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基昌

鎖定
金基昌(김기창),號“雲甫”,周文彬(原名金成鎬)的父親。生於1913年2月18日,卒於2001年1月23日,出生於首爾鍾路區雲霓洞,韓國畫家。其創作可以分為具象繪畫,信仰繪畫,具象繪畫向抽象繪畫過渡,山水畫,以及晚年的抽象畫等五個階段。他以雄健有力的筆鋒,豪放生動的畫風,開拓了韓國繪畫的全新領域。
中文名
金基昌
外文名
김기창
出生日期
1913年2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1年1月23日
出生地
首爾鍾路區雲霓洞

金基昌早年經歷

1914年,金基昌出生於首爾雲霓洞,在聖東學校就讀。7歲時因患傷寒高燒不退,引發聽覺神經麻痹,最終導致後天性聽覺障礙。雖然12歲時重返學校,但是根本聽不清楚老師講課的他,就在筆記本上隨手塗鴉花,鳥,人,狗,來打發時間。
忍受着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雲甫終於從聖東中學畢業了。此時,命運之神為他指引了一條通往藝術殿堂的道路。在母親的引導下,他成為金殷鎬入室弟子,從此開始在藝術殿堂中盡情揮灑自己的才情。
從最初學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在這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雲甫的作品一直保持着同時代畫家難以企及的多樣性和實驗性。他的創作與其説是先天性的"生理"有時,不如説是為了克服宿命式的悲劇而爆發出所有力量與激情的自我燃燒。因此,雲甫在繪畫領域和人生拼搏中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視別人止痛為自己之苦,併為此而奉獻終生的人並不多見,雲甫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個承諾。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福利事業在韓國還處於起步階段,雲甫就組織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聽覺障礙者福利機構。作為一位聽覺障礙者,他並沒有深陷痛苦深淵無法自拔,反而將悲痛昇華為對於藝術和福利事業的執着追求。他不僅為了維護殘疾人的權益奔波勞碌,而且也為幫助身體健全之人走向覺醒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金基昌主要著作

《與沉默同行,與藝術同行》
《農樂圖》
《夕陽駿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