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錦屏縣

鎖定
錦屏縣,因青山似錦、秀麗如屏而得名, [1]  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南邊隅,依黔面楚,東界湖南省靖州縣,南鄰黎平縣,西毗劍河縣,北抵天柱縣,土地總面積1597平方公里 [21]  。截至2023年6月,錦屏縣轄7個 鎮、8個鄉。 [27]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常住人口15.35萬人。 [25] 
雍正五年(1727年),撤銷銅鼓衞,改設錦屏縣,屬黎平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撤銷錦屏縣,改由開泰縣錦屏鄉縣丞分駐。 [7]  民國二年(1913年),移開泰縣治於錦屏,改為錦屏縣。錦屏縣是黔東南通往湖南、廣東、廣西的重要門户,三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錦屏縣是中國南方典型集體林區縣、貴州省重點林業縣,素有“杉木之鄉”、“青石之鄉”、“水電之鄉”、“舞龍之鄉”美稱。 [1]  2018年9月25日,錦屏縣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4]  2020年3月3日,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脱貧“摘帽”。 [5] 
2023年,錦屏縣生產總值為600488萬元,比上年下降1.0%。 [26] 
中文名
錦屏縣
外文名
Jinping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52262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南邊隅
面    積
1597 km²
下轄地區
7個 鎮、8個鄉
政府駐地
三江鎮
電話區號
0855
郵政編碼
5567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5.35 萬(2023年常住人口) [25] 
著名景點
錦屏風雨橋隆裏古城,文鬥苗寨,三板溪
車牌代碼
貴H
地區生產總值
600488 萬元(2023年)

錦屏縣歷史沿革

錦屏縣 錦屏縣
據1972年縣敦寨水泥廠出土的磨製石斧和2006年茅坪鎮陽溪出土的陶瓷器可知,早在新石器時代錦屏地區即有人類生息。 [6] 
春秋戰國時屬楚黔中地。秦屬黔中郡。屬荊州武陵郡鐔成縣。 [6] 
三國前期屬蜀吳角逐之地,後期歸吳。晉與漢同。 [6] 
南齊武帝永明三年(485),析武陵、牂牁二郡置東牂牁郡,縣地屬東牂牁郡平陽縣。南梁屬武陵郡龍標縣。隋代同梁。 [6] 
貞觀時隨龍標改屬巫州,武則天時又改屬沅州,代宗大曆時再改屬漵州。天寶時於亮司地置羈縻亮州,屬黔州都督府。五代時屬誠州“十洞”地。 [6] 
錦屏縣城風景
錦屏縣城風景(3張)
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於銅鼓置銅鼓寨,屬靖州。南宋大觀元年(1107),於湖耳地置隆州,遙屬紹慶府。唐宋兩代,縣地均為朝廷羈縻統治。 [6] 
置亮寨、湖耳、新化、歐陽寨蠻夷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置湖耳、亮寨、歐陽、新化四蠻夷長官司,屬湖廣靖州衞;五年(1372年)置中林驗洞蠻夷長官司;十八年(1385年)廢以上五司;二十年(1387年)置銅鼓、新化、亮寨二千户所,屬五開衞;三十年(1397年)改銅鼓千户所為衞,隸湖廣都司;永樂元年復置以上五司,屬思州宣慰司;十一年(1413年)以五司屬新化府;宣德九年(1434年)改隸黎平府。 [7] 
雍正五年改隸貴州,並撤銷銅鼓衞,改設錦屏縣,屬黎平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撤銷錦屏縣,改由開泰縣錦屏鄉縣丞分駐。 [7] 
民國二年移開泰縣治於錦屏,改為錦屏縣,屬黔東道;十二年(1923年)直屬於省;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六年(1937年)以後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7] 
1950年屬鎮遠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將天柱縣併入錦屏縣,1961年將天柱縣分出。 [7] 
錦屏縣 錦屏縣

錦屏縣行政區劃

錦屏縣區劃沿革

1950年1月26日,錦屏縣人民政府成立時,下設3區13鄉1鎮,鄉鎮下仍沿留保甲。各鄉鎮區域仍依民國31年(1942年)所劃。因交通不便和縣勢未定,瑤光鄉暫由劍河縣代管。同年3月13日,原國民黨錦屏縣殘餘武裝發動叛亂,錦屏縣人民政府撤出錦屏。 [8] 
1950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第二次進駐錦屏。 [8] 
1951年1月1日,錦屏縣人民政府恢復時,下仍設3區13鄉1鎮,同時從劍河縣接回瑤光鄉。 [8] 
1992年12月18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覆,原新化鄉屬新化所、新化司、新化寨、歐陽、映寨、密寨6個村從敦寨鎮析出,組建新化鄉;原隆裏鄉屬的隆裏所、王家榜、龍里司、華寨4個村從鍾靈鄉析出,組建隆裏鄉。
1996年,茅坪上下寨、陽溪、新建、宰大溪5個村從三江鎮析出,恢復茅坪鎮。 [8] 
2000~2001年,先後撤銷銅鼓鄉、平略鄉建制,建立銅鼓鎮、平略鎮建置。 [8] 
2003~2004年,從平秋鎮、彥洞鄉兩地遷入新化鄉新化所村,共90户404人,移民點地名稱“新園”。增設兩個組,為新化所村第20、21組。另外,在銅鼓鎮岔路村設移民新村(點),從雲照村山體裂縫危房户、電站移民户和其他地方遷移至此居住,新設1個組。 [8] 
因三板溪電站水庫淹沒,2004年,撤銷河口鄉文鬥河邊村,將平略鎮中寨、陡寨兩村合併新建三板溪村。
2007年11月,縣內鄉鎮行政區劃實行調整,撤小村並大村,將原212個村(社區)合併建立147個村(社區)。其中村140個、城市社區5個,農村社區兩個(排洞、赤溪坪)。 [8] 

錦屏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錦屏縣轄7個鎮、8個鄉:三江鎮茅坪鎮敦寨鎮啓蒙鎮平秋鎮銅鼓鎮平略鎮大同鄉新化鄉隆裏鄉鍾靈鄉偶裏鄉固本鄉河口鄉彥洞鄉 [27]  ,其中敦寨鎮由貴州省級開發區錦屏經濟開發區代管。 [9]  錦屏縣人民政府駐三江鎮。
鄉鎮
面積(平方千米)
社區(村)
政府駐地
三江鎮
124.36
赤溪坪社區、排洞社區、步行街社區、碼頭社區、風雨橋社區、飛山社區、平金村、圭腮村、龍啦村、潘寨村、卦治村、烏坡村、皇封村、小江村
步行街社區
敦寨鎮
173.3
敦寨社區、敦寨村、平江村、者屯村、龍池村、雷屯村、九南村、色界村、亮司村
敦寨社區
銅鼓鎮
147.47
銅鼓村、花橋村、嫩寨村、岔路村、銅坡村、高柳村、火衝村
銅鼓村
啓蒙鎮
197.8
邊沙村、者蒙村、魁洞村、歸故村、巨寨村、地茶村、地稠村、八受村、便幌村、雄黃村、臘洞村、興華村
邊沙村
平略鎮
119
平略村、打巖塘村、八洋村、寨早村、永寧村、三板溪村、平敖村
平略村
平秋鎮
112
平秋村、石引村、更我村、富庫村、魁膽村、橋問村、高壩村、皮所村
平秋村
茅坪鎮
46.7
茅坪村、陽溪村、新建村
茅坪村
隆裏鄉
47
隆裏所村、華寨村、龍里司村
隆裏所村
大同鄉
120.7
大同村、平陽村、紹洞村、穩江村、八河村、章山村、秀洞村
大同村
新化鄉
57
新化寨村、新化司村、新化所村、歐陽村、映寨村
新化所村
彥洞鄉
93
彥洞村、黃門村、救民村、仁豐村、仁裏村、瑤白村、九勺村
彥洞村
鍾靈鄉
91.4
陽艾村、鍾靈村、寨稿村、高寨村、地婁村、貢村村
鍾靈村
偶裏鄉
89
寨歐村、皆陽村、寨先村、寨霞村、皆久村、雲照村、皎洞村、格溪村
寨歐村
河口鄉
121.5
河口村、瑤光村、韶靄村、裕和村、文鬥村、中仰村、巖灣村
河口村
固本鄉
74.7
南河村、瑤裏村、控俄村、扣文村、務翁村、八一村、東莊村、培亮村
南河村

錦屏縣地理環境

錦屏縣位置境域

錦屏縣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南邊隅,東界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南鄰黎平縣,西毗劍河縣,北抵天柱縣,地跨東經108°48′37″~109°24′35″,北緯26°23′29″~26°46′49″,南北最寬39.6公里,東西長55.5公里,土地總面積1597平方公里 [21] 

錦屏縣地形地貌

錦屏縣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地帶,地貌破碎,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及西南部為中低山區,中部及東北部為低山峽谷區,東南部為低山丘陵盆壩區。錦屏縣境內山脈為苗嶺餘脈,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峯有6座,其中固本鄉境內的龍幹山海拔1344.7米,是縣內的最高點。茅坪清水江出境處海拔282米,為縣內最低點。 [10] 
清水江從西北河口鄉入境,至中部平略折向東北,於縣城接納西北而來的小江,再下納東南來的亮江,東北出天柱。三條主要江河,將錦屏縣境大致劃成依次隆降的5個片區:由北而南,平秋、彥洞、黃哨山隆起——河口、平略、三江、茅坪河谷下陷——固本(青山界)、啓蒙、偶裏山區隆起——隆裏、鍾靈、新化、敦寨、銅鼓、大同河谷下陷——敦寨、銅鼓東部的高美化、螞蝗山區隆起。 [10] 

錦屏縣水文條件

錦屏縣 錦屏縣
錦屏縣境內清水江干流河長57.45公里,流域面積1596.9平方公里。清水江在境內共接納大小支流147條,河長10公里以上或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3條,總長411公里。其中大的支流有烏下江、八洋河、小江、亮江4條。錦屏縣境內主要河流除八洋河(含其支流)外,其它河域均有客水流入境內,全縣共計有13627平方公里集水面積所產客水量流入縣境。其中清水江區客水用錦屏、施洞二站徑流估算為62.20億立方米。烏下江區水量採用烏下江區徑流估算為5.097億立方米。小江河區客水採用小江河區徑流估算11.94億立方米。亮江區客水採用亮江區徑流估算為7.372億立方米。錦屏縣客水總量為86.61億立方米,加上境內產生的地表水資源量9.964億立方米,總的出境水量約為96.57億立方米。錦屏縣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9.964億立方米,平均年徑流深624.0毫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為4913立方米/人·年。 [11] 

錦屏縣氣候條件

錦屏縣
錦屏縣(14張)
錦屏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因境內植被條件較好,對氣候的分配有了相應的調節,故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由於受到境內複雜的地形和植被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具有明顯的山地主體氣候和林區氣候的特點。 [12] 
  1. 氣候温和:境內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年均氣温16.4℃,氣温年21.4℃,全年温度大於或等於30℃的94天,小於或等於0℃17天。 [12] 
  2. 雨量充沛,乾濕分明。境內常年降水量在1250-1400毫米之間。4-9月為一年中的温濕季,降水量佔全年70%,10-3月為一年中的乾季,降水量佔全年的30%。 [12] 
  3. 水熱同季,温暖共節。境內4-9月平均降水量均大於年平均數,氣温升高,降水量也隨之增多,反之減少。 [12] 
  4. 光照偏少,但較集中。錦屏地區光照資源是全國最低值區第一,年日照數為1086.3小時,佔全年可照數的25%,但日照比較集中,75%集中於農作物生長旺盛期的4-9月。 [12] 
  5. 山區涼,河谷壩區熱,局部小氣候明顯。境內由於地形複雜多樣,地勢起伏不平,相對高差大,高低兩地農事季節相差達15-30天,水稻收穫是:平壩收白露,山上打秋分,故有“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後兩重天”之説。 [12] 

錦屏縣自然資源

錦屏縣水力資源

錦屏縣 錦屏縣
截至2017年末,錦屏縣已建成水利工程6048處,有效灌溉面積4.753萬畝,保灌面積4.733萬畝。全縣現有蓄水工程58處,其中小一型2座、小二型9座,山塘47處,正常蓄水位庫容505.69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69.473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798萬畝,保證灌溉面積1.778萬畝;引水工程5971處,其中小二型以上49處,小二型以下5922處,引水流量2.398立方米每秒,有效灌溉面積2.085萬畝,保證灌溉面積2.085萬畝,提水工程19處,小二型18處,小二型以下1處,有效灌溉面積0.87萬畝,保證灌溉面積0.87萬畝。建有水電站109座,裝機容量8900千瓦,年發電量5942萬度,由中南設計院設計的三板溪水電站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 [13] 

錦屏縣森林資源

錦屏縣 錦屏縣
錦屏縣地處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境內植被共分為8種主要類型:杉木林、馬尾松林、杉木馬尾松混交林、竹林、油茶林、常綠落葉闊葉林、灌木林以及草坡。據調查,全縣樹種資源有70餘科300多個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二級保護植物11種,省級保護植物61種。主要植物種類包括杉木、馬尾松、樟樹、紫檀、青桐、黃檀、白楊、梧桐、槐、柞木、烏桕、檫木、鵝掌楸、馬蹄參、喜樹、竹類等。 [13] 
根據2011年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結果得出,錦屏縣國土總面積2395350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780781.7畝,佔74.34%;非林業用地614568.6畝,佔25.66%,森林面積1704511.8畝(含有林地和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地),森林覆蓋率71.16%。活立木總蓄積927.07萬立方米,其中喬木林蓄積924.45萬立方米,佔99.72%;疏林地蓄積2.62萬立方米,佔0.28%。林木綠化率71.68%。 [13] 

錦屏縣礦產資源

錦屏縣內黃金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平秋、八客、銅鼓三大礦區堪稱國內大型礦區。錦屏縣內黃金均呈脈狀,屬含金石英脈類型金礦,其特點是品位變化大、厚度小,其規模亦小;構造部位則多處於背斜軸部。全境計有脈金礦點5個4處,砂金礦點1處。 [13] 
錦屏縣內已見小型水晶礦牀一處,礦點11處,主要產於銅鼓、鍋裏向斜北面兩翼的隆裏組地層中,少部分產於清水江組二段及番召組二段地層中,由地下熱水活動形成。 [13] 

錦屏縣政治

舒健
張以東
更新於2024.05 [23]  [28] 

錦屏縣人口民族

錦屏縣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錦屏縣常住人口為155182人。 [20]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總户數64775户,總人口239483人,其中:鄉村人口179827人,佔總人口的75.09%;城鎮人口59656人,佔總人口的24.91%。男性人口128307人,佔總人口的53.58%;女性人口111176人,佔總人口的46.42%。少數民族人口215045人,佔總人口比重為89.8%。年末常住人口15.35萬人,全縣人口出生率為8.84‰,死亡率為8.2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6‰。 [25-26] 
2023年末户籍人口及其構成
指標
年末數(人)
佔總人口比重(%)
全縣總人口
2394823
100
其中:城鎮
59656
24.91
鄉村
179827
75.09
其中:男
128307
53.58
111176
46.42
其中:0-17歲
52584
21.96
18-34歲
58220
24.31
35-59歲
90467
37.78
60歲及以上
38212
15.96

錦屏縣民族

錦屏風雨橋 錦屏風雨橋
錦屏是個多民族雜居的縣份,以侗、苗、漢為主要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99.45%(2007年),其中侗族佔49.37%,苗族佔37.57%,漢族佔12.51%。此外,還有水、布依、彝、壯、瑤、土家、仡佬、黎、白、回、滿等16個少數民族。苗族大致在宋元時期從湖南、廣西和清水江中上游地區陸續遷入縣境。漢族則在明代以後通過隨軍“徵苗”、經商、逃荒等形式陸續進入錦屏地區。 [2] 
截至2017年末,錦屏縣少數民族人口209088人,佔總人口比重為89.25%。 [3] 

錦屏縣交通運輸

錦屏縣綜述

1980年代初,錦屏縣內只有兩條過境公路、兩條縣內公路,總里程142公里,有9個鄉鎮所在地和33個行政村通公路,而且公路等級都很低。在1980年代中期,縣政府利用林業經費和國家的糧棉布款,採以工代賑等方式將公路修通到固本、河口、新民、裕河、九南、高壩等邊遠鄉鎮,實現了鄉鄉通公路。1990年代後,又進一步完善縣內公路主幹道,並開始建設通村公路。 [2] 
2023年,錦屏縣通車裏程達2232公里,其中通村油路(水泥路)通車裏程818公里。全縣通瀝青(水泥)路和通客車建制村的比重均達到100%。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擁有各類營運車輛257輛,各類營運船隻23艘。
2023年,錦屏縣貨物運輸總量480萬噸,比上年下降7.7%,貨物運輸週轉量39491萬噸公里,比上年下降7.6%。旅客運輸總量9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旅客運輸週轉量10560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3.7%。 [26] 

錦屏縣公路

高速:松從高速公路(三黎段)設新化、敦寨、錦屏3個收費站,新化、錦屏2個服務區

錦屏縣鐵路

正在建設的城際鐵路玉從鐵路(玉屏至從江)經過錦屏縣並設立錦屏站

錦屏縣航空

機場:錦屏縣城距離黎平機場沿高速公路走30分鐘即到

錦屏縣經濟

錦屏縣綜述

錦屏縣 錦屏縣
地區生產總值
2023年,錦屏縣生產總值為600488萬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1755萬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90649萬元,下降10.7%;第三產業增加值288084萬元,增長4.4%。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0.3∶31.7∶48.0,第一產業增加值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所佔比重比上年下降3.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全縣人均生產總值39120元(按年人均常住人口計算)。
財政收支
2023年,錦屏縣財政總收入完成46837萬元,比上年下降10.0%,減少5207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807萬元,比上年增長0.1%,增收28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0888萬元,比上年增長5.7%,減少10214萬元。税收總收入37209萬元,比上年下降10.0%,減少4137萬元。
就業
2023年,錦屏縣城鎮新增就業2700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06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537人。全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6期,培訓人數1624人,轉移農業勞動力就業4645人。農村外出務工人數6.47萬人。 [26] 
固定資產投資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含房開)79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全年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7306萬元(含房開),比上年下降11.1%,其中:建築安裝工程投資122393萬元,比上年下降21.1%;工業投資78253萬元,比上年增長39.3%。 年末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13家,房開項目17個,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29835萬元,比上年下降2.7%。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8485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5%。 [26] 
人民生活
2023年,錦屏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60元,比上年增長3.5%。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8元,比上年增長8.2%。
2023年,錦屏縣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080元,比上年下降16.1%。全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943元,比上年增長8.3%。 [26] 

錦屏縣第一產業

2023年,錦屏縣糧食種植面積13998公頃,與上年持平。全年糧食總產量67743噸,比上年下降1.5%。
2023年,錦屏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4241萬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97112萬元,增長5.8%;林業產值538953萬元,增長0.5%;牧業產值28456萬元,增長5.2%;漁業產值15449萬元,增長4.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9331萬元,增長3.6%。
2023年,錦屏縣肉類總產量7548噸,比上年增長7.0%,其中:豬肉5478噸,增長8.2%,牛肉446噸,下降0.5%,羊肉52噸,下降6.1%。禽蛋產量1407噸,比上年增長43.0%。
2023年錦屏縣主要畜產品產量
畜產品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7548
7.0
其中:豬肉
5478
8.2
牛肉
446
-0.5
羊肉
52
-6.1
禽蛋
1407
43.0
牛出欄
3402
-4.9
豬出欄
62435
7.8
羊出欄
3250
-3.4
牛年末存欄
9391
-5.4
豬年末存欄
38625
-2.5
羊年末存欄
3429
-1.2
2023年,錦屏縣水產品養殖產量6703噸,比上年增長2.3%。 [26] 

錦屏縣第二產業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擁有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27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7045萬元,比上年下降37.8%,其中:規模以上製造業完成30023萬元,比上年增長3.4%;規模以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26337萬元,比上年下降56.4%;規模以上採礦業完成684萬元,比上年增長40.6%。全年全社會用電量33371萬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8327萬千瓦時,城鎮居民用電量5175萬千瓦時,鄉村居民用電量8783萬千瓦時。全年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發電量15.65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58.3%;人造板7.58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5%;水泥49.87萬噸,比上年下降23.4%;商品混凝土10.73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4%;印刷電路板45.5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3.2%。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擁有資質內註冊地總專包建築企業9家,建築業總產值120395萬元,比上年下降15.5%。全年新籤合同124044萬元,比上年下降27.2%,全年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7.1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 [26] 

錦屏縣第三產業

郵政業
2023年,錦屏縣郵政業務總量完成2984萬元,比上年增長19.1%;電信業務總量1.74億元,比上年增長16.8%。 [26] 
國內貿易
2023年,錦屏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9281萬元,比上年增加5.8%。批發業銷售額55987萬元,比上年增長5.8%,零售行業銷售額298288萬元,比上年增長7.8%,住宿業營業額4448萬元,比上年增長14.0%,餐飲業營業額29249萬元,比上年增長12.0%。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擁有限額以上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企業數分別為4家、11家、2家、4家。全年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14956萬元,比上年增長5.5%。 [26] 
金融、保險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2068441萬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017786萬元,比上年增長11.7%;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050655萬元,比上年增長16.9%。
2023年,錦屏縣保險業務收入9114萬元,比上年增長4.3%。 [26] 
旅遊業
2023年,錦屏縣共接待旅遊人數259.01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旅遊客人數259.01萬人次、接待入境遊客人數71人次、過夜遊客人數46.27萬人次、一日遊客人數212.7萬人次。全年旅遊接待總收入26.4億元,比上年增長27.5%。 [26] 

錦屏縣社會事業

錦屏縣教育事業

錦屏中學綜合樓 錦屏中學綜合樓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擁有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校(園)140所,其中:幼兒園60所,小學(教學點)69所,普通中學(初中、高中、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在校(園)學生36837人,其中:幼兒園6146人,小學(教學點)15758人,普通中學(初中、高中、九年一貫制學校)12923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880人,特殊教育學校130人。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在職公辦教師2342人,其中:幼兒園283人,小學(教學點)996人,普通中學(初中、高中、九年一貫制學校)975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70人,特殊教育學校18人。
2023年高考一本錄取人數231人,比上年減少1人;二本錄取人數498人,比上年減少21人;專科以上上線人數1107人,比上年增加196人。
2023年,錦屏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覆蓋率達100%,受益學生達22218人。 [26] 
錦屏縣高中名單
錦屏中學
錦屏縣初中名單
貴州省錦屏縣民族中學
錦屏縣茅坪九年制學校
錦屏縣大同民族初級中學
錦屏縣銅鼓中學
錦屏縣敦寨中學
錦屏縣新化鄉初級中學
錦屏縣隆裏初級中學
錦屏縣鍾靈中學
錦屏縣平略中學
錦屏縣偶里民族初級中學
錦屏縣啓蒙民族中學
錦屏縣固本初級中學
錦屏縣河口初級中學
錦屏縣平秋鎮民族中學
錦屏縣彥洞鄉黃門民族中學
-

錦屏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擁有縣級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個、博物館1個。全年共播出《錦屏新聞》240期1440條,《一週要聞》48期500條、製作各類專題18個;在國家、省、州級廣播電視台分別播出新聞12條、95條、163條。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擁有廣播電視轉播發射台1個,廣播電視農村直播衞星用户42660户,電視覆蓋率100%,廣播覆蓋率100%,有線數字電視用户數53600户。 [26] 
博物館:隆裏古城生態博物館、九寨侗族文化博物館、文鬥生態博物館、錦屏文書特藏館

錦屏縣醫療衞生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14] 
截至2023年末,錦屏縣共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15個,其中:綜合醫院1個,中醫醫院1個,鄉鎮衞生院(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5個,村衞生室176所,診所(衞生所、醫務室)19個,疾病預防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衞生監督機構1個。全縣設有住院編制病牀位1049張,實際開放牀位1408張。衞生技術人員167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05人,註冊護士716人,藥師(士)55人,技師(士)125人。 [26] 

錦屏縣社會保障

2023年,錦屏縣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20089人,比上年增長3.1%。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6103人,比上年增長0.7%。失業保險年末參保總人數4899人,比上年增長4.1%。工傷保險參保單位550家,工傷參保人數19199人,比上年增長10.1%。
2023年,錦屏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含城鎮居民)201471人。全年全縣共有976644人次享受合作醫療補償,補助醫療費用21414萬元。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共有參保單位312家,參保職工12382人,徵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5554萬元。
2023年,錦屏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6072元/人/年,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299户7410人,全年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781萬元。
2023年,錦屏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713元/人/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058户2332人,全年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77萬元。全年發放城鄉居民臨時生活困難救助金291萬元。
2023年,錦屏縣實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968户,住房租賃補貼發放368户,城市棚户區改造户數566户,農村危房改造開工建設户數266户。落實中央、省、州和縣級保障性住房補助資金1103萬元,落實中央、省、州和縣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59萬元。 [26] 

錦屏縣鄉村振興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鄉村振興局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 [22] 

錦屏縣風景名勝

隆裏古城 隆裏古城
錦屏縣有國家級AAA景區1個、國家水利風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風景區面積180平方公里,進入《貴州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有A級景點3個(隆裏古城、三板溪湖區、文鬥),B級景點1個,C級景點3個。
景區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飛山廟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早期領導人、上海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龍大道烈士故居,貴州省重點保護和發展的民族文化村鎮、中挪文化合作項目——隆裏古城生態博物館。重點民族村鎮(寨)有隆裏、文鬥、韶藹、裕和、黨艾、瑤白、茅坪、固本、河口等。 [19] 
隆裏古城景區:2016年被評為國家級AAA景區,位於隆裏鄉駐地,是一座有着600多年曆史的古軍事屯堡、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是中國與挪威王國國際合作“貴州生態博物館羣”之一,景區範圍包括隆裏古城、華寨鄉村旅遊區、春蕾林場森林公園等景點。
錦屏三江六岸風景區
鴛鴦綠浦上,翡翠錦屏中。在黔之東南,清水江一路攬青山翠嶺,流碧淌翠,到了錦屏,清水江左納小江,右擁亮江,構成“三江聚秀”的天然奇景。
錦屏,是湘黔邊界清水江畔一座氣韻天成的小縣城,以水為錦,以山為屏,靜靜棲息於“三江國家水利風景區”的懷抱裏。小城的天景、山景、水景,青山、老樹、古泉,亭閣、廊橋、水榭,各美其美,和合相生,水韻山情總宜人。 [24] 
2015年被評為第十五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景點涵蓋了清水江、小江、亮江和白市湖區(錦屏段)、卦治湖區、三板溪湖區形成“三江三湖”及“三江六岸”交匯處,水域面積16.79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90%以上。
文鬥苗寨:位於河口鄉文鬥村,是一個有着悠久環保歷史的苗寨,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村內幾乎所有老百姓家中都珍藏有清代林業契約,約有3萬件,是我國及至世界現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統、最集中的林契文書,成為我國繼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文獻和安徽“徽州艾書”之後的第三大珍貴歷史文獻,被法國《歐洲時報》,國內《中國民族報》,《中國綠色時報》等媒體譽為“中國苗族環保第一村”。
青山界:位於貴州省錦屏縣河口鄉、固本鄉,黎平縣平寨鄉、德化鄉,劍河縣南加鎮、南寨鎮交界處,素有黎、錦、劍三縣屋脊之稱。海拔900-1250米,總面積3000多公頃,山勢起伏波瀾,土地遼闊,特產豐富,既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又有古樸的民族風情和寶貴的文物古蹟。
雷屯田園風光:位於敦寨鎮雷屯村,坐落於錦屏、黎平兩縣交界的亮江河畔,形成“三面環水,一面臨山”的半島——雷屯,百大沙洲如翡翠碧玉鑲嵌在寨旁亮江河面,沙洲上綠草如茵,古木葱鬱,自然風光旖旎,具有“江南水鄉”的美譽,是遊客休閒憩息、客商投資的天然港灣。

錦屏縣著名人物

龍大道 龍大道
吳慕姚(1871~1915),原名尚隆,苗族,錦屏縣鍾靈鄉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吳慕姚赴日考察學務,受孫中山學説影響,立誓“為拯神州於水火,敢將鐵骨碰刀槍”。民國元年(1912年),吳慕姚加入“同盟會”和“南社”,任《國風日報》主筆,發表文章揭露袁世凱投靠帝國主義,對革命實行政治欺騙和軍事威脅、陰謀竊取革命果實,復辟帝制的陰謀。
龍大道(1901~1931),原名龍康莊,字坦之,侗族,錦屏縣茅坪鎮人。他自幼刻苦好學,關心人民疾苦,立志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1923年,在上海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黨員之一。

錦屏縣榮譽稱號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80 [15]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百佳富氧縣市。 [16]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7] 
2021年1月1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