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川門之變

鎖定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朱元璋駕崩,因太子朱標先於六年前去世,遺詔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建文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推行削藩政策,先後削除五位親王爵位,這激起了分封北平的皇四叔燕王朱棣的反對,就帶兵南下,公開造反,歷史上稱這場朱家王室的奪權鬥爭為“靖難之役”。
中文名
金川門之變
朝    代
明朝
主要人物
朱棣、朱允炆
記    載
《明史》卷4
事件經過
明朝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兵臨長江,總掌舟師的都督僉事陳瑄,在率眾支援主將盛庸途中,反節降燕王,使燕軍順利渡江。當時的京師應天府(今南京)經過數十年的精心修築,城牆堅厚,防守嚴密。燕王兵臨城下,也不敢貿然進攻,於是先派先鋒劉保率騎兵千人前往朝陽門(今中山門)等偵察,再用攻心為上的戰術。他命人請來其兄朱標妃呂氏到軍中,向寡嫂訴説興兵靖難的原因;又用箭射入一封給弟妹的信,以圖分化瓦解京師防守,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當時,負責防守金川門的是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曹國公李景隆。此門在“寶葫蘆”形南京城牆的頂口,位於神策門鍾阜門之間,面對長江,最為衝要。當朱橞、李景隆登城望見燕王的麾蓋時,立即打開金川門城門迎接燕軍入城,京師遂陷落。此時“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雲帝由地道出亡”(《明史》卷4)
金川門之變,宣告了建文朝的終結。朱棣登上帝位,即改元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