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北紅軍游擊隊

鎖定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在福建省北部地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
中文名
閩北紅軍游擊隊
外文名
Red Army Guerrillas in Northern Fujian
活動範圍
福建省北部地區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中共閩北分區委員會和閩北軍分區領導紅軍第58團和獨立第1、第2團及各縣獨立營、游擊隊共5000餘人在閩北蘇區堅持鬥爭。在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下,到1934年底蘇區大部喪失。1935年1月,閩北紅軍和游擊隊撤出閩北蘇區中心崇安縣(今武夷山市)大安。2月,閩北分區委和軍分區將第58團和西南獨立團、閩北獨立團及分區警衞營等部合編為紅軍閩北獨立師,黃立貴任師長,盧文卿任政治委員,下轄第1、第2、第3、第4團。獨立師成立後,各團即分散活動,在各地中共組織和游擊隊配合下積極打擊國民黨軍和反動民團,取得不少勝利。不久,由於國民黨軍重兵“清剿”和一些不堅定分子離隊,獨立師遭受一些損失。9月,獨立師兵分三路轉到外線,開闢新區,將游擊區擴大到邵武、順昌、建陽、建甌、松溪、政和、資溪、光澤、貴溪地區,還爭取團結了一些“大刀會”組織,共同對付國民黨軍的進攻。1936年4月,閩北分區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黃道和中共閩東特委書記兼閩東獨立師政治委員葉飛在政和縣洞宮山會晤,決定建立中共閩贛省委和閩贛軍區。6月,閩贛軍區在崇安宣佈成立,葉飛任司令員(未到職),黃道任省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轄閩東獨立師(仍獨立活動)、閩北獨立師和第1(閩北)、第2(閩中)、第3(撫東)、第4(閩東北)軍分區。8月,閩北獨立師各團改編為6個縱隊(後擴編為8個縱隊),分別劃歸各軍分區指揮。同時,閩贛省委實行黨、政、軍一體化領導,使閩北地區的游擊戰爭迅速發展,游擊區擴大到20多個縣。1937年1月,國民黨當局調集正規軍5個師和各縣民團對閩北游擊區實行大規模“清剿”。閩北紅軍和游擊隊利用廣闊的游擊區與敵周旋,英勇作戰,終於戰勝極端的困難取得勝利。3月,閩贛省委組成以黃道為主席的閩贛省抗日軍政委員會,隨後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開始同國民黨當局舉行停戰談判,9月達成停止內戰、合作抗日的協議,閩北紅軍游擊隊改編為贛閩邊抗日義勇軍。1938年2月,抗日義勇軍1500餘人改編為新四軍第3支隊第5團。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