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門閘

鎖定
金門閘,位於河北省涿州市東北部義和莊鄉北蔡村北3.5千米永定河右岸,盧溝橋下游30千米處。金門閘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初為草閘,引清刷渾而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將金門閘改建成石閘,目的是引清攻沙。後多次修葺或大修。清宣統元年(1909年),金門閘重建,改壩為閘。1995年,金門閘停止使用。 [3]  [5] 
金門閘整體為花崗岩條石砌築, [3]  為順堤南北向排列,共15孔,南北寬100.6米,東西進深54.62米,建築佔地8335平方米。 [7]  閘的主體由南北金剛牆及其間14座雞心垛組成,形成15孔閘涵。垛為長方形,迎水面(東向)砌成三角形。金剛牆東西兩端各續外撇45°的雁翅牆,使閘迎水、順水面形成敞口的簸箕形。閘底皆為海墁石坦坡。 [3]  金門闡作為清代永定河分洪減災的大型水利設施,對維持清代京畿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發揮過重要歷史作用,是勞動人民和工程技術人員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5]  金門閘的興廢與修建,真實記錄了永定河河道及其治理方略近300年演變過程。尤其是由閘改壩,復又建閘的過程為現代研究清代永定河治理方式與水利工程設施的建築形制提供了重要而獨特的實物依據。 [6] 
2006年5月25日,金門閘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金門閘
外文名
6-0350-3-053
地理位置
河北省涿州市東北部義和莊鄉北蔡村北3.5千米永定河右岸
所處時代
清代
佔地面積
8335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350-3-053

金門閘歷史沿革

金門閘
金門閘(2張)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保定以南諸水與渾河匯流,勢不能容,時有氾濫。同年四月廿九日,康熙帝乘舟閲視渾河,至同年五月十日還京。見災民以水藻為食,命着速浚河築堤。巡撫于成龍疏築兼施,濬河百四十五里,築南北堤百八十餘里。同年七月廿一日,康熙帝賜渾河名永定河。自是渾流改注東北,無遷徙者垂四十年。 [5] 
金門閘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為草閘,位於宛平縣南、竹絡壩北(今任營村南、窯上村北)的永定河右岸堤段。當時永定河水含沙量很大,為治沙患引牤牛河水入永定河,以水攻沙,引清刷渾而建。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將金門閘改建成石閘,目的是永定河水大則閉,防渾水倒漾,水小則開,引牤牛河清水入永定河攻沙。
清乾隆三年(1738年),將閘移地(由原址移到今窯上村南、韓營村北的永定河右岸堤段,也就是現存金門閘的位置)並改建為減水石壩,以分減永定河洪水,仍襲用了康熙金門閘舊稱。因河牀淤高,壩時常隨之修葺增高。 [4]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道光三年(1823年)、十一年(1831年)和二十三年(1843年)遂將龍骨加高至八尺七寸(2.78米),尚可泄水。迄又將三十年,河底淤高與龍骨平。
清同治五年(1866年),築埝堵閉,涓滴不能啓放,壩廢棄。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直隸總督李鴻章上《籌修永定河閘壩折》,開始大修金門閘石壩,並疏浚引河入小清河,至4月工竣。
清宣統元年(1909年),河臣呂佩芬主持重建金門閘,改壩為閘。闢閘孔15道,各設閘板,啓閉由人,成為真正意義的泄洪閘,該閘“水小可閉之以遏其軼,水大可啓之以殺其怒”,控制自如。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建南端兩孔為鐵閘門。
1971年,金門閘復加改建,作為灌溉用閘門,其餘各孔均廢。
1995年,永定河三家店下游斷流,金門閘停止使用。 [3]  [5] 

金門閘遺址特點

金門閘為順堤南北向排列,共15孔,南北寬100.6米,東西進深54.62米,建築佔地8335平方米。 [7]  閘的主體由南北金剛牆及其間14座雞心垛組成。14座雞心垛形制、規模相同,均列於金剛牆之間,形成15孔閘涵。垛為長方形,迎水面(東向)砌成三角形。垛頂斜置絞關石4根,其頂端置圓孔為提吊閘板所用(閘板應為雙槽木製,現已無存),金剛牆東西兩端各續外撇45°的雁翅牆,使閘迎水、順水面形成敞口的簸箕形。閘底皆為海墁石坦坡。 [3] 

金門閘文物遺存

金門閘現存比較完整,在南閘台南部碑房內,立有碑刻五通: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題詩碑,碑陽堤柳,碑陰閲金門閘五言詩各一首;二、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金門閘睿淤碑》;三、清道光三年(1823年)《上諭》碑;四、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金門閘減水石壩記》;五、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金門閘記》。 [3]  [5]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金門閘浚淤碑》載:“着傳諭周元理,督飭河員,於金門閘過水之處,即為挑浚,務使積淤盡除,水道暢行,以資疏泄。嗣後金門閘每遇過水,永遠照此辦理”。 [5] 
清道光三年(1823年)十二月初十日,內閣奉上諭:“近年永定河流受淤較重,據張文浩等逐一履勘,南二工拆修升高,金門石閘龍骨、壩台、金牆、海埠、石簸箕……又迎水引河、閘外減河等工並廠房器具,共估銀十萬三千四百五十一兩零。着俟來歲春融,照估趟辦,統限汛前一律完竣”(金門閘《上諭》碑)。 [5] 

金門閘歷史文化

  • 藝文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帝閲視金門閘時,題詩兩首。
碑陽堤柳一首:“堤柳以護堤,宜內不宜外;內則根盤結,御浪堤弗敗。外惟徒飾觀,水至堤仍壞;此理本易曉,倒置尚有在。而況其精微,真解亦奚怪;經過命補植,緩急或少賴。治標茲小助,探源斯豈逮。” [5] 
  • 永定河
永定河經盧溝橋向南入河北,之後在天津匯於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在清代二百多年中,永定河平均不到4年就有1次洪災,甚至水淹北京,成為威脅京城安全的重大隱患。 [7] 
“永定河亦名無定河,即桑乾下游。……以其經大同合渾水東北流,故又名渾河,元史名曰小黃河。”又“永定河匯邊外諸水,挾泥沙建令瓦而下,重巒夾峙,故鮮潰決。至京西四十里石景山而南,逕盧溝橋,地勢陡而土性疏,縱橫盪漾,遷徙弗常,為害頗巨。”“從古未曾設官營治。”(《清史稿、河渠三》)
據《清史稿》《北京歷史紀年》所載:自清順治下迄宣統的267年間,永定河共決口48次,即順治2次,康熙1次,雍正2次,乾隆10次,嘉慶6次,道光5次,咸豐4次,同治7次,光緒11次,平均5年餘一次。其中咸豐、同治、光緒三帝在位58年間,決口22次,平均不足三年一次。 [5] 
因此,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命巡撫于成龍疏築兼施,永定河改注東北。 [5]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始建草閘——金門閘,目的引清刷渾而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將金門閘改建成石閘,目的引清攻沙。清宣統元年(1909年),河臣呂佩芬主持重建金門閘,改壩為閘。“完全是按現代涵閘原理和構造設計的,實現了金門閘建設史上的一次革命”。 [4] 

金門閘文物價值

金門閘
金門閘(6張)
金門閘作為清代永定河分洪減災的大型水利設施,對維持清代京畿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發揮過重要歷史作用,是勞動人民和工程技術人員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5] 
金門閘的興廢與修建,真實記錄了永定河河道及其治理方略近300年演變過程。尤其是由閘改壩,復又建閘的過程為現代研究清代永定河治理方式與水利工程設施的建築形制提供了重要而獨特的實物依據。
金門閘作為清代永定河上重要水利工程設施之一,其由閘改壩,復又建閘的歷史,猶如一部河渠志書,記錄了清代關於永定河乃至直隸地區水患治理的重要內容, [4]  反映了清代永定河治理方略由“築堤束水,引清刷渾”到“上攔、中泄、下排”的演進過程,是中國古代社會治河策略由局部治理向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初步嘗試。 [6] 

金門閘文物保護

金門閘 金門閘
1987年,涿州市水利局為保護金門閘遺存石碑,建碑房四間。 [5] 
1986年5月至次年9月,涿州市文物保管所董凌魁、楊衞東、黃涿生、張樹森等曾先後作過四次調查,獲得較完整的資料。 [5] 
1993年7月15日,金門閘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河北省53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僅有的兩處水利工程設施之一。 [5] 
2006年5月25日,金門閘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金門閘旅遊信息

  • 地址
金門閘,位於河北省涿州市東北部義和莊鄉北蔡村北3.5千米永定河右岸,盧溝橋下游30千米處。 [3] 
  • 交通
自駕:由涿州市經華陽路、花田路、永碼路,進入Y011,行駛6.4千米,達到金門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