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魯齋

鎖定
鍾魯齋(1899~1960年),廣東梅縣三鄉石樓村人,現代著名教育家。先後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美國丹佛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和教育學博士學位。曾參與創辦梅州第一間大學──嘉應大學。並先後任上海滬江大學國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等職。抗戰時期,在香港創辦南華學院,親任院長。1960年,因病在香港逝世。 [1] 
中文名
鍾魯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60年
畢業院校
上海滬江大學
美國丹佛大學 [1] 
職    業
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香港南華學院院長
出生地
廣東梅縣三鄉石樓村

鍾魯齋人物簡介

鍾魯齋幼時在家誦讀完《幼學瓊林》、《四書》、《五經》等書。15歲到丙村三堡學堂讀書,畢業後考進梅州中學。後轉入廣益中學就讀,畢業時成績名列全班第一,由學校保送到上海滬江大學深造。因學習成績優異,獲“榮譽獎學金”,直至畢業。
1923年,鍾魯齋在滬江大學教育系畢業後,由滬返梅,任廣益中學教務主任,並協助黃墨村等創辦嘉應大學。1926年入滬江大學研究院,專攻教育學,翌年夏,得文學碩士學位。
1928年,以赴“萬國主日學校大會”中國代表的資格,到美國士丹佛大學專攻教育學,經兩年勤奮研讀,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後遊歷美國芝加哥、華盛頓、紐約等各大城市,並取道歐洲的英、法、意大利、瑞士等國,經印度、新加坡、香港返回上海,沿途考察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情況。
1931年至1937年,他先後任滬江大學國文系主任兼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廈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勸勤大學教育學院及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指導教授,從事教學實踐和教育理論研究,寫出許多教育論著,有的編成教育叢書出版,有的被列為大學教材。
1938年鍾魯齋與曾友豪在香港創辦南華學院,任院長。
1939年秋,南華學院正校遷於梅縣城北教溪口。為辦好學院,他遠涉南洋,奔走印尼、新加坡等地募集資金,得到華僑的熱心贊助,陸續興建教學樓、科學館、圖書館和學生宿舍等。他待人和藹,知識淵博,善於辭令,深受師生愛戴。
1940年8月,他寫了《改進梅縣教育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文,闡明在梅縣建立大學,發展地方教育,推動梅縣地方建設的必要性,並就如何改進梅縣地方教育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深受各界人士讚賞。
1960年,鍾魯齋因病在香港逝世。 [1] 

鍾魯齋人物生平

1899年10月27日出生於廣東梅縣三鄉石樓村一户貧苦家庭。幼年時便熟讀“四書”、“五經”,15歲就讀於丙村三堡學堂,畢業後考入梅州中學,後轉入廣益中學。因成績優秀,畢業時由學校保送到上海滬江大學。攻讀教育專業,成績優異,獲榮譽獎學金。1924年,鍾魯齋畢業回梅縣,任廣益中學教務主任,並協助黃墨村等創辦梅縣第一間大學——嘉應大學。為進一步學習教育理論,1926年他重返上海,入滬江大學研究院專攻教育學。翌年夏,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兩年後,他以參加“萬國主日學校大會”的中國代表資格,到美國進入史丹佛大學專攻教育學。經勤奮研讀,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隨後到美國、英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國考察各國教育慨況。回國後,先後任上海滬江大學國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廈門大學教授;1936年至1938年,回廣東任廣州勷勤大學和中山大學教授。
創辦南華學院謀求教育興國
1938年,抗戰烽火燃燒至廣州,鍾魯齋來到香港,為了繼續他的教育興國夢想,他跟友人一起創辦南華學院,親任院長。之後,為謀求建設家鄉教育,以應當時國民政府教育部之國人辦大學應設於國內的規定。1939年夏,鍾魯齋親赴南洋印尼椰城、爪哇等地發動華僑捐資辦學,宣傳華僑教育之改進,闡述在梅設立大學之必要。得到印尼雅加達中華商會會長兼籌賑會主席、僑界鉅子丘元榮(梅縣人)及熱心桑梓教育的廣大華僑的廣泛支持和大力協助。1939年8月,鍾魯齋由印尼返港,奉國民政府教育部令準設正校於梅縣。鍾魯齋遂電聘盧輝蓀、龔伯侖和時任民國政府梅縣縣長梁國材等人為校務委員。9月,原設香港的南華學院遷來梅縣,在梅縣城郊古田林屋租用民房正式招生開學,學生除來自本省外,還有來自江西、福建等地。1940年春,南華學院又由古田遷至附城錦江亭側歐陽氏大廈上課。並奉梅縣縣政府令準劃出城北教溪口西巖及北巖(即今梅縣華僑中學地址)一帶佔地面積約千畝左右建新校舍,於同年9月動工興建校舍。11月,學院奉教育部指令准予立案。1942年,即遷城北教溪口新校上課。
抗戰後遷來崎碌綏靖公署舊址
1945年8月抗戰勝利,鍾魯齋決定將學院遷出梅縣,以利學校進一步的發展。在充分比較廣州和汕頭兩座城市對南華學院的辦學利弊之後,他毅然決定把學院遷到汕頭。因為鍾魯齋認為,第一,學校遷汕頭比遷廣州在地利、人緣等方面,都更加容易和方便;第二,汕頭是嶺東門户、經濟和文化中心,潮梅各縣學子來汕讀書,交通便利;第三,民國以來,已多次有人士提出潮汕應辦大學而一直未竟,隨着嶺東各縣中等教育的發展,高中畢業生逐年增加,若往廣州或外省升讀大學,交通上、經濟上都面臨困難,若學院遷汕頭,各地學子便可就近升學,故從為本地培養人才來講,理由充分,亦一定得到地方政府及各方人士的支持;第四,學院原來就是由華僑捐資才得以創辦,如果遷往汕頭,繼續為僑鄉培養人才,或將能得到華僑同胞更多的經濟支持。
既然選擇汕頭,那麼就要做好相應的各項措施。首先是得到汕頭黨政當局的支持,商借到原汕頭市立女中校舍為臨時校址。第二是將遷校計劃同時呈送教育部並很快得到批覆。第三就是改組校董會並加聘名譽校董。公推兩廣監察使劉侯武為董事長,中央委員羅翼羣為副董事長,聘任翁照垣、林子豐等為校董並加聘名譽校董十多位,“俾使潮梅人士共同為本院努力”。各方面措施一一落實,搬遷亦便得以順利進行。南華學院1946年7月開始從梅縣搬遷來汕,9月中旬搬遷完畢,10月1日便開學上課。
在汕頭的南華學院專業開設文、商、農三大科。文科即文史系,分中國文學系和歷史學系,商科設商學系和會計系,農科設農業經濟系。原汕頭市立女中校址,於1936年建成於饒平路,是一棟只有八間教室的簡易教學樓。1939年6月21日汕頭淪陷後,市立女中停辦。作為中學,該教學樓已顯狹窄,而作為學院,就更顯場地不夠了。鍾魯齋院長原想在城郊另找地建校,但終歸財力不濟而作罷。於是他看中了位於崎碌尾原軍閥洪兆麟在汕頭崎碌建的綏靖公署舊址。綏靖公署佔地約二十來畝,建築物也很寬敞,若能借來辦學,所花費用也不多。他遂於1946年秋向廣州行轅及廣東省政府請求撥用。經過一年多的公牘往來,1947年8月30日,廣州行轅最終同意撥借,同年9月18日,廣東省政府亦同意撥借該址為學院院址。但因該址為軍隊資產,還得最後一道手續,就是南京國防部同意。於是,鍾院長又親自到南京面呈國防部,終於得到國防部的同意。1947年底,南華學院師生終於從女中校址搬到綏靖公署舊址上課。
南華學院的教學實行導師制,對學生注重文化知識和思想修養並重的教育方式。為此,學院設立學生獎學金,鼓勵學生刻苦學習。成立學生自治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1949年冬,南華學院由汕頭復遷梅縣,結束了在汕頭四年的辦學歷史。
一生專注教育事業著作頗豐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鍾魯齋居留香港,出任香港九龍南華中學校長。1952年至1956年任香港九龍崇基學院(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2] 

鍾魯齋主要成就

鍾魯齋對家鄉具有深厚的感情,對發展梅縣教育事業、培養地方人才方面極為關注。他撰寫了《改進梅州教育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文,闡明瞭發展梅縣地方教育以及在梅縣建立大學、推動梅縣地方建設的必要性,同時就如何改進梅縣地方教育,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受到當地各界人士的讚揚。
鍾魯齋一生為教育事業奮鬥不息,在辦教育方面有豐富經驗,在教學研究方面,其著作極為豐富。有《小學各科新教學法之研究》、《中學各科教學法》、《教育之科學研究法》、《比較教育》、《中國近代民治教育發展史》、《現代心理學與教育》、《德國教育》、《華僑教育之改進》、《教育法之改進》、《戰時教育問題》等專著和譯著一批。此外,還有編成單行本出版的《用實驗法去選擇中學國文之教育法》(英文本)、《兩性學習差異之調查與研究》、《文納特卡制實驗報告》、《爪遊三月記》等著作,其事蹟在建國前上海東方書局出版的《現代中外名人小辭典》和美國紐約世界名人傳編輯處出版的《世界名人傳》(英文版)、上海出版的《中國名人傳》(英文版)等均有記載。 [1] 

鍾魯齋親屬成員

鍾魯齋的祖父鍾子衡是清末秀才,父親鍾鳳儀是宿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