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氧還蛋白

鎖定
為含有鐵原子和無機硫化物,具有電子傳遞體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質。
中文名
鐵氧還蛋白
外文名
ferredoxin [1] 
外文名
Fd [2] 
顏    色
褐色
學    科
生物
名詞解釋
褐色,縮寫Fd,是L.E.Mort-enson等在1962年從巴氏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分離到的,同年四川邦夫和D.I.Arnon指出,它與光合作用有關係。廣泛分佈於細菌、藻類、高等植物中。細菌Fd的分子量約6千,植物的約1萬3千。鐵原子和半胱氨酸側鏈的SH基和無機硫結合。使成酸性,就遊離出鐵離子和硫化氫。一級結構已經確定,用X-衍射進行了三維結構的分析。氧化還原電位極低,Eo′為-0.42V。在光合成系統中,通過葉綠體,為光還原,通過Fd-NADP 還原酶作用,還原NADP 。在固氮細菌裏,成為固氮酶的電子供體,使N2還原成氨。另外在梭菌(Clostridium)中,它成為丙酮酸-Fd-氧化還原酶(乙酰COA形成)(EC.1.2.7.1)的電子受體,另外它作為氫酶(EC.1.12.7.1)的電子供體參與放H2反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