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鏡破

鎖定
鏡破,典故名,典出《本事詩·情感》。南朝陳將要滅亡時,駙馬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估計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分開行動,相約於正月十五日當街賣破鏡來取得聯繫。陳朝滅亡,妻沒入楊素家。到期,徐德言輾轉依約至京,找到賣破鏡的妻子,夫妻團聚,破鏡重圓。後遂以“鏡破”等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中文名
鏡破
拼    音
jìnɡ pò
解    釋
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典    源
《本事詩·情感》

鏡破詳細釋義

鏡破典源

《本事詩·情感》
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絕矣。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鏡,人執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于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聞者無不感嘆。仍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1] 

鏡破釋義

南朝陳將要滅亡時,駙馬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估計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分開行動,相約於正月十五日當街賣破鏡來取得聯繫。陳朝滅亡,妻沒入楊素家。到期,徐德言輾轉依約至京,找到賣破鏡的妻子,夫妻團聚。後遂以“鏡破”等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1] 

鏡破同源典故

鏡盟 鏡破 陳宮鏡 鸞光兩破 半鏡
兩分青鏡 分圓鏡 分鏡 半分鸞影 寶鏡離合
徐家鏡 徐郎離鏡 樂昌破鏡 樂昌鏡 樂昌風流 樂鏡 
破鏡 破鏡徐郎 破鏡重圓 破鑑徐狼 賣鏡重圓 鏡斷 [1] 

鏡破用典示例

宋·趙令畤《蝶戀花》詞:“鏡破人離何處問,路隔銀河,歲會知猶近。
宋·吳潛《蝶戀花·吳中趙園》詞:“鏡斷釵分何處續,傷心芳草庭前綠。”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十四卷:“妾有樂昌破鏡之憂,汝兄被縲紲纏身之苦,為虜所掠。”
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大抵女子殉夫,其故有二:……一則忍恥偷生,苟延一息,冀樂昌破鏡,再得重圓,至望絕勢窮,然後一死以明志,此生於情感者也。”
元·孫季昌《端正好,四時怨別集雜劇名》套曲:“受寂寞似越娘背燈,恨別離如樂昌分鏡。”
明·無名氏《霞箋記·得箋窺認》:“咫尺天涯有如千丈,相思帳由他主張,須道樂昌分鏡合徐郎。”
明·瞿佑《剪燈新話·聯芳樓記》:“一旦事蹟彰聞,恩情間阻,則樂昌之鏡,或恐從此而遂分。”
明·馮夢龍《古今小説·楊思温燕山逢故人》:“妾有樂昌破鏡之憂,汝兄被縲紲纏身之苦,為虜所掠。”
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小時記父母為聘一女,但不知其姓氏……頗疑其樂昌之鏡離而複合,但無顯證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