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祚

鎖定
金祚(生卒年不詳),安定(今甘肅省涇川縣)人。北魏到北齊時期大臣。 [1]  [3] 
個性驍雄,尚氣任俠。北魏正光二年,投靠雍州牧元猛,參與平叛有功,授龍驤將軍、靈州刺史。建明二年,歸降大行台高歡,授車騎大將軍
東魏武定元年,參加邙山之戰,大破西魏,獲封臨濟縣子,累遷開府儀同三司、華州刺史。卒於任上,獲贈司空。
本    名
金祚
神敬
所處時代
北魏-北齊
民族族羣
匈奴
出生地
安定郡
主要成就
邙山之戰,大破西魏
爵    位
臨濟縣子
官    職
龍驤將軍 車騎大將軍 華州刺史

金祚人物生平

金祚顯露頭角

金祚,安定郡(今甘肅涇川縣)人。其人性格驍勇,重義氣,早年間曾因些許軍功而獲封太中大夫一職,其後在仕途上便一直無所寸進。直至正光中年,金祚應徵入伍至雍州刺史元猛的平叛大軍中,命運才由此開始發生轉變。
正光中年,隴右地區不斷有叛亂髮生,為鎮壓叛亂,朝廷詔雍州刺史元猛遣軍平叛。由於對隴右情勢、地況不熟悉。元猛便就地招募狼家,以作為大軍的嚮導。在聽聞朝廷大軍在此地招募嚮導,為博個好出身的金祚隻身前往軍中應召。
金祚在應召入選後,在元猛麾下先後不斷屢獲戰功,從而因功得升至龍驤將軍(雜號將軍的一種。雜號將軍:中國古代武職官銜的一種統稱,始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唐以後逐漸衰微。)、靈州刺史。

金祚歸附神武

永安三年(530年),不甘成為傀儡的孝莊帝,在宮內佈下殺局,將當時權傾朝野的爾朱榮誅殺於宮中,但爾朱氏把持北魏政權多年,其勢力早已滲透朝中的各方面,從根本上説,北魏政權並沒因爾朱榮的死便實際掌握至孝莊帝手中。在得知爾朱榮死後不久,爾朱兆聯合爾朱世隆爾朱天光等起兵討伐孝莊帝,擁立元曄為帝,後又改擁元恭為帝(即北魏節閔帝)。雖然爾朱氏重新奪回了對北魏政權的實際掌控,但亦因此明目張膽的下克上,為爾朱氏集團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建明二年(531年)六月,高歡佈局自己的親信勢力完成後,以爾朱逆亂,始起兵於信都,開始對爾朱氏集團進行清剿。十月,高歡立勃海太守安定王元朗為帝,號中興元年。
而此時的金祚,乃是爾朱天光的旗下一員。在爾朱兆爾朱仲遠等皆兵敗高歡之手後,為扳回頹勢,爾朱世隆不斷的勸説身處關西的爾朱天光,率軍入關共同抵抗高歡大軍。然而當時的河西之地則被紇豆陵伊利万俟普等大小勢力所佔據,還未得到收服,故而爾朱天光的內心並不願引兵入關,但礙於局勢的日漸糜爛,爾朱天光不得不引兵入關。在驅軍入關前,爾朱天光將金祚留了下來,任命他為三州總督,統管三州軍務,以防備河西狀況。
爾朱天光在引兵入關後,與爾朱仲遠爾朱兆等人在韓陵山(史稱“韓陵之戰”)附近與高歡決戰。然而此戰,高歡在戰前竭力積蓄力量,同時施反間計以分化爾朱氏軍,戰中又能設陣阻敵,激勵士氣,加之部署得當,終於取得以少勝多的戰果。爾朱氏雖擁有重兵,但諸將貌合神離,以失敗告終。之後爾朱兆逃回晉陽,不久後自殺。爾朱仲遠則南投梁朝,爾朱世隆爾朱天光等相繼被擒殺,麾下所部、勢力等均歸降於高歡大軍。至此,北魏爾朱氏勢力盡被消滅。高氏集團正式粉墨登場。

金祚主要成就

邙山之戰
東魏武定元年(543年),東魏高慎攜北豫州投降西魏。致使東魏的戰略要地虎牢關落入西魏之手。在接到高慎要求內附的請求,宇文泰親率諸軍接應高慎,軍至洛陽,包圍河橋南城。而與此同時,得知高慎叛變的高歡也親自領兵十萬,自黃河北岸渡河,據邙山為陣。東西魏邙山大戰揭開序幕。
邙山之役,金祚以大都督之職轄領一師,在高歡的統御之下與諸將帥共破西魏大軍。俘獲西魏臨洮王元柬等五個宗王及督將參謀等總共四十八人。高歡勒令鳴鼓全軍進擊,斬首三萬餘級。雖然此戰東魏軍隊大獲全勝,但由於彭樂之故,而未能擒住宇文泰,從而導致了邙山之役的戰果不斷反覆,而高歡也差點命喪邙山。
邙山之戰結束後,金祚因功得任華州(轄境相當於今陝西省黃河以西,黃龍縣以南,蒲城縣、華縣及以東,華山以北地區。)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別封臨濟縣子 [2] 
參考資料
  • 1.    北史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29]
  • 2.    北齊書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18-01-25]
  • 3.    《北齊書.卷二十七》:「金祚,字神敬,安定人也。性驍雄,尚氣任俠。魏正光中,隴右賊起,詔雍州 刺史元猛討之,召募狼家,以為軍導,祚應選。以軍功累遷龍驤將軍、靈州刺史。 高祖舉義,爾朱天光率關右之眾與仲遠等北抗義師。天光留祚東秦,總督三州,鎮 靜二州。天光敗,歸高祖,除車騎大將軍。邙山之戰,以大都督從破西軍。祚除華 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別封臨濟縣子,卒。贈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