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豐大山

鎖定
金豐大山位於永定縣的東南部,是閩西四大山脈之一博平嶺山脈的一部分(閩西四大山脈分別為南武夷山脈、玳瑁山脈、採眉嶺山脈和博平嶺山脈),宋元時屬上杭縣金豐鄉,民國時期建制為永定縣金豐裏,大山從而得名。
中文名
金豐大山
所屬山系
博平嶺山脈
地理位置
永定縣的東南部
主    峯
天子崬
最高海拔
1296米
氣    候
南亞熱帶山地氣候

金豐大山基本情況

廣袤的金豐大山,山巒疊嶂,地形險要,綿綿延延幾十公里,面積覆蓋近五百平方公里,內有天子崬、馬臍崬、仙崬、貴人崬、對面崬、五指崬、九九崬、赤竹崬、東華山、東福山等著名的山峯,其中天子崬海拔1296米,為金豐大山的最高峯。全長五十多公里的金豐溪就孕育於金豐大山深處,曲曲回回注入廣東的韓江
這裏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屬於典型的南亞熱帶山地氣候,山上盛產杉木、松木、毛竹亞熱帶植物

金豐大山區域範圍

金豐大山的範圍包括現在的岐嶺、下洋、陳東、大溪、湖坑、高頭、古竹、湖山等八個鄉鎮。在土地革命時期,金豐大山誕生了後來二十多年“紅旗不倒”的黨組織——中共金豐支部(後改為區委)。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金豐大山進行過重要的革命活動。從閩西三年游擊戰爭時期開始至全國解放,這裏一直是中共永定縣委、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中共閩西特委等的機關駐地。為了革命勝利,金豐大山人民付出了沉重代價,為革命犧牲的英烈近千人,解放後有七十五個村莊被列為革命基點村。

金豐大山發展進程

1926年10月,共產黨員胡永東、王奎福等人奉中共汕頭特委的派遣,以汀漳龍(汀州、漳州、龍巖)農民特派員的特殊身份,隨北伐軍回永定開展農民運動和建設黨組織工作。當他們回到永定之後,立即和中共永定縣支部的負責人阮山取得了聯繫,團結和發動當地進步的師生一道開展革命活動,於1926年底在下洋公學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金豐支部,成為了永定的第二個黨支部,大力地推動了金豐地區革命運動的開展。
1927年冬,金豐支部改為金豐區委,江桂華被選為書記。1928年6月中旬,中共永定縣委在金豐地區的陳東嶺頭召開全縣黨員代表緊急會議,研究舉行永定暴動計劃。按照預定部署,6月30日,江桂華與江德賢率領高頭農軍與阮山、盧肇西率領的上湖、陳東暴動武裝共同組成金豐暴動隊,在陳東、下洋等地擊潰民團、鎮壓土豪、焚燒田契,取得了金豐暴動的勝利。以後,將暴動隊伍整編為工農革命軍永定農民自衞隊,不久又改編為閩西紅軍第七軍五十六團,在湖雷、金豐一帶山區堅持武裝鬥爭。
1929年5月,紅四軍第二次進入閩西永定,派出第一縱隊開赴陳東、岐嶺、古竹、下洋、中川一帶,成立了中共金豐區革命委員會,掃清當地的反動勢力,迅速打開了金豐地區鬥爭局面。
1929年8月21日,毛澤東在賀子珍的陪同下,秘密來到了金豐大山深處的牛牯撲養病。9月17日,金豐民團發覺了毛澤東的行蹤,糾集數千兵力“圍剿”牛牯撲,當地村民陳添裕情急之下背起毛澤東,倒穿草鞋,狂奔十餘里山路,終於使毛澤東安全脱險。
當年在金豐大山裏戰鬥過的譚震林將軍曾感慨萬千地説:“江西有井岡山,閩西有金豐大山,都是有着光榮歷史的大山啊!”
長期在金豐大山堅持鬥爭的原中共閩粵贛邊區黨委書記、解放後擔任過福建省省長的魏金水也對金豐大山讚不絕口:“金豐大山不愧為‘閩西的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