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鑄劍

(魯迅創作的短篇歷史小説)

鎖定
《鑄劍》是魯迅創作的短篇歷史小説,發表於1927年,原題《眉間尺》。 [2] 
《鑄劍》取材於《列異傳》《搜神記》等古籍所記載的“三王冢”的故事,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復仇故事。從社會批判與思想啓蒙的意義上説,它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文化力量的戰鬥檄文和不妥協的反抗精神的寫照;從個體生命史的角度看,它也是魯迅心靈鬱積的想象性的宣泄與精神的自況。 [1] 
作品名稱
鑄劍
作品別名
眉間尺
作    者
魯迅
創作年代
近代
文學體裁
短篇歷史小説
字    數
11352字 [9] 
發表時間
1927年

鑄劍內容簡介

眉間尺的父親是一名鑄劍名工。大王決定選中眉父作鑄工鑄一把劍用以防身和殺敵。眉父整整花了三年時間,才鑄就兩把寶劍。眉父知道,事成之後,大王為絕後患也一定會把他殺死,所以把雄劍交給懷孕的妻子,讓孩子出生後替他報仇。
眉間尺長大成人後母親把一切實情告訴了他。自此,眉間尺身背母親交給他的雄劍,走上了為父復仇之路。他遇到一個黑色的人,黑色人一語道破其心事,眉間尺問明情由並且得到黑色人的承諾後,自刎而死。黑色人拾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間尺的頭,帶上雄劍,向王城走去。大王得報,有個名叫宴之敖的黑色人前來獻劍和眉間尺的頭,召其進殿,並叫人在殿外放上一口大金鼎,注滿水,又用火燒,待水煮開後,就叫宴之敖打開包袱,把眉間尺的頭投入金鼎,其隨沸水上下轉圈,又翻筋斗,激得水花四處飛濺,宴之敖在旁手舞足蹈,歌唱起舞。不久,水平歌停,大王走下金階,探頭去看鼎內,宴之敖趁機掣起雄劍,揮手把大王的頭砍落於金鼎中,然後從容地自刎,其頭也落入金鼎。三人在沸水中狠鬥,直到大王斷氣後,眉間尺和宴之敖的頭才四目相視微笑,合上眼睛後仰面朝天,沉入水中。滿朝文武大臣在萬分驚駭之後才驚醒過來,然而為時已晚。他們傾力打撈金鼎中的大王遺骨,誰知三人早已混作一團,無法分清你我,最後只得把三人同時安放在金棺裏落葬。 [2] 

鑄劍成書過程

《鑄劍》創作之時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先是辛亥革命果實被篡奪,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而後是五卅慘案女師大事件,直到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北洋軍閥血腥屠殺手無寸鐵的青年學生,魯迅的學生劉和珍等倒在血泊中。在這些“血的遊戲”的窒悶中魯迅構思了《鑄劍》。其後,在作者為了“擊退心中的鬼氣”而由廈門向廣州步步退守之時,終於將這篇優秀的歷史小説寫就。《鑄劍》現存手稿文末注1926年10月,可能是初稿完成的日子。據《魯迅日記》記載,它的創作完成於1927年4月3日。 [3] 

鑄劍人物介紹

眉間尺
眉間尺是個只有十六歲的少年,卻肩負着一件天大的使命——為父報仇。但他又是個性格優柔,心思細密敏感的人。他的優柔和遲疑卻從離家到看見王再到被閒人找茬圍觀而一直延續着。直到宴之敖出現並給予了他復仇的承諾後,這優柔才在那果斷的自戕中煙消雲散。至此,眉間尺那帶有“缺陷”的性情和生命才算真正結束,而另一段只為復仇的生命也由此展開。 [4] 
宴之敖
宴之敖(一説宴之敖者、宴子敖)是一個真正的復仇者,魯迅不僅把自己先前的筆名“宴之敖”給了他,也把自己的外形翻版給了他:“黑鬚黑眼睛,瘦得如鐵”“兩點磷火一般的眼光”。他是魯迅對復仇者的一種理想的塑造,並不為什麼“義士”的稱號去可憐眉間尺孤兒寡母,也非出於泛泛的同情心。他借為眉間尺報仇而完成自己對社會和旁人乃至自身的復仇。 [4] 
王這個形象就是對人性最原始、最黑暗的一面的暴露。他“善於猜疑,又極殘忍”,貪婪、暴戾、專橫而又充滿好奇心,也正是這好奇心最終害死了他。單純看這個形象,會感到就像是舊小説中反派的大集合一樣,是個灰色的扁平人物;但若把他作為組成人性的一部分來看,卻又的確是完整又全面地填充了這一塊。 [4] 

鑄劍作品鑑賞

鑄劍主題思想

魯迅的《鑄劍》體現了強烈的復仇精神、原俠精神和人民反抗黑暗的鬥爭精神。藉由國民性批判,確立了“人”的解放的現代意識;小説以荒誕包孕現實批判,對“復仇”進行了全新的現代性解讀,體現了魯迅小説的現代性追求。《鑄劍》的主題意藴是繁複而多重的,帶有多重節奏。魯迅並不止於“復仇”,“三頭相搏”把小説情節推至頂點,這個場面無疑是荒誕而令人震撼的,大多數作家往往到此就戛然而止,而魯迅的深刻就在於通過精心安排“復仇之後”情節的新的曲折發展——“辨頭”的鬧劇、“三頭並葬”的滑稽戲和“大出喪”時全民“瞻仰”的“狂歡節”,把小説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這個魯迅式的結尾,充滿了意味深長的調侃與諷刺意味,既是對強權者的進一步的嘲諷和鞭撻,同時也包藴着對黑色人乃至作者自身的反諷和自嘲。魯迅給讀者揭示了一個殘酷而令人啼笑皆非的現實:一場充滿正義的復仇壯舉業已結束,荒淫虛偽的專制暴君儘管暴斃,但“華老栓”們依然對着暴君的屍體跪拜不已;更有“義民”“忠憤而悲傷,擔心晏之敖者、眉間尺這兩個大逆不道的逆賊的魂靈,此時也和王一起享受祭禮。在此,魯迅謳歌了復仇,又對復仇提出了自己的質疑。此為魯迅的清醒,也是他的深刻。在《鑄劍》中,悲壯與嘲諷、崇高與荒謬這兩種基調相互糾纏而激盪,互為對峙,彼此消解,集中表現了魯迅深廣之憂憤和靈魂深處的糾纏、痛苦,體現了魯迅小説的現代性追求。 [8] 

鑄劍藝術特色

在魯迅的整個創作中,《鑄劍》在體式和表達上較為獨特。小説以寫實的筆法講述神奇的故事,寫出了奇詭的境界與人物。小説中的世界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隱喻的世界和象徵的世界。比如,小説中叢林中黑衣人與眉間尺的段落給讀者以巨大的心靈衝擊。魯迅描述了在眉間尺死後狼羣的出現,使整個場景充滿了陰森的氣息。它直接作用於讀者的神經,讓人直覺到陰冷的血的味道,從而感受到復仇者的艱危處境與堅定的意志。當然,小説的象徵並不是細節或段落的象徵,而是一種總體象徵。 [1]  [3] 

鑄劍作品評價

中國當代作家莫言:“我很小的時候,便從大哥的中學語文課本上讀到了這篇小説。許多年後,還難忘記這篇奇特的作品對於一個‘文學少年’的心靈產生的巨大震撼。儘管當時並不能看懂這故事,但依然感受到了這作品是一種對人生的重大啓示。那冷如鋼鐵的黑衣人形象,今生大概難以忘懷。” [7]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張兵:“通觀《鑄劍》,寫得極為悲壯。每次閲讀這則小説,都會湧現―種激情。讀者常常情不自禁,既驚歎於眉間尺的至誠復仇,又為宴子敖的俠義高風擊節讚賞。至於大王的下場,完全是罪有應得。” [2] 
聊城大學文學院教授隋清娥:“《鑄劍》完美地體現了魯迅的文學理想和觀念,將古代的傳奇故事融入新的現代的精神。這現代精神之一即體現為魯迅對少年人心理成長的極大關注。” [5] 

鑄劍出版信息

《鑄劍》發表於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8、9兩期,原題為《眉間尺》,副題是《新編的故事之一》。1932年由魯迅先生自編入《自選集》,改題作《鑄劍》。1936年1月,《鑄劍》被收入《故事新編》一書。 [2]  [3] 

鑄劍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較為重大的貢獻。 [6] 
參考資料
  • 1.    劉復生.復仇的哲學——再讀魯迅《鑄劍》[J].新東方,2013(1):72-76.
  • 2.    張兵.《鑄劍》的文化解讀[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04-112,120.
  • 3.    李紅濤.秩序與再生——小説《鑄劍》文化原型分析[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4,19(4):24-29.
  • 4.    白帆.虛無現實中的復仇——淺析《鑄劍》中的人物及其思想[J].滄桑,2007,0(3):168-169.
  • 5.    隋清娥.《鑄劍》中“劍”意象與成長主題論析[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22(4):20-23.
  • 6.    魯迅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引用日期2023-01-17]
  • 7.    莫言.誰是復仇者?——《鑄劍》解讀[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1,0(3):107-111.
  • 8.    張有根.現代性:中國文學融入世界文學的出海口——從魯迅《鑄劍》説起[J].名作欣賞,2022(36):72-74.
  • 9.    非攻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引用日期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