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街村

(浙江省寧海縣長街鎮長街村)

鎖定
長街村為寧海縣東部的交通樞紐。以長街為中心,公路三面輻射:東通嶽井,轉輪渡,可直抵象山石浦港;南經明港、力洋鎮,可直達縣城、寧波;北經胡陳,可至象山丹城。交通便捷,為市場貿易提供有利條件,使長街成為寧海縣東部農副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中文名
長街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浙江省寧海縣
地理位置
寧海縣東部
產    業
農業 交通業

長街村歷史沿革

長街村始建於北宋年間,原聚居大園山腰,後下移沿香花山東麓構舍。宋時因村北有留雲亭,亭屋7間相連,村名長亭。後以村內街長二里許,改稱長街。西、北依山,東、南一片平疇,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王氏宗譜》記載:東有鷺鷥曬網、洋浦泊帆,南有青墩落雁、石橋倒影,西有香山牧歌、大覺晨鐘,北有梅嶺晨春、羊巖夕照八景。宋大觀三年(1109)建長亭鹽場。明洪武三年(1370)設巡檢司,其舊址猶存。清康熙二十年(1681)海盜入侵,千總阮玉率兵反擊被害,今尚存阮氏將軍殿及碑碣。村民以王、謝、張3姓為主,另有陳、黃、馮、許等60多姓。街道和市場得到改造和開拓。除原有長1000米,寬8米,以石板鋪面的長街(又稱老街)外,20世紀70年代開闢方石街,南北長1100米,寬10米,中段鋪小方石600米。1986年在東側新建環河街,與方石街平行,南北長1200米,寬20米,其中800米為混凝土路面。1989年將后街作了改造,改稱狀元街,長455米,寬6米,全部鋪上混凝土路面。1991年把敬老街向東延伸,現已建成東西長1300米,寬15米,鋪上混凝土路面400米。

長街村農業發展

長街村 長街村
長街村地屬海積平原,田連阡陌,河網縱橫,土地肥沃,被譽為寧海烏克蘭的腹地。向以種植稻、麥為主。但1949年前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糧食畝產僅300斤上下。1949年後,經過生產關係變革,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旱澇保收面積擴大,產量逐步提高。20世紀70年代糧食畝產超500公斤。1992年,有水田1800畝,旱地1100畝,種植糧食作物1500畝,總產862噸,平均畝產566公斤。20世紀80年代初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在種好糧食作物的同時,大力開展多種經營。上山開發山坡,栽植竹木、柑桔、茶葉、桃、梅、李,僅1992年開發蛙蟆吊一片荒山500畝,種上杉木和國外松20萬株;下海養殖蟶子、蚶子、泥螺,捕撈蛤蜊、魚蝦、苔菜;池塘養殖鰱魚、鯉魚、鯿魚;旱地種植西瓜、黃瓜、葡萄、蔬菜;家庭養豬、羊、雞、鵝、鴨等,全村經濟獲得全面發展。經濟作物以棉花、油菜、西瓜、柑桔為大宗。1987-1992年,全村投售棉花1860噸、油菜子240噸,市銷西瓜3927噸、柑桔1500噸、青梅80噸、金塘李80噸、蔬菜150噸、生豬2100頭、雞18000只、鵝13000只、鴨6000只、淡水魚100噸、蟶子80噸,還有部分青蟹、泥螺、河蝦等。1992年,全村農業總產值255.9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90.22萬元,佔35%。

長街村工業發展

長街村20世紀70年代,僅有農機、糧食加工等數家小廠,年產值50萬元。20世紀80年代新辦酒廠,農機廠改為刻字機廠,專產刻字機,其產品暢銷浙江、江蘇、福建、遼寧、上海、北京等省市。1992年改酒廠為鑄鋼廠,並開始籌建生物化工廠。設在村區的鎮辦企業,有中美合資的票夾廠,中日合資的海霸車料廠,以及旅遊食品廠等。是年,工業總產值7575萬元,其中村辦工業210萬元。隨着經濟的發展,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逐步提高,1980年150元,1986年557元,1992年達1100元。

長街村市場建設

寧海縣長街鎮中心小學長街村街道和市場得到改造和開拓。除原有長1000米,寬8米,以石板鋪面的長街(又稱老街)外,20世紀70年代開闢方石街,南北長1100米,寬10米,中段鋪小方石600米。1986年在東側新建環河街,與方石街平行,南北長1200米,寬20米,其中800米為混凝土路面。1989年將后街作了改造,改稱狀元街,長455米,寬6米,全部鋪上混凝土路面。1990年把敬老街向東延伸,現已建成東西長1300米,寬15米,鋪上混凝土路面400米。長期來,集市貿易集中在老街,擁擠不堪。20世紀60年代在村南側建了一個綜合市場,佔地2地10餘畝,並置21行42排混凝土白瓷磚面的貿易貨台;在環河街東側設有棚架的小商品市場,置攤位140個;在農貿市場旁設有蓋頂的糧食市場,佔地3畝餘;在村南端設露天竹木市場,佔地6畝餘;原綜合市場改為畜牧市場。以上共有街道5條,以方石街、環河街、敬老街為主,計長5000米;貿易市場5個,共佔地面積20餘畝。1992年,全村以農兼商621户,佔總户數的60.5%。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的繁榮。街道兩側店肆密佈,商品琳琅滿目,貿易市場攤位成排,物品豐盈。
農曆每旬一、六為傳統市日。每值市日,趕市的人熙來攘往,絡繹不絕,一般約1.5萬人次,多時達2萬人次。上市貿易的貨物以農副產品、水產品、禽畜、竹木及其製品為主,應有盡有。尤以水產品為著,享有盛譽的長街蟶子、長街蛤蜊、長街蚶子、長街泥螺,及青蟹、跳魚、苔菜等多在此集散。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省裏派專人到寧波,電託長街代買蟶子、蛤蜊、蚶子90多公斤,用飛機運往北京。柑桔成熟時,市場內外擺滿黃橙橙的桔子。西瓜上市,市場、路旁皆是一筐筐、一車車的西瓜。每逢水產品、柑桔、西瓜旺季,外地汽車停靠村旁路邊收購,運往省內外各地。1992年,集市貿易成交額2691萬元,比1978年增加12倍。

長街村新農村建設

衞生院古時,長街村設有龍翔義塾。1906年創辦初等小學堂,校址設飛鳳殿。1949年後規模逐步擴大,新建校舍2500平方米。1956年創辦初級中學,1971年增設高中部,1983年附設農業職業高中班。1992年長街文化中心附設農民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不定期地對農民進行各種農業技術培訓。1992年,有幼兒園2所,入園幼兒180人;小學14班,學生760人;初中14班,學生764人;高中8班,學生450人;職業高中1班,學生54人。

長街村社會事業

1953年,長街始建文化站,闢圖書、閲覽、文娛等室。此後,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活動外,均堅持不懈,辦得較活躍。1982年改稱文化中心。1992年,文化中心附設圖書館,有藏書近萬冊,為全省集鎮重點圖書館之一。並置閲覽室、棋類活動室及卡拉OK舞廳,闢滑冰場、燈光籃球場,兼營文化廣播電視器材,為羣眾文體活動服務。1983年建成電影院,有座位1500個。1985年置電視差轉枱,1991年設閉路電視。全村80%的農户有電視機,能收看清晰的電視節目。1944年,長街始辦衞生所,稱寧東醫院,配醫務人員3名,至20世紀40年代末停辦。1952年重建長街衞生所,規模日益擴大,設備日趨完善。1992年,有醫務人員66人,病牀35張,配有200毫安X光機、培養箱、無影燈、心電圖機、萬能手術牀、超聲波診斷儀等設備,成為寧海縣農村集鎮的醫院。20世紀80年代起,長街重開個體診所4家。1991年,村建立衞生隊,配備人員7名,專司街道清潔衞生。1992年,村計劃生育工作被評為寧波市先進單位。社會福利事業亦有發展。1988年創辦老年樂園,有活動場地200餘平方米,設有電視、閲覽、娛樂等活動室。1990年辦敬老院,已接收孤寡老人12名入院。還辦起福利廠2家,安排殘疾人員27名。使老有所樂,孤有所養,殘有安置,各得其所。村內基本建設不斷完善。1988年創辦250馬力的火力發電廠,專為停電和電力不足時供電。1992年建自來水廠,已供應長街及洋湖、塘裏三村共3000多户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