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鑼花舞

鎖定
“鑼花舞”屬道教法事舞蹈,源於道教法事“奉朝”,由七個程式中的“諸神拜朝、發兵、招兵”展示中的“鑼花”演變而成,傳入五華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現主要流傳於梅州市五華縣境內。當地人們在蓋好新房人住、安神、起灶時,習慣要請道士做法事,以此拜請神靈驅除邪魔,祈求平安。道士在做法事過程中,就要表演“鑼花舞”。通常在晚上表演,地點一般在祠堂、宮廟或民宅的庭院等處。拜祭時,台後置神桌,掛神牌,擺設供品,點燃香燭,台前置一盆米,謂“支糧”和“火米”,向神靈供奉糧食之意。法師圍繞米盆進行表演,周圍站滿觀眾,場面十分熱鬧。 [1] 
在清代時期在五華各地非常盛行。當時的“奉朝”代表性人物餘三法師鑼花技藝非常高超,後授徒古兆侍郞,古兆侍郞授徒古左侍郞(法號),真名古清左(1904年-1992年)五華縣華陽鎮人,他從小學習“鑼花”法事,終生以此為業。後由他授徒五華縣周江鎮中興村李阿四、華陽鎮鄒杏香,在民國時期經常到揭西縣、普寧縣、惠來縣及梅州各縣客家地區做法事並表演“鑼花”,當時每年展示達二百場。 [2] 
2011年04月30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2012年02月21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中文名
鑼花舞
批准時間
2012年02月21日
非遺級別
省級
類    別
傳統舞蹈
項目編號
III-32
申報地區
梅州市五華縣

鑼花舞歷史淵源

“鑼花舞”源於民間道教法事中的“奉朝”。奉朝有七個程式:一、請神拜朝,二、發兵,三、安灶,四、奏表,五、招兵差將,六、更朝,七、送神。“鑼花舞”就是從請神拜朝、發兵、招兵這三項程式展示中最為集中的體現。“鑼花舞”在展示時一般由二到三人組成,亦稱“禪公”“禪婆”和執鼓者。他們手拿高邊鑼、神扇,旁邊放牛角號、法鼓等法事用具,鑼花以招、提、轉、繞、唱、念、舞、打、吹的表達形式,一邊念、一邊唱、一邊舞,形成了“鑼花舞”獨特的表現形式。 [5] 
“鑼花舞”傳入五華縣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民間安神、安龍、轉火、廟會、祠堂拜祭都會請來“鑼花舞”藝人來做“奉朝”法事,以祈求平安、財丁興旺、農業豐收、六畜興旺、消災除難。“鑼花舞”在清代時期活動較為盛行,當時的代表性人物餘三法師鑼花舞技藝非常高超,後授徒古兆侍郎(法號),古兆侍郎後授徒古左侍郎(法號)(1904年—1992年),古左侍郎授徒鄒杏香(男,五華縣華陽鎮人,1925年—2010年),鄒杏香授徒黃永紅(男,1960年出生,第八代傳承人),“鑼花舞”的傳承方式以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方式傳承。解放後,五華“鑼花舞”活動逐步減少,改革開放以來,五華“鑼花舞”頗受民間百姓的喜愛,但因“鑼花舞”民間藝人年歲較高,展示隊伍人員缺乏。“鑼花舞”程序複雜、難於掌握,現已面臨傳承斷層的局面,現只有“鑼花舞”第八代傳承人黃永紅有少量的活動。 [5] 
“鑼花舞”長期以來一直得到民間百姓的喜愛,表現出民間百姓一種獨特的祈求方式。“鑼花舞”以其神奇的服裝、道具,特別是其高難度的招、提、轉、繞、唱、念、舞、打、吹的鑼花展示,讓民間百姓看到了一種高超的技藝,“鑼花舞”的成功展示,象徵着民間百姓的祈禱、心願一定能實現。“鑼花舞”的展示也為民間百姓增進友情、團結鄰里、行善助人、構建和諧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 [5] 

鑼花舞基本特徵

鑼花舞有諸神拜朝、發兵、安灶、奏表、招兵差將、更朝(支糧)、送神七個主要程式。展示時一般由二到三人組成,亦稱“禪公”“禪婆”和執鼓者。他們身穿畫有八卦的道士服裝,頭帶道士帽,手拿高邊鑼、神扇,旁邊放牛角號、法鼓等法事用具,執鑼、握槌,舞動鑼、槌,通過招、提、轉、繞、唱、念、舞、打、吹,構成“鑼花”,一邊念、一邊唱、一邊舞。鑼花舞的基本動作“朝拜”、“雙側鑼”、“八字鑼”、“端腿鑼”、“轉體鑼”等,可根據歌詞內容靈活變換,隨意組合動作。演唱歌詞時不舞,每一小節的首拍敲一次鑼,唱完一段詞後便選做一至兩個舞蹈動作,然後接唱下一段歌詞,這樣唱、舞交錯進行,直至把“支糧”、“招兵”歌詞唱完為止。
鑼花舞唱腔為以客家方言清唱,沒有器樂伴奏,但其曲調讓人感覺到一種神秘且嚴肅的境界,當你在現場聽到其歌聲,必然不會隨便高聲喧譁,會被其歌聲和表演所吸引。 [1] 

鑼花舞傳承保護

鑼花舞傳承價值

歷史悠久的“鑼花舞”,一直得到民間百姓的喜愛,是民間百姓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的一種獨特方式,也是我省道教舞蹈的“活化石”,對研究道教舞蹈的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1] 

鑼花舞傳承現狀

解放後初期,“奉朝”“鑼花”的表演一度逐漸減少活動, 並且其傳承要求比較嚴格,主要是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的方式,其表演技巧難於掌握,李阿四雖然技藝超羣,但最終未有接班人,在20世紀八十年代辭世。幸有鄒杏香傳人 並授徒黃永紅(現代傳承人),得到其口傳身教並全面掌握了“奉朝”“鑼花”的絕技。 [2] 
隨着多元化文化藝術的衝擊,近年來“鑼花舞”的表演活動已逐步減少,年青一代都不太願意學習,而傳統藝人皆年歲已高,現僅存一位傳承人,表演人員青黃不接,出現斷層的局面,需要加大力度扶持保護。 [1] 

鑼花舞傳承人物

黃永紅,男,1971年生。1992年正式拜師學藝,師從第七代“鑼花舞”傳承人鄒杏香。從藝二十餘年來,堅持勤練,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全面掌握了鑼花舞的招、提、繞、舞、打、吹、念、唱的表演技藝秘訣和鑼花舞的精、氣、型的精髓。同時注重在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發展。師傅鄒杏香去世以後,全面擔當各種角色,把鑼花舞中的一招一式發揮得傳神到位、淋漓盡致。他積極參與各類文化演出及各鄉鎮舉辦的巡迴演出。平時輔導縣代表隊排練鑼花舞,並曾帶領五華縣代表隊參加2010年梅州市民俗風情展演榮獲一等獎,參加2011年第五屆羣眾音樂舞蹈花會大賽榮獲銀獎,參加2014年梅州大舞台鑼花舞原生態展演大獲好評。同時參加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講座,講述鑼花舞的歷史淵源、技藝特點、傳承和發展現狀,為鑼花舞的傳承與保護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6] 

鑼花舞保護措施

為搶救這一流傳民間的寶貴文化遺產,五華縣人民政府已將“鑼花舞”於2010年10月批准列入五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4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已被批准列入梅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進一步保護和搶救瀕臨失傳的“鑼花舞”,五華縣制定了“鑼花舞”的五年保護計劃,同時爭取上級的支持,為確保五華“鑼花舞”得到保護和傳承而努力。 [5]  2012年成功申報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