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兆鈞

(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鎖定
金兆鈞,生於1958年,滿族。於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6年10月調入中國音樂家協會人民音樂》編輯部擔任編輯工作。1987年9月獲得中級職稱,1998年獲得高級職稱。2002年起擔任《人民音樂》雜誌編輯部主任、副編審。
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 [1]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人民音樂》顧問、原主編。 [3] 
中文名
金兆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日期
1958年
主要成就
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

金兆鈞人物經歷

1977年間擔任北京東城區工人俱樂部業餘合唱團指揮。大學期間開始對中國歌曲創作史的研究,並於1980年在學校開設中國大眾歌曲創作史講座。在1987—1988年期間,在中國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進修西方音樂美學史、中國古典音樂美學史及和聲等相關音樂理論課程。
1986年後開始致力於音樂美學和流行音樂、音樂社會學、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先後參加了中國中青年音樂理論家興城會議(1986)、音樂美學的哲學基礎讀書會(1986),中國首屆通俗音樂研討會(1987)、中國音樂美學研討會(1991、1993)以及中國流行音樂趨勢和展望研討會(1994)、中國流行音樂與傳媒研討會(1995)等在音樂美學領域及流行音樂領域比較重要的學術性會議。1987年成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1991年成為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員。
1991年,應北大出版社之邀,翻譯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詩學六講》,發表於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1年,擔任由團中央、文化部、廣電部聯合主辦,為“希望工程”募捐義演《希望的鐘聲》的策劃和總撰稿並創作主體歌詞(該作品後來又用於電視片《鄧小平》及1998年文化部春節晚會中),此後一直參與“希望工程”的年度大型活動;1994年,擔任《共和國的兒女——老三屆》大型音樂會的策劃與撰稿;1995年,擔任大型電視片《21世紀不是夢》的策劃及藝術設計;1996年,發起、策劃和組織了“中國流行歌壇十年回顧”大型系列活動;1996至1998年,參與大型文藝專題電視片《百年恩來》製作,擔任藝術策劃和音樂設計。1998年,參與發起北京社會各界為抗洪救災舉辦的大型義演。1999年,擔任首屆南寧民歌藝術節藝術策劃。2000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特別節目《同一首歌》總體策劃。2003年,擔任齊秦北京春分音樂會策劃、《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策劃,參與創辦中國輕音樂學會學會獎。
2000年以來,先後擔任中央電視台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評委,廣電總局“金號獎”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評選評委。
2023年3月,參加《了不起的歌》。 [2] 
曾任《人民音樂》主編。 [3] 
現任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 [1]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人民音樂》顧問。 [3] 

金兆鈞個人著作

15年以來,相繼撰寫了關於音樂的研究文章和評論文章數百萬字。其中較為重要的文章有《音樂質能統一場論假説》(《人民音樂》1987)
《略論心理分析方法在音樂創作研究中的應用》(《人民音樂》1987.9)
《青年流行音樂創作羣體的心理分析》(《人民音樂》1987)
《風從何處來?——評歌壇“西北風”》(《人民日報》1988)
《從“心潮”論爭看音樂價值觀之分歧》(《中國音樂學》)1988.4)
《來去匆匆,風雨兼程——通俗音樂十年觀》(《人民音樂》1990)
《軍魂當翻燕趙聲》(《解放軍報》1989)
《搖滾在中國》(《中國音樂報》1989)
《中國流行音樂和青少年亞文化》(《文藝學習》1990.6)
《版權、法制、流行樂的未來》(《中國青年報》1991)
《克萊德曼是中國嚴肅音樂的出路嗎?》(《光明日報》1994)
《1994——中國流行音樂的局勢和憂慮》(《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1)
《中國交響樂命運的探索》(《北京青年報》1995)
《歌壇十年故事》(《中國百老匯》1996)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音樂文化?》(《文藝報》1997)
《“私人敍事”與“宏大敍事”的兩面神效應》(《讀書》1998)
2002年,由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個人音樂評論專著《光天化日之下的流行——親歷中國流行音樂》。

金兆鈞獲獎記錄

並先後為《北京青年報》、《新聞出版報》、《南方週末》、《吉林日報》、《音樂生活報》、《舞台與銀幕》、《演藝圈》雜誌、《中國百老匯》雜誌、《歌迷大世界》雜誌、《中國音像》雜誌撰寫專欄文章。在2002年所撰寫的專題論文《顛覆還是捧場》獲得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二等獎的獎勵。
參考資料