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閭邱坊巷

鎖定
閭邱坊巷是蘇州城區中部的一條街巷,以北宋大臣閭丘孝終宅第在此得名。 [1] 
中文名
閭邱坊巷
外文名
Lüqiufang Xiang
位    置
蘇州城區中部
路    長
405米 [2] 
路    寬
2.5米 [2] 

閭邱坊巷地理位置

閭邱坊巷位於因果巷北面,東出皮市街,與史家巷相對;西出人民路,與閤村坊相對。 [1] 

閭邱坊巷地名典故

閭邱坊巷 閭邱坊巷
閭邱坊為宋代古坊,北宋時期朝議大夫閭丘孝終所立之坊,就在巷內,因此名巷。閭丘(邱)孝終字公顯,蘇州人,曾任黃州太守,與大詩人蘇東坡交往甚密,經常在一起賦詩為樂。《吳趨訪古錄》載:“東坡謫黃州,孝終為太守,往來甚密。”蘇東坡經蘇州,必定造訪閭邱孝終,並説:“蘇有二邱,不到虎邱,須訪閭邱。”閭邱孝終被名流如此推重,辭官後與崇大年等人以耆德著稱鄉里。 [2-3] 

閭邱坊巷古蹟遺存

名醫繆康壽故居
繆康壽故居位於閭邱坊巷2號,建於清末民初,是一座四進三開間的深院庭宅。原來遺有臨街的石庫門,留有磚刻“詩禮傳家”4個字,下款是己亥春立。繆康壽(1891-1956)祖籍山東,後寄籍吳縣唯亭,是蘇州著名的中醫內科醫生,對醫治傷寒等症有獨特的經驗。繆出生於書禮世家,幼讀經綸,對古訓“不為良相,當為良醫”有所感染。民國9年(1920)投拜蘇州著名內婦科醫生鄭燕山為師習醫,經歷五個寒暑攻讀醫書,刻意鑽研和臨牀實驗,學得了較大的醫術,尤其對傷寒診斷造詣更深。民國14年起在閭邱坊巷2號獨自開業,直至1956年病逝,行醫30年整,醫術精益求精,醫德崇高,對人和藹可親,對病家精心診治,被譽為“當代扁鵲”,家中藏有“濟世度人”、“果真扁鵲”的橫額,掛在第一進正廳中央。現繆宅基本無存。 [2] 
程繼高故居
巷內有一處老宅值得一看。程繼高故居位於閭邱坊巷50號,據傳,程繼高曾是解放前交通銀行蘇州分行經理。建於清末民初,是一座磚木結構五進三開間的庭院。原來第一進臨門已拆除,只留有架空屋樑和圓木庭柱石鼓礅8座。第二進為磚木結構,樑柱油漆一新有翻軒,原貌保存較好。曾為蘇州市郵電局線務處徵用。故居第三進3開間,樑上雕刻精緻花紋,留有古式雕花木門2扇。第四進是清代建築,坐北朝南,分東、西廂樓,木扶梯台階。樓房高大雄偉,原貌沒有改變。第五進,是民國初年改建的三層老式洋房,已經與第四進隔斷,由祥符寺巷出入,現均散為民居。 [2] 
交通部電話局舊址
當年,沉寂的閭邱坊巷中突然立起了被老百姓視為“怪物”的建築,它位於巷內11-21號,青磚外牆,二層東西大約30米,南北寬約10米。建築正廳有四根羅馬式廊柱,上有露台及欄杆。小巷中突然立起這座龐然大物,百姓無不覺得稀奇,打聽之下,原來這還要從蘇州電話局的歷史説起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蘇州開始有電話,當時叫“德律風”,由湖南人馬伯亥私人創辦,局址設在閶門內下塘泰伯廟內,當時電話為稀罕玩意,最初一批裝電話的用户有:江蘇巡撫衙門、藩臬兩司、織造府、蘇州府、總捕府等99箇中上級衙門及蘇州商務總會和電報局,私人裝電話的只有天庫前盛宣懷一家。 [2] 
蘇州郵電局舊址 蘇州郵電局舊址
1920年交通部選購閭邱坊巷基地一塊,建築新局,開辦地線,將原裝磁石式話機改換共電式新機。電話總機可裝八千號,先裝二千號,選定了中國電器公司承辦,同年8月簽訂購買合同。1921年5月,選定裕信廠承造內部房屋。1923年5月,局屋竣工驗收,到了同年11月,金獅河沿與天庫前話局撤消,一齊遷入閭邱坊巷新局,電報局隨即遷入,對外仍稱“蘇州電話局”。1934年11月13日,蘇州電話局、蘇州電報局合併辦公,改稱“吳縣電報局”。局址還是設在閭邱坊巷。抗日戰爭勝利後,電報局與電話局合併,改稱交通部蘇州電信局。1949年5月改稱蘇州電信局,1951年8月,郵政和電信合一,成立郵電部蘇州郵電局。1973年,郵、電重新合併,三局合併後稱呼江蘇省蘇州郵電局,局址還是在閭邱坊巷內。1980年,江蘇省蘇州郵電局改名為蘇州郵電局,直到1998年,蘇州郵電局實行郵、電分營,分別組建了蘇州電信局、蘇州郵政局,自此,二局才從巷中正式搬出,空餘一座頗為傳奇的建築。 [2] 
蘇州郵電局舊址 蘇州郵電局舊址
“紙大王”詹沛霖故宅
閭邱坊巷中的另一處顯然比電話局舊址純粹得多,那就是巴西華僑詹沛霖故宅,位於閭邱坊巷4~6號。解放前稱“紙大王”的詹沛霖(亦叫詹沛源,也有人叫他紙老虎)在上海開設造紙廠兩處,自己經營一家,另一家交由兒子詹家駒執管、兼任廠長。詹沛霖與夫人張蓴君為長子家駒擇媳程慧珍(恆孚銀樓老闆程伯祿的侄女)於1943年購得此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對私房進行改造時僅保留門廳及西路花廳,其餘都被他人佔用。直到2002年,政府落實政策,西路房產歸還,詹家出資17萬元將住户遷出,花80萬元修復後捐給了市福利院。當時房管部門欲將東路建築改造出售,詹家又出資20萬元將房屋收回,並花100萬元重建後再次捐給福利院。 [2]   詹宅是一座五進八開間的深宅大院。臨街正門石庫門上有匾額題“紫氣東來”四字,從邊門通閭邱坊巷,整幢宅院保存完好。詹沛霖先生原籍安徽,解放前移居巴西,雖處海外卻長念祖國,自1983年以來,關心福利院孤老幼童,年年捐錢贈物,事蹟感人。他的兒女家駒、家駿、家驊、龍珠、明珠五人也先後僑居海外,並深得父母仁愛之心,除了在福利院捐建“沛霖”、“蓴君”兩樓,又贈閭邱坊巷老宅。所以在廳堂修復之日,取名“五愛”,主樓則名“家駒”,以此紀念樓主人。 [2] 
雙井
雙井,又叫金泉。民國15年4月5日晚11點,閭邱坊巷內三珠街口65號居民葉汝林家因夫妻口角,當晚沒有熄滅煤油爐,爐上藥罐翻下,致使爐內火油上冒燒了其他東西引起火災,全家8口及鄰居唐姓老太同時死亡。救火中“同安龍社”義務救火員史金奎,因為電線燒斷墜下觸電身亡。民國21年(1932)當地居民紀念為救火捨身的史金奎而捐資挖建雙井,井旁原有水池和5塊井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