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社之戰

(東魏攻打王思政收復潁川)

鎖定
武定五年(547年),西魏大將王思政荊州刺史。次年,侯景叛離高歡,向西魏請援,王思政以救援為名,趁勢攻佔了侯景所據的7州12鎮。高澄親征潁川,王思政率領八千將士死守長社一年,只剩下三千多人了。
名    稱
長社之戰
地    點
長社
參戰方
東魏,西魏
結    果
東魏擊敗王思政
參戰方兵力
東魏十幾萬
主要指揮官
高澄
慕容紹宗;王思政
發生時間
武定五年(547年)

長社之戰歷史背景

宇文泰以授侯景大將軍、中書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諸軍事之位回授王思政,王思政皆不受。宇文泰頻使加授,不得以唯以河南諸軍事一職受之,入守穎川(今河南禹州市)。

長社之戰戰役開始

武定六年(548年),東魏派太尉高嶽、行台慕容紹宗,大都督劉豐生等率步騎10萬進攻潁川之長社城(今河南長葛),被王思政擊敗。

長社之戰戰役經過

高澄見穎川數攻不克,屢次派兵增援,並決洧水灌城,城中頓時水流湧溢,不可扼止。東魏軍隊趁勢進攻,王思政身擋矢石同士卒並肩作戰,英勇抗擊。西魏宇文泰得悉王思政被困,即派大將軍趙貴率兵救援,兵至穰城(今河南鄧縣)為陂澤所阻。長社城得不到外援,危在旦夕。
武定七年(549年)夏,東魏將帥慕容紹宗、劉豐生、慕容永珍見城即可攻破,乘樓船觀察城中情況,忽然大風驟起,所乘樓船順風漂泊城下,西魏守城將士從城上用長鈎牽船,弓弩亂髮,慕容紹宗赴水溺死,劉豐生中矢而死,募容永珍被生擒斬首。
東魏二將死後,士氣大喪,不敢再逼進長社,高澄聞悉,親率步騎11萬來攻。他聽從大都督破六韓常與洛州刺史可朱渾道元的建議,在關口、大谷二道的咽喉要地駐兵守衞,扼住了王思政的糧道,導致長社城徹底斷糧。抵達長社城後,高澄親臨前沿陣地督造土堰,重新聚水攻城,並組織督勵“決命夫”持續攻城。時西風突起,河水隨風入城,北面工事被沖毀,東魏將士趁勢入城。
高澄對城中人説:“有能生致王大將軍者,重賞封侯,若大將軍身有損傷,親近左右皆斬。”王思政據土山對眾人説,“吾力屈計窮,唯當以死謝國。”遂仰天長哭,左右隨之號慟。王思政面西再拜,欲自刎,都督駱訓對他説:“公常語訓等,但將我頭降,非但得富貴,亦是活一城人,今高相既有此言,公豈不哀城中士卒也。”力阻思政自殺。高澄遂派常侍趙隱赴土山接納王思政,高澄以其忠於職事,禮遇甚厚。

長社之戰點評

高澄親征潁川,王思政率領八千將士死守長社一年,只剩下三千多人了。只要笨想想,也知道這三千人是王思政的死忠,是寧死也不肯投降的,威逼利誘都是沒用的,要換別人,只怕在水淹長社之後,把他們消滅乾淨了。
而高澄的想法則不同,在他的實力絕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剿滅王思政殘部的時候,他卻動起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念頭。同樣是威逼利誘,可他拋出的條件實在太誘人了,也太會要挾人了。有能把活着的王思政送來的,就重賞封侯;如果王思政有任何損傷,所有人一起抵命。
這句話,應該是攻破王思政手下心理防線的最關健一擊。如果沒有這句話,也許王思政自殺,其他人也跟着自殺或者戰死了。人到了絕望的時候,一旦被逼急了,就只 有同歸於盡的念頭。而在這種時候,稍稍給他們一點希望曙光,給他們一點點生路,那麼他們的心理防線和赴死的勇氣,也就隨即土崩瓦解了。
事實的發展也果然如他所料,王思政身邊的人又重新燃起了活着的希望,時刻盯着王思政怕他自殺,成功地把他拖延到趙彥深來勸降的時候。而王思政自己也最終放棄了尋死,一來是顧及部下的性命,二來可能是有感於高澄的禮遇和智慧,開始有所折服了吧。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高澄在對人性弱點的洞悉,可以説是相當毒辣的;分寸的把握,也是恰到好處的;攻心之術,運用得非常嫺熟。可以説,到了這時候的高澄,已經完善為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和高明統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