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錦彩龜

鎖定
錦彩龜(學名:Trachemys ornata):澤龜科、彩龜屬下的一種淡水龜。成體甲殼通常為20-30釐米,最大長度為38釐米。卵形的成體甲殼呈弱龍骨狀,後緣略呈鋸齒狀。存在大的腋盾和腹股溝盾。大腹甲扁平且無鉸鏈,橋前部比橋後部略寬,前部凸出,後部有一個淺凹痕。腹盾是腹甲系列中最大的,通常緊隨其後的是肛門或股骨。成龜的甲殼呈綠色、橄欖色或棕色。
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水體中,包括緩流的河流、湖泊、沼澤和池塘。以植物的根、草莖和闊葉片及動物如各種昆蟲、蝸牛、蝌蚪、魚類以及腐肉為食。發現於墨西哥西部的格雷羅州、哈利斯科州、錫那羅亞州和納亞里特州。
中文名
錦彩龜 [3] 
拉丁學名
Trachemys ornat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無孔亞綱
龜鱉目
澤龜科
彩龜屬
錦彩龜
亞    種
無亞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30)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 [1] 
同義學名1
Clemmys ornata Strauch 1862
同義學名2
Pseudemys ornata Cope 1876
同義學名3
Chrysemys ornata Boulenger 1889
同義學名4
Pseudemys scripta ornata Carr 1938
同義學名5
Chrysemys scripta ornata Smith and Taylor 1966
同義學名6
Chrysemys ornata ornata Slavens 1976
同義學名7
Trachemys scripta ornata Iverson 1985
同義學名8
Trachemys ornata Seidel 2002 [2] 
同義學名9
Emys ornata Gray, 1830 [1] 
外文名
Ornate Slider [1] 

錦彩龜動物學史

錦彩龜(Trachemys ornata)的分類單元傳統上被認為是彩龜(Trachemys scripta)的一個亞種(Legler 1990年),但2002年提升到完整物種等級。 [1] 

錦彩龜形態特徵

錦彩龜成體甲殼通常為20-30釐米,最大長度為38釐米。卵形的成體甲殼呈弱龍骨狀,後緣略呈鋸齒狀,在第三椎骨盾牌處最高,在第八邊緣處最寬。胸膜盾片可能帶有一系列低縱脊或皺紋。脊椎盾寬大於長;第五個是喇叭形的。橋的前後邊緣向外張開(在幼龜和亞成體中更是如此);橋上的那些是向下翻轉的,是系列中最低的。尾骨延伸超出邊緣椎骨縫。存在大的腋盾和腹股溝盾。大腹甲扁平且無鉸鏈,橋前部比橋後部略寬,前部凸出,後部有一個淺凹痕。腹盾是腹甲系列中最大的,通常緊隨其後的是肛門或股骨,然後分別是肱骨、咽喉和胸骨(儘管會發生一些變化)。雄龜的甲殼較小,圓頂較少;具更長、更粗的尾巴,排氣孔位於後緣的後面;頭部更窄,鼻子更圓錐形;前爪沒有特別長。雌龜體型較大,甲殼呈圓頂狀,尾巴較短,排氣孔位於後緣下方,頭部較寬。 [2] 
成龜的甲殼呈綠色、橄欖色或棕色;剛孵出的幼龜和亞成體龜呈更亮的綠色。每個胸膜都有一個黃色或橙色、深色中心、深色邊緣的完整單眼;前縫附近通常有黃色或橙色的豎條。脊椎上有黃色或橙色的波浪線圖案,每個邊緣的背面都有一個黃色到橙色、深色邊緣的半單眼,圍繞着靠近後接縫的深色斑點。在腹側,每個邊緣都有一個黑色斑點,部分覆蓋後縫。標記在剛孵化的幼體和年輕龜的淺殼上很明顯,但黑色素可能會在年長的成體中被掩蓋。黃色橋通常超過甲殼長度的33%,並帶有深色波浪線圖案。腹甲黃色,有一個大的可變的圖案,由四條縱向、黑邊和黃色的線組成,圍繞着中縫,在前部的淚盾處有點分叉。該圖案不會向後延伸至肛門切跡,並且在剛孵化的幼體和亞成體中最為明顯,但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因此年長的成體可能只剩下1-2條這些深色線條。 [2] 
頭部很大,鼻子有點突出(雄龜更突出),上頜內側有凹口。下顎的研磨面很窄,沒有精細的鋸齒,但下頜骨可能有細鋸齒。上頜骨上有一個內側脊。顳上條紋通常為橙色並與眼眶接觸。它可能會或可能不會在太陽穴區域擴展,但在頸部是連續的(如果發生中斷,通常是在眼眶處)。一條對角線燈帶從眼眶向後延伸到下頜角。下頦上的光紋被打斷了,中間的是後叉。皮膚呈綠色至橄欖棕色。腳趾有蹼;頸部、四肢和尾部有黃色條紋。 [2] 

錦彩龜棲息環境

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水體中:緩流的河流、湖泊、沼澤、池塘、筏子……它們幾乎適應任何水生環境,除了湍急的河流。它們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耐受微鹹水。喜歡有大量漂浮水生植被的地區,那裏有岩石和原木,錦彩龜可以在上面曬背享受日光浴。 [2] 

錦彩龜生活習性

錦彩龜喜歡在24-26℃的環境中生活。小於2年的錦彩龜不冬眠,但龜殼尺寸在10-15釐米之間的錦彩龜在野外冬眠,錦彩龜喜歡擁有充足的陽光和可以離開水面的地方,它們需要在岸邊長時間享受日光浴。這有助於調節體温和吸收維生素D。 [7] 
雜食性,以植物的根、草莖和闊葉片及動物如各種昆蟲、蝸牛、蛞蝓、蝌蚪、小型兩棲動物、魚類以及腐肉為食。 [6-7] 

錦彩龜分佈範圍

該物種是墨西哥西部錫那羅亞州南部和納亞里特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區特有的物種。 [1]  [4] 
錦彩龜分佈圖 錦彩龜分佈圖

錦彩龜繁殖方式

該物種可以在西班牙的温帶地區自然繁殖。繁殖期在春季和夏季之間。雄龜追趕雌龜,站在雌龜面前,前腿擦着雌龜的臉。它使腿部振動,並以這種方式愛撫雌龜。然後,為了制服雌龜,有雄龜咬住雌龜的腿和脖子。當雌龜接受雄龜時,交配就開始了。雄龜用長長的指甲緊貼雌龜甲殼的兩側,將生殖系統插入雌龜的尾巴下的生殖器內。幾周後,雌龜離開池塘尋找適合產卵的區域。它們更喜歡植被少而陽光充足的地方。產卵在5-7月之間進行。用後腿挖出一個深約10釐米的洞。每窩最多可以產下20枚卵。孵育温度在30°C左右。小龜在2-3月後出生。剛出生的幼龜外殼長度34-42毫米,寬度28-40毫米。4-8歲時性成熟。 [1]  [7] 

錦彩龜保護現狀

錦彩龜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7年ver3.1——易危(VU)。 [1] 

錦彩龜種羣現狀

錦彩龜是一個相對豐富的物種,分佈範圍較廣,這些彩龜經常被捕獲用於商業目的和供應寵物市場,但它們的數量保持穩定。該物種生活在重度商業農業地區,由於深井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因此可能會造成棲息地喪失和化學污染。 [1]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