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誠佈公

(漢語成語)

鎖定
開誠佈公(拼音:kāi chéng bù gōng)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 [1] 
“開誠佈公”的原義是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 [1] 
中文名
開誠佈公
拼    音
kāi chéng bù gōng
近義詞
開誠相見襟懷坦白推心置腹
反義詞
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注音字母
ㄎㄞ ㄔㄥˊ ㄅㄨˋ ㄍㄨㄥ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開誠佈公成語出處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 [1]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開誠佈公”。 [1] 

開誠佈公成語典故

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深得皇帝劉備的信任。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並且誠懇地表示,你一能輔佐他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好好聽你的話,幹出危害國家的事來,你就取而代之。 [3] 
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後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並認為自己受先帝委託,已經擔任了這麼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麼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將軍,在攻打曹魏時當前鋒。因為違反節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定,忍痛殺了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説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 [3] 
諸葛亮自己也為失守街亭承擔責任,請求後主批准他由丞相降為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舉動。 [3]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於軍中。他一生清貧,並無什麼產業留給後代。 [3] 

開誠佈公成語寓意

劉備三顧茅廬,請得“卧龍”出山。劉備生前,諸葛亮輔佐劉備成就大業;劉備死後,諸葛亮受先主遺命,輔佐劉禪,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終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從故事中可以看出人們在與別人交往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誠。一個人如果經常欺騙別人,那他就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友情。只有在交往中真誠地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給對方,就同樣能夠獲得別人對你的真誠。 [3-4] 

開誠佈公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開誠佈公”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1] 
  • 運用示例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書》:“宰相以其開誠佈公之歲月,弊弊焉於調遣科降之間。” [1] 
清 王韜 《平賊議》:“有良有司至,必能篤摯惻怛,開誠佈公,與民相見以天。” [5]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上頭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時時接見商人,與商人開誠佈公,聯絡一氣。” [1] 

開誠佈公成語辨析

開誠佈公—推心置腹
“推心置腹”是推己赤心,置於他人之腹,比喻以至誠待人;“推心置腹”和“開誠佈公”都有以誠待人的意思。“ 推心置腹”着重於“表白”,用來形容兩人很深的交情,反映內心態度或行為;“開誠佈公”着重於內心的表露,形容坦白無私。 [2] 
參考資料
  • 1.    開誠佈公  .漢典[引用日期2014-11-15]
  • 2.    張璐改編. 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經典名著必讀 中華成語故事 青少版[M]. 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 2012.01:191
  • 3.    湯木編著. 成語故事[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5.03:109-110
  • 4.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8.01:226
  • 5.    篤摯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