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閃擊戰

(德國名將古德里安創建的戰爭模式)

鎖定
閃擊戰又稱閃電戰,是由德國名將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創建的戰爭模式。閃擊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
閃擊戰三個重要要素:快速、出奇、集中。
中文名
閃擊戰
外文名
blitz
別    名
閃電戰
創建人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發明國
納粹德國
出現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
前    提
制空權和強大的機動部隊
相關戰爭
德波戰爭德法戰爭蘇德戰爭
三個重要要素
快速、出奇、集中

閃擊戰理論背景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武器裝備迅速發展,軍隊機動能力、攻擊能力大幅度提高的產物。閃擊戰思想是20世紀初德國軍事家A.von施利芬首先提出的。1905年施利芬在《對法戰爭備忘錄》中對閃擊戰思想作了詳盡闡述。認為德國在陸上一直面臨東西兩個方向的對手,為了在戰爭中避免兩線作戰危險,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於一個方向,在戰爭爆發的短時間內迅速擊垮對手,再對付另外一個方向的敵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施利芬按照閃擊戰思想,擬定了進攻法國的“施利芬計劃”。由於當時軍隊機動能力和攻擊能力的制約,計劃未能成功。 [1] 

閃擊戰理論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軍事家對戰爭中首次出現的飛機、坦克的使用進行了深入研究。意大利G.杜黑提出了制空權思想;英國J.F.C.富勒提出機械化戰爭理論,認為應該組建以坦克為主的新型機械化部隊,並且要集中使用坦克部隊,而不是把坦克分散配屬於步兵,支援步兵作戰。30年代,德國將軍E.魯登道夫在閃擊戰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總體戰理論。1933年A.希特勒上台後,納粹德國繼承了施利芬的軍事思想,並吸取了杜黑、富勒、魯登道夫等人的理論觀點,形成了具有德國特色的閃擊戰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利用閃擊戰方式發動戰爭,迅速佔領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在對蘇作戰的初期,閃擊戰也取得了成功。納粹德國實施閃擊戰的主要特點是:重視政治欺騙和戰略偽裝;先於敵國秘密動員、集中和展開軍隊,不宣而戰;在出敵不意的時間和地點突然發動攻擊,集中大量飛機、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實施強大的首次突擊;在航空兵的掩護下,以大量快速部隊實施迂迴包圍,殲滅敵方重兵集團;以奪取被侵略國家的首都為主要目標,摧毀其指揮中心和抵抗意志,迅速結束戰爭。由於其戰爭的非正義性,以及戰略企圖與實現這一目的的國力不相適應等原因,納粹德國發動的閃擊戰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國家對閃擊戰理論進行了大量研究,並曾在實戰中使用。蘇聯在其大縱深立體作戰等軍事理論中,也吸收了一些閃擊戰的思想。現代條件下,閃擊戰仍被一些國家視為一種有效的作戰樣式。 [1] 

閃擊戰戰略層面

首先戰役組織要做到部隊隱蔽集結,以達到突襲的目的。
其次戰役發起後空軍對敵戰略目標進行空襲,迅速癱瘓敵方;集中使用以坦克為首的裝甲機械化兵團突破敵防線,迅速向敵後方縱身目標發展,以達到分割包圍戰役目標,最終對敵進行殲滅。
講求速度
閃電戰的基礎是機械化,前提是制空權,在於空、坦、步的協同配合,戰術在於一點兩面。找到突破點,由炮兵打開缺口,裝甲集羣進入缺口並發展戰果,機動步兵跟進。找到突破口的兩翼,空軍打開缺口5-10分鐘後,裝甲集羣隨後攻擊,後面緊隨機動步兵。迅速破壞掉敵指揮中心、通訊樞紐、交通樞紐,陷敵於瞎子、聾子的局面,並配合正面部隊迅速合圍敵主力步兵集團。飛機、坦克和機動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夠。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權,然而德國後期遇到了擁有空中優勢的美國空軍,無法使用閃擊戰。另外此戰術對後勤依賴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彈藥糧食供應不上, 就會被殲滅。例如戰爭後期,德軍發起的“突出部戰役”就遭遇了這種情況。使得德軍無功而返,並沒有更多的裝甲部隊去抵抗盟軍的攻擊。

閃擊戰戰術層面

由於閃電戰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無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戰結束之後即受英美等軍事學者熱烈研究,在戰術上勾勒出一個詳細的面貌現已不是難事。關於戰術上的細節,根據各家的説法,綜合整理一個對閃電戰的全貌概述。“閃擊戰”大略可略分以下幾個階段:
集結
意即在攻擊發起前夕,將兵力徹底集中於一個狹窄的正面上。 由於該戰術需“形成重點” (Schwerpunktbildung) 之故,真正的攻擊正面還會比集結面更窄。
展開
為了突破後維持必須的衝力,機械化部隊將會成梯次縱深部署。
突破
使用形成重點後所造成的壓倒性優勢武力,以決定性的衝擊力突穿敵人戰線。 突破的任務一般交給戰車部隊擔任,戰車部隊將以營或連級單位組成“寬椎型”(Breitkeil 倒三角形,德軍戰車部隊最常使用的攻擊隊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進行突破。不過若想保留裝甲兵的實力以供往後作戰計劃,亦有將突破任務交由步兵擔任,待步兵突穿後裝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機動向敵後挺進以擴張戰果的事例。
突穿
此階段是突破之延續。在完成突破之後,裝甲部隊主力以及其他機械化支援單位會穿越打開的缺口,並進入敵人戰線開始向敵後深入。 此時各部隊指揮官會在部隊先頭,以其自身之觀察掌握全局並隨時將敵情向後回報。突進縱隊中除了戰車外,尚會編入戰鬥工兵、裝甲步兵以在任何情況下對前進中的戰車單位提供支援,他們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帶裝甲人員車輛上,戰鬥工兵則攜帶各種器材甚至架橋裝備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礙物。
擊虛與鑽隙
突破時期結束,開始全速向敵後方做大縱深的突進。這樣的做法揚棄了傳統的向兩翼席捲的戰法,不過這算是法國人所創的較快捷的方法。
一旦通過突破口後,各縱隊即成扇形展開,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進,以避免交通堵塞現象發生。先頭通常由偵察部隊組成的前衞尖兵,他們在前方或側翼上搜索前進,進行尋找開放道路、偵測敵情,並提供預警並搶佔如制高點、橋樑等重要戰術要點。突進縱隊便會依照他們的情報,選擇適當、無敵方顧慮的路線前進。面對敵人時,如無須做戰鬥時則儘量避免,選擇繞開,儘可能採取迂迴滲透的手段,只有在沒有辦法的情況才實施戰鬥。至於繞過的敵人則由後續部隊趕上肅清之。由於持續不斷的運動,戰鬥時將以機動炮兵或申請戰術空軍火力支援攻擊。這支深入敵後的機械化大軍並不顧慮逐漸延長的暴露側翼,因為快速的機動將提供他們足夠的保護。如非得已,突進部隊將不會離開道路做越野運動,因為這會產生不必要的延誤。在領先挺進的裝甲部隊後面則是機械化步兵部隊,以填補裝甲部隊推進後產生的空隙,後面才是徒步運動的一般步兵師。機械化部隊的補給車隊也沿着同一條交通網以追趕戰鬥部隊。為了要在少數可用的道路上運動上千輛的車輛以維持其攻勢的高度動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將格外重要,工作也極端複雜。
席捲
這是“閃電戰”最後一個階段。整個突進部隊將以敵人的交通線為目標,進行分割幷包圍遭孤立的敵軍主力。 除了1940的敦克爾克包圍戰是利用英倫海峽進行單翼包圍外,幾乎二戰所有的“閃電戰”皆是以兩翼進行包圍作戰。待雙鉗合圍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圍殲包圍網內的敵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隊擔任,裝甲部隊則從前線補給整合戰力後再繼續往下一個目標推進。

閃擊戰要素

閃電戰的要素都嚴格遵循了所有的戰爭準則,這也是它如此成功的原因。

閃擊戰航空部隊

空中轟炸的高效準確和毀滅性把炮兵遠遠甩在了後面。同時炮兵也無法跟上坦克的推進速度。所以除了普通的炮兵外,德國軍隊還裝備了大量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它能夠迅速有效的消滅坦克推進道路上的障礙(如炮兵,防禦工事,步兵集團,橋樑和護衞車隊等)。
傘兵是另一種形式的空中支援,他能夠快速佔領指定目標而不是破壞。在閃電戰中他們的常見任務是搶佔重要橋樑,以防止敵人破壞他們,並使坦克能夠不受拖延的快速抵達並通過橋樑。 [2] 

閃擊戰裝甲部隊

高度集中的火力,快速機動能力,還有迅速推進時的生存能力都使裝甲部隊遠超過以前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中出現過的地面部隊。它使得騎兵顯得完全過時,使步兵在開闊地上顯得萬分無助,除非他們大量裝備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炮正是作為對閃電戰的迴應才發展起來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尾才逐漸成熟。德國的坦克部隊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他們被認為是精英部隊而被配以最優秀的士兵和指揮官。德國的坦克是第一款能真正有效投入戰鬥的坦克。除了坦克,機械化步兵能夠與坦克一起推進,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以遠離來自敵人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脅。當步兵的戰鬥車輛不能得到滿足時,步兵經常會搭乘在坦克上前進。

閃擊戰無線電

當法國在1940年時甚至還沒有裝備無線電時,德國就已經在每輛坦克,每架飛機,甚至每個作戰單位上都配備了無線電。這使得德國的指揮官們能夠高效率地掌控他們的部隊,並使得他們的空中力量更具效率和破壞性。無線電使得德國的閃電戰指揮官們能夠與他們的部隊一起快速推進,並親眼觀察戰場,充分掌握戰場形勢的瞬息萬變從而更好地運用他們的部隊,而不是站在地圖前坐失良機。無線電也讓德國的高級指揮官能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有效地掌控龐大的機動部隊,使大規模的協同作戰和高效率的統一指揮成為可能。 [3] 

閃擊戰靈活性

德國裝甲指揮官不用去死搬命令按照特定的路線行軍。他們高度的機動能力和反應快速的空中支援賦予他們足夠的戰術自由,這使得他們能夠猶如洪水瀉地般選擇抵抗力量最薄弱的路線推進,或者通過他們強大的坦克炮火力和空中支援來打開一條通道。這同樣能夠使他們遭受盡量少的傷亡,從而保持他們高效迅猛的穿插並向更深處推進。

閃擊戰主動突然性

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快速推進部隊的驚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對敵領土的狂轟濫炸能夠輕易地使敵人陷於休克狀態。持續的突然襲擊會帶來更大的毀滅性破壞,正如德國人在戰爭中做的那樣。他們快速包圍大規模的敵軍,切斷他們的補給線,使敵軍瓦解和失去鬥志。

閃擊戰簡單明瞭

閃電戰沒有任何複雜晦澀的東西。它是一個簡單的戰術,現代武器的革命——坦克,飛機,無線電,使得它的實行成為可能。正是由於其他武器和戰術的融入,使它有了質的飛躍。也正是因為有了擁有騎士精神的指揮官像古德里安和隆美爾,有了經過嚴格訓練擁有戰鬥經驗的士兵,有了出色的武器如四號坦克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德國才能夠通過閃電戰取得驚人的勝利。

閃擊戰空中優勢

這個因素處於從屬地位,但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敵人擁有空中優勢,那閃電戰就不可能實行了。就如隆美爾和其他德國指揮官在戰爭後期所面對的局面。

閃擊戰後勤

這是另一個關鍵的從屬因素。德國正是由於忽視了這個因素,而最終使部隊陷入癱瘓。德國人善於在相對較小的範圍,較短的時間和良好的天氣條件下發動閃電戰,如入侵波蘭,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但是當1941年他們進攻蘇聯時,蘇聯巨大的縱深,糟糕的道路情況和惡劣的天氣使他們在後勤上的缺陷顯露無遺。由於缺乏足夠的卡車,德國人還在大量使用騾馬作為運輸工具,這使得他們的步兵和補給跟不上坦克的推進速度。運輸機本來也能對部隊的後勤保障起到幫助,但是在對克里特島的空降作戰中德國損失了很多運輸機,後來為避免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整支部隊投降而進行的自負且無益的空投援助的行動中更多的運輸機白白損失。
除了傳統的對行進中的部隊的食物,水和彈藥的補給,坦克還需要大量的燃料和零部件。這個問題隨着戰爭的進展不斷加深,並使德國的裝甲部隊陷入癱瘓。德國後期的坦克,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在技術上非常複雜,比早期的坦克需要更多的燃料。很多重型坦克的損失都是由於機械故障和燃料不足,而非敵人的炮火。所以閃電戰需要的不只是坦克,還需要它們有極高的可靠性,足夠長的行程,並且伴隨有各種輔助卡車。德國忽視了戰爭華麗舞台背後所需要的幕後支持,因此遭受了慘重的懲罰。

閃擊戰戰例

最初用於波蘭。1939年9月1日4時40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數量龐大但裝備陳舊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至1939年10月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6.63萬人陣亡,13.37萬人受傷,91.1萬人被俘(其中,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軍俘虜21.7萬人),10萬人逃至鄰國,而德軍僅陣亡10600人,受傷30300人,失蹤3400餘人。
二戰初期,希特勒基於上述理論,主張先發制人,集中陸軍和空軍,象漆黑的夜裏突然出現的閃電一樣地打擊敵人,攻勢凌厲,似乎無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閃擊戰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蘭西等國。具體是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個小時拿下丹麥,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蘭,18天攻克比利時,39天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4] 
1941年他再次用閃擊戰進攻蘇聯,到12月便打到莫斯科郊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隨着導彈核武器的發展,閃擊戰仍被超級大國視為一種有效的戰爭樣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