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少英

(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鎖定
金少英(1898一1979),男,漢族,字公亮,浙江紹興人。192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49年前歷任四川女子師範學院、四川大學、湖北師範學院、重慶大學、南京臨時大學等院校教授,1949年後任西北師範學院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甘肅省政協第三屆常委。從事歷史教學和歷史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學識淵博,治學謹嚴,長於校勘,精於考據。專著有《漢書食貨志集釋》、《大金吊伐錄校補》、《漢簡乙談及其它》論文集所收論文,主要內容為有關漢簡的研究與秦漢典章制度的考訂。共中《秦官考》一文,補正徐復《秦會要訂補》闕失,使秦代官職見於文獻者趨於完備。 [1] 
中文名
金少英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79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目錄

金少英人物生平

金少英先生192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58年來西北師範大學任教。金少英先生一生從事歷史教學和歷史文獻的整理和研究,長於校勘,精於考據。先生著述甚豐,對敦煌學之教學及研究集中於甘肅出土的漢簡,並依此來考訂秦漢典章制度,其研究成果堪稱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結合的最佳匹配。金少英先生對居延漢簡、敦煌漢簡有很深的研究,研究成果集中見於論文集《漢簡臆談及其它》 及專著《漢書食貨志集釋》兩書。論文集中《漢簡臆談》一文對漢簡“文武”、“解何”、“兩”等字詞的含義及用法作了考釋和通解,對陳直先生《兩漢經濟史料論從》多有補缺和扶正。《漢書食貨志集釋》引用了不少居延漢簡和敦煌漢簡及湖北雲夢秦簡。該書對漢簡的應用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一些條目已成為結合出土資料解決史學問題的典型用例。《漢書食貨志集釋》後被中華書局列入《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可以説,金少英先生的研究成果將黃文弼先生開創的西北師範大學的簡牘研究推向了新的境界、並直接引導和有力地推動了後起的西北師範大學簡牘學研究的方向和進程。 [3] 
金少英先生校補《大金吊伐錄》始於1941年,這正是日本侵略我國使我國廣大同胞陷於災難的時期。由於環境惡劣,未能終篇。1958 年,先生在甘肅師範大學任教,又開始整理舊稿,終於寫成了初稿。此後便時斷時續進行修訂,直到1971 年,這時金少英先生已“老病纏綿”,才產生了“要趕快做的想頭”。從 1972年4月開始,到當年 10 月,最後補訂完畢。這時,正是“四人幫”橫行時期,想出版這樣的著述顯然是不可能的。 [2]  金少英先生於1979 年去世,此稿作為遺稿寄到了中華書局。 [2] 
參考資料
  • 1.    田澍,李建國主編.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者論文選萃 歷史學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2:19
  • 2.    曾貽芬,崔文印著.古籍校勘説略.成都:巴蜀書社,2011:314
  • 3.    劉再聰,胡小鵬編.考古文博教學與研究 第2輯.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20: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