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枝木黴

鎖定
長枝木黴,屬於半知菌門,開始時為白色,緻密,圓形,向四周擴展,生長一段時間後從菌落中央產生綠色孢子,中央變成綠色。菌落生長迅速、有明顯的輪紋,周圍有白色菌絲的生長帶。最後整個菌落全部變成綠色。
中文名
長枝木黴
外文名
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絲孢
木黴
學    科
生物
領    域
生命科學

長枝木黴簡介

為害食用菌的木黴菌種類很多,主要有哈茨木黴,長枝木黴,多孢木黴,綠色木黴,和康氏木黴。均屬於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從梗孢科、木黴屬。木黴對蘑菇、香菇、平菇、銀耳、木耳等多種食用菌菌種和栽培菇牀都能侵染為害,導致菌種成品率降低和產量收穫大幅度減少。菇牀感染了木黴菌後2-4天,就能生長出大量白色菌絲,隨後由於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而呈現綠色。木黴菌生長快,活力強,使食用菌菌絲髮育受到嚴重影響,木黴侵染了蘑菇菇牀,嚴重時菌絲不能生長,子實體被木黴菌絲包裹而變軟,導致死亡,有些子實體受侵染後,表面出現褐色斑點,不僅產量低下,而且品質低劣。香菇菌塊被侵染後,在料面形成一堆堆綠色黴層,使菌絲不能扭結形成菇蕾,即使長出少量的子實體也會腐敗而失去食用價值 [1] 

長枝木黴特徵鑑別

在PDA上20℃~30℃黑暗條件下,菌落半徑為65~70mm,40℃為(13~)44(~70)mm,30℃~40℃時24小時內可以形成分生孢子,30℃以及35℃分生孢子產量最大,20℃一般不產生分生孢子。35℃在66小時內產生的分生孢子多多少少均勻地佈滿整個菌落,30℃時分生孢子傾向於形成同心輪紋排列;分生孢子堆黑綠色,有時有白色的雜斑點,經常伴有不太明顯的黃色菌絲條紋。產生黃色的可擴散色素,30℃產量最高,35℃和20℃產量最低,40℃不產生色素。在CMD上1周內,20℃培養,給予12小時冷白光和12小時黑暗交替條件,菌落的分生孢子梗沿着稀疏的菌絲區域形成,有時形成匯合的墊狀聚合體結構。一般不形成分生孢子簇,分生孢子可從生,形成細小的從生點,直徑小於0.5mm。分生孢子梗的可育延伸物不可見。缺乏不育的毛狀結構 [2] 
在CMD培養基上,典型分生孢子梗結構包括髮育強壯的中軸,在中軸上向頂端產生單生的瓶梗,隨着離頂端距離的延伸,產生成對的長度逐漸增加的二次分枝。瓶梗直接產生於二次分枝上,很少成渦狀排列。分生孢子梗的主軸寬度為(1.2~)2.2~3.2(4.7)。瓶梗主要為單生,很少排列為二岐分枝式的渦狀,典型形狀為圓柱形,但呈渦狀排列時,中間部分膨大,或呈狀,直或者彎曲成鈎狀,長度為(2.2~)5.5~9.5(~17.2)μm,最寬(1.0~)2.2~3.2(~4.2)μm,基部寬度為(1.0~)1.5~2.2(~4.5)μm,長寬比例為(1.0~)1.6~3.7(~7.3),母細胞的寬度為(1.2~)2.2~3.2(~4.7)μm。間生瓶梗比較常見而且明顯可辦。在CMD上分生孢子綠色,橢圓形或細長橢圓形,大小為(2.5~)3.5~4.7(~7.8)x(2.0~)2.3~3.0(~4.0)μm,長寬比例為(0.9~)1.5~20(2.7),光滑。在CMD上厚垣孢子豐富,端生厚坦孢子為亞球形或球形,間生厚垣孢子為其母細胞形狀,大小為(3.7~)6.0~9.7(~18.2)μm [2] 

長枝木黴生長環境

常見的木黴屬菌種有綠色木黴、康寧木黴、棘孢木黴、深綠木黴、哈茨木黴、長枝木黴等。
長枝木黴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在15~40℃之間都能生長和產孢。在25~35℃之間菌絲生長較好,35℃生長最好;在25~35℃之間產孢較多。
參考資料
  • 1.    吳菊芳等編著,新編食用菌病蟲蟎害防治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第42頁
  • 2.    楊合同著,木黴分類與鑑定=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ichoderma,中國大地出版社,2009.03,第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