範圍及功能。短期的治療效果和開放式手術的結果差不多。

關節脱臼建議

不要輕忽習慣性肩關節脱位的重要性,診斷要先確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磁振造影),才決定治療方向。非因受傷引起的習慣性脱臼最好以復健的方式治療。由受傷造成的脱臼則最好已手術的方式治療。唯有將不穩定的關節轉為穩定的關節,才有機會享受無拘無束的活動,並減少關節炎發生的機會。

關節脱臼關節脱臼基本常識

關節脱臼是運動傷害中,一種常見的急症。人體的關節分為不可動,部份可動及可動關節。脱臼係指骨骼由關節中脱出,產生移位的現象。
脱臼
脱臼通常會造成韌帶的拉扯或撕傷,嚴重者會合併骨折的發生。臨牀的表徵包括:關節突出及功能喪失,關節變形疼痛,中度到重度的腫脹。若脱臼的骨骼壓迫神經,會造成脱臼關節以下的肢體麻木;若壓迫到血管,脱臼以下關節肢體會摸不到脈動且發紫。  對於任何骨折及脱臼的病患,一定要測量脈搏強度及檢查感覺功能,若摸不到脈動,則表示肢體已無足夠的血流供應,必須立即送醫就診。同時在急救過程中,不論是固定前與固定後,都要測量脈搏及運動感覺功能。

關節脱臼測量的方法

一,檢查脈搏:在傷側距離心臟的遠處摸脈搏,例如手肘脱臼檢查橈動脈,肩部脱臼檢查肱動脈,足踝脱臼檢查足背動脈等,並在病患傷肢的指甲上,施壓後放鬆,測其恢復正常顏色的時間,正常值應小於兩秒,若摸不到脈搏或指甲顏色恢復很慢,表示受傷嚴重或固定包紮的力度太緊,必須加以放鬆。二,檢查遠端運動及感覺功能:要求患者自行擺動上,下肢體,觸摸病患手指或腳趾,視其是否能辨識清楚,若患者意識不清,則輕輕掐患者觀察其疼痛反應情形。  肩部關節就如同一個球在手套中的感覺一樣,比較不穩固。若受到打擊,跌跤,抽筋,用力丟球等,都極有可能會造成肩部脱臼。百分之九十六的病患,其肱骨頭會被迫向前,肩關節脱臼還會合並上肢骨折,兼韌帶裂傷或血管及神經受傷。病患除無法動彈外,有時會因劇烈疼痛而昏倒,若僅有肩部痛而沒有任何外傷的情況下,就必須先將病患發生的原因來評估,如疼痛的位置,感覺,傷側與健側運動功能之比較,衰弱的情形與無力感等。

關節脱臼急救處理方式

首先為避免病患再度跌倒受傷,應幫助其坐下或躺下,檢查是否有其他傷處,並檢查遠端脈搏,讓病患安靜,温暖並防止休克,通常以坐姿最舒服。  固定脱臼部位是減輕疼痛最佳的方法,自救的方法可用雜誌,厚報紙或紙板托住手肘,另外使用三角巾,將手肘固定在胸部,就可以避免肩關節的活動,減少疼痛。禁止進食,因為可能需要全身麻痹治療,可以聊天方式分散病患注意力,以減少其痛覺,另使用冰敷減少病患疼痛及腫脹,若要移動病患,儘量讓她自己動,若其無法自動,則以託手肘及腕部來幫忙他,同時可用一個小枕頭或軟墊,置放在病患傷側上肢內側及胸部之間。  如在病患可以忍痛下,立即給予復位是非常好的。就肩部脱臼而言,可考慮雙手緊握病患傷肢手肘,呈九十度,施救者另一隻腳採著患部腋下,用力向前,向下拉,有時就可以使它恢a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