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果茶藨子

鎖定
長果茶藨子(學名:Ribes stenocarpum Maxim.)是虎耳草科、茶藨子屬植物,落葉灌木,高1-2(3)米;老枝灰色或灰褐色,小枝棕色,幼時具柔毛,老時脱落;芽卵圓形,小,具數枚幹膜質鱗片。葉近圓形或寬卵圓形,長2-3釐米,寬2.5-4釐米。花兩性,2-3朵組成短總狀花序或單生於葉腋;花序軸長3-7毫米,無毛或具疏腺毛果實長圓形,長2-2.5釐米,直徑約1釐米,淺綠色有紅暈或紅色,無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漳縣、卓尼、蘭州、榆中、岷縣、天祝、永昌、臨洮、夏河、山丹、祁連山)、青海(湟源、門源、稱多)、四川(理縣、岷江)。 [1]  生長於海拔2300-3300米的山坡灌叢、雲杉林和雜木林下或山溝中。 [2] 
長果茶藨子為漿果植物。果實營養豐富,具有豐富的糖類、氨基酸、維生素,是製作果汁、果糖、果酒和果醬,提取維生素、食用色素及果膠酶的重要原料。果實味酸,性温,具有解表之功能,種子富含亞油酸,具有降血壓、降血脂、軟化血管、治動脈硬化等作用,食用長果茶藨子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療作用。 [2] 
中文名
長果茶藨子
拉丁學名
Ribes stenocarpum Maxim. [4] 
別    名
狹果茶藨子
長果醋栗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虎耳草目
茶藨子科
茶藨子屬
長果茶藨子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1881

長果茶藨子形態特徵

長果茶藨子
長果茶藨子(7張)
落葉灌木,高1-2(3)米;老枝灰色或灰褐色,小枝棕色,幼時具柔毛,老時脱落,皮呈條狀或片狀剝落,在葉下部的節上具1-3枚粗壯刺,刺長0.8-2釐米,節間散生稀疏小針刺或無刺;芽卵圓形,小,具數枚幹膜質鱗片。葉近圓形或寬卵圓形,長2-3釐米,寬2.5-4釐米,不育枝上的葉較大,基部截形至近心臟形,兩面均被柔毛,逐漸脱落,至老時毛稀疏或幾無毛,有時沿葉脈混生稀疏短腺毛,掌狀3-5深裂,裂片先端圓鈍,邊緣具粗鈍鋸齒;葉柄長(1)2-3釐米,具柔毛和稀疏腺毛。 [5] 
花兩性,2-3朵組成短總狀花序或單生於葉腋;花序軸長3-7毫米,無毛或具疏腺毛;花梗長3-5毫米,無毛,稀疏生短腺毛;苞片成對生於花梗節上,寬卵圓形,長2-3毫米,寬幾與長相等,邊緣有疏腺毛,具3脈;花萼淺綠色或綠褐色,外面無毛;萼筒鐘形,長4-6毫米,寬3-5毫米,萼片舌形或長圓形,長5-7毫米,寬2-4毫米,先端圓鈍,花期開展或反折,果期常直立;花瓣長圓形或舌形,長4-6毫米,寬2-3毫米,先端圓鈍,白色;花托內部無毛;雄蕊稍長或幾與花瓣近等長,花絲白色,花葯卵圓形或卵狀長圓形,伸出花瓣;子房長圓形,無毛;花柱長於雄蕊,分裂幾達中部,無毛。果實長圓形,長2-2.5釐米,直徑約1釐米,淺綠色有紅暈或紅色,無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長果茶藨子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漳縣、卓尼、蘭州、榆中、岷縣、天祝、永昌、臨洮、夏河、山丹、祁連山)、青海(湟源、門源、稱多)、四川(理縣、岷江)。 [1]  生長於海拔2300-3300米的山坡灌叢、雲杉林和雜木林下或山溝中。 [2] 
長果茶藨子 長果茶藨子

長果茶藨子繁殖方法

長果茶藨子播種

採種及種子處理:每年的8-9月份採收果實,待漿果腐熟變軟後放在容器中直接搗碎,清水漂洗,去掉果肉、果皮及果柄等雜質,撈出種子,陰乾儲藏。春季播種時種子必須進行低温處理才能萌發。具體方法:在晚秋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沙藏坑,坑的大小視種子數量而定。在坑底放厚度約10-20℃濕沙,將秋天採收的種子消毒,然後將種子與3倍的濕沙混合,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不出水,鬆手即散為原則。將種子放入坑內,坑中插一束草把,以便通氣,種子堆到離地面10-20釐米時停止。上覆10-20釐米厚的河沙等。翌年春天挖出播種。如果春天播種時,種子催芽強度未達到要求,在播種前1-2周(視種子情況而定)取出種子,轉移到温暖處再催芽,待有1/3種子裂口後播種。秋播的種子必須進行種子消毒,然後用40-50℃温水浸泡24小時,再播種。 [2] 
整地與作牀:育苗地宜選地形開闊、陽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塊,土壤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土為宜。整地時要深耕細耙,深翻20釐米左右,清除石礫、草根、樹根等雜物,平整地面,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腐熟有機肥45-60平方米及過磷酸鈣400-500千克等,施辛硫磷10千克殺蟲,50%多菌靈20千克消毒。地整平後,做高牀,牀高20釐米、寬80-120釐米,步道寬40釐米,牀面要中間略高,兩邊稍低,便於覆膜。也可採用温室育苗。播種前灌足底水。 [2] 
播種方法:大田育苗4月下旬播種,用塑料大拱棚育苗可於4月上中旬進行播種。種粒細小,千粒重一般只有1-3克左右,播種時牀面開小溝,行距20-30釐米,溝深2-3釐米,種子條播,覆森林腐殖土0.5-1釐米左右,壓實,播種後立即灑水,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用種量30-45千克/公頃。 [2] 

長果茶藨子扦插

種條的採集:選擇性狀優良、生長健壯、坐果率高、果大無病蟲害的植株為採穗母樹。種條可秋採,也可春採。秋採於秋季落葉後剪取發育飽滿當年生枝條。秋季採條,需沙藏處理。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挖深80-100釐米,寬度1米左右儲藏坑,長度視種條的多少而定。先在溝底鋪20釐米濕沙,穗條50-100根為1捆與濕沙分層順溝平鋪,到距地面約20釐米處,上面覆15-20釐米濕沙,再覆土成脊狀。坑內要留通風道,一般1平方米留1個,以麥草束或帶孔管樹立坑底,高出地面20釐米。春採在扦插前的3-4月份採條。 [2] 
扦插基質:扦插高牀、平牀都可,但以高牀育苗效果更好,牀面寬0.8-1.2米。打插基質一般肥沃森林土或耕作土混20-30%的河沙,扦插前2-3天噴灑適量的多菌靈500倍水溶液進行土壤消毒。扦插前灌足底水。 [2] 
插條處理:春季4月中下旬,將儲藏的種條取出,剪去基部舊剪痕,剪取插穗。插穗長8-12釐米,每個插穗上一般留3-5個芽,下部剪口一般在離底芽0.5釐米處按45°斜剪,利於下部插人土壤,並易生根。將剪截好的插穗一般50個捆成1捆,將其放入50多菌靈1000倍水溶液中浸泡2小時進行消毒,撈出後清水衝去消毒液。用生根激素處理插穗,常用生根激素有萘乙酸、GGR等,常用濃度100毫克/千克,將插穗下端3-5釐米處浸入藥液,浸泡時間以藥液滲到插穗頂端髓心為宜,處理時間為2-4小時。採用清水浸泡24小時催根,效果也較好。插穗經催根處理後即可扦插,隨取隨插,注意防止脱水。 [2] 
扦插方法:插時採用行插,行間距20-30釐米,株距5釐米,扦插時土表外保留1-2個芽。扦插後及時澆透水,使插條與土壤緊密接觸。扦插對水分要求較高,扦插後要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扦插後10-15天內出葉,但生根一般需25-30天,要注意觀察,待地上部分明顯生長後可轉人正常的大田管理。其它同播種育苗。 [2] 

長果茶藨子栽培技術

長果茶藨子出苗期

大田播種播後至出苗前要適當澆水(噴灑為主),保持土壤濕潤,也可蓋草簾保濕、保温,播後15-20天左右即可出苗。大田育苗如覆蓋地膜能早播種、早出苗,但要注意觀察,出苗後要及時在陰雨天或傍晚揭去地膜。温室播種育苗播種後地表覆蓋遮蔭網,每天灑水1-2次,出苗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一般10天左右便可出苗。幼苗出齊後逐步減少遮蔭時間,增加日照時間,温室苗在20天左右後撤去遮蔭網。在中國西寧地區露天育苗出苗期為20-30天左右,温室育苗15-25天,出苗率可達50%以上。 [2] 

長果茶藨子生長期

間苗、定苗:播種育苗種子發芽率較高,出苗量大且分佈不均勻,生產中為確保苗木質量和數量,防止缺苗,要進行間苗和定苗,間苗時應除去過密、瘦弱和有病蟲的幼苗,選留生長健壯的植株,保持適宜種植密度。間苗在苗木高2-3釐米時進行,間苗同時及時對缺苗處補苗,時間最好選陰天或睛天傍晚進行。補苗要求帶土補栽,澆足定根水,以利成活。最後在苗高10釐米左右時定苗,每平方米定100株左右。 [2] 
中耕除草:播種育苗出苗量大,雜草對幼苗影響較大,出苗後結合中耕及時進行除草,一般中耕2-3次,宜淺耕,鬆土深度5釐米左右,以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土壤蒸發,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新根萌生。 [2] 
水肥管理:育苗對水分要求較高,喜水但又怕澇,幼苗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乾旱要及時小水灌溉,注意不要積水。出苗30-40天后,開始施追肥,可結合灌水施尿素2-3次,每公頃施尿素150千克、磷酸二銨150千克。也可進行葉面追肥,每隔20-30天,用0.5%的尿素水結合澆水噴霧,後期濃度漸漸加大到2%。苗木追肥必須在8月初前完成,以後要適當控肥控水,促進木質化。如苗木要用於園林綠化,在育苗1年後按照0.5米×0.8米或0.8米×0.8米株行距定植,使植苗冠形飽滿,樹形優美,其它按照正常的培育方式管理即可。 [2] 

長果茶藨子主要價值

長果茶藨子為漿果植物。果實營養豐富,具有豐富的糖類、氨基酸、維生素,特別是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類物質含量豐富。果實富有漿汁,口味酸甜,不僅可食,且加工性能好,是製作果汁、果糖、果酒和果醬,提取維生素、食用色素及果膠酶的重要原料。長果茶藨子果實味酸,性温,具有解表之功能,種子富含亞油酸,具有降血壓、降血脂、軟化血管、治動脈硬化等作用,食用長果茶藨子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療作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