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銀山畈鄉

鎖定
銀山畈過去又叫銀沙畈,人民公社時,曾叫銀沙公社,與湯匯合稱湯匯人民公社、英雄公社等,1981年全國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銀山畈。主要有上畈、西畈、銀山畈等幾塊構成,版圖呈梭形,整個地域以銀山畈小集鎮為中心,面積74.2平方公里。轄門山、銀山畈、上畈、西畈、彭衝五個行政村。
中文名
銀山畈鄉
行政區類別
鄉鎮
地理位置
金寨縣西部邊陲
面    積
74.2 km²

銀山畈鄉地理環境

銀山畈鄉位置境域

銀山畈位於金寨縣西部邊陲,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東經115度27分—115度32分,北緯31度35分—31度36分。北與河南省商城縣接壤,南與金寨縣關廟鄉毗鄰,東臨湯家匯鎮,西為九峯尖林場,距縣城梅山95公里,系大別山山麓。 [1-2] 

銀山畈鄉地形地貌

銀山畈屬高寒山區鄉鎮。全鄉平均海拔450米,最高海拔1093米,最低海拔300米。地勢四周高,中間低,是一個典型的“小盆地”。

銀山畈鄉氣候

屬於亞熱帶大陸性季風區,冬冷夏熱,小氣候較為明顯。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50~1350毫米,無霜期224天,最低氣温-13.5℃,年平均氣温13.4℃,≥10℃的年積温4935.7℃。山場面積64.3平方公里,佔全鄉總面積的86.7%,森林覆蓋率55%。“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是銀山畈的基本地貌特徵。 [1] 

銀山畈鄉自然資源

銀山畈鄉植物資源

銀山畈自然資源十分優越,有山場面積6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00餘畝,且土壤主要為黃棕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適宜於杉木、銀杏、板栗、毛竹、茶、桑和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生長。有林地面積72297畝,其中村級林場5處。經濟林面積4580畝,退耕還林1655畝,蓄木28300立方米;板栗近3000畝,茶園1000餘畝,桑園800餘畝,有銀杏、杉木等名貴樹種10幾種;盛產板栗、茶葉、山核桃、野山楂、野李子等,轄區內有國營林場一處即九峯尖林場。

銀山畈鄉動物資源

有國家二級動物麝、黃羊、錦雞等,有省一級動物花面狸,二級動物黑班蛙、刺蝟、豪豬、豬獾、野豬等,還有娃娃魚、斷板龜、甲魚、烏龜、黃蟮等。有野生的丹蔘、蒼朮、麥冬、射干、川貝、芍藥等名貴藥材,有人工種植的靈芝、天麻、茯苓、板藍根、防風、香菇、木耳等,有天然的山野菜和人工種植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等。

銀山畈鄉礦產資源

銀山畈礦產資源充足。東南部洪家大山,南部大小銀山,地下藴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經313地質隊探測,已查實的鉛鋅礦儲量達1200萬噸,金銀銅鉬礦也有一定的儲量。同時,門山村還有含量極高的石灰礦,另有豐富的花岡石、大理石等。 [1] 

銀山畈鄉旅遊資源

銀山畈具有大量可供開發的旅遊資源。如:神化般的鯉魚跳龍門、鬼斧神工的獅子頭巨巖、白馬瀑布、大小伏山、九峯尖、趙家大院,赤南縣委機關舊駐地,同時有供奉黃飛虎的東嶽府、銀山寺等,東有湯匯的金剛台、頭靈寺,西與河南商城相通,旅遊發前景廣闊。 [1] 

銀山畈鄉基礎建設

銀山畈投資環境逐步優化。北與河南省已通油路,東至湯家匯鎮全部是山區四級柏油路,南到關廟的路基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逐步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移動基站、程控電話、計算機網絡等通訊設施建設穩步發展,逐步形成了低投入高效率、高收益的信息平台。
文化教育衞生事業共同發展。銀山畈鄉文教衞等事業發展迅速,全鄉五個村全部開通了廣播,組組都能聽到廣播;有線電視普及率達30%以上;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組建了中心校,下轄一所中學、五所小學全部都蓋了教學樓,重新整合了教育資源,強化了學生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明顯增強;同時全鄉五個村都有醫療室,鄉醫院綜合樓計劃2005年底建成交付使用,並調配了醫資力量,購置了醫療器械,醫療水平逐步提高;同時全鄉50%以上的人口都飲上了清潔水。 [1] 

銀山畈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3] 
總人口
8533
4535
3998
家庭户户數
2479
家庭户總人口(總)
8451
家庭户男
4467
家庭户女
3984
0-14歲(總)
2165
0-14歲男
1231
0-14歲女
934
15-64歲(總)
5978
15-64歲男
3091
15-64歲女
2887
65歲及以上(總)
390
65歲及以上男
213
65歲及以上女
17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379

銀山畈鄉著名人物

銀山畈鄉自古以來人才輩出,為中華民族建設和新中國革命做出了不朽貢獻。古時出過宰相,近代名人有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副主任兼公安部隊軍事法院院長陳伯祿少將,反手奇書第一人、中華慈善總會理事周森,紅軍中省軍級領導幹部吳厚枝,革命時期紅軍中縣團級烈士張子義、王文健、王枝如、鄭與恆等,為了中國革命,貢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改革開放之後,銀山畈不斷重視教育,據不完全統計,銀山畈鄉至今已出400餘名大學生,14名碩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有成就的有北京的李澤新、彭子澤、陳競成;江蘇的趙明、六安的周德福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